乐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乐毅(生卒年不詳),战国时期燕将。魏國名將樂羊後代,事燕昭王。本为赵人,有贤才,好兵法,甚为赵人器重。赵武灵王时期的沙丘之乱以后,乐毅离赵而至燕,被任命为亚卿。建议燕昭王联络赵、楚、魏等国共同对付强齐,遂被派往诸国行合纵之事。前284年,乐毅统率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兵伐齐,大败齐军于济西。此后,列国之兵罢归,乐毅独率燕国军队追逐败逃的齐军,直至齐都临淄。攻占临淄之后,尽取齐国宝贝、财物、祭器运往燕国。燕昭王大喜,亲至济上劳军,乐毅被封为昌国君。乐毅留居齐地5年,接连攻下齐国70余城,皆改为燕国郡县,独莒、即墨两城未下。燕惠王立,田單施反间计,使燕以骑劫代乐毅。乐毅畏诛,以為“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遂降赵,被封于观津,号曰望诸君。燕在齐之军队败北之后,燕惠王复召乐毅,表示不忘其功,樂毅回應以〈報遺燕惠王書〉:「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潔其名。」,燕惠王封其子为昌国君。乐毅遂沟通燕赵两国联系,被燕、赵任命为客卿,再無作為。卒于赵。三國時期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時,每常自比管仲、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