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赵武灵王 趙武王 |
|
---|---|
姓名 | 嬴雍/赵雍 |
谥号 | 武灵 |
政权 | 春秋战国赵 |
在世 | 前340年—前295年 |
在位 | 前326年—前298年 |
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年46歲),嬴姓,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死后谥号“武灵”。
赵武灵王在位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放弃中原人的宽衣博带和战车战术,换以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和单人骑兵战术,国力大强。同时赵武灵王还建立了用于河流之上作战的水军。赵于东北攻灭了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此二民族之后融于匈奴)。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代(今河北蔚县)三郡,并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修筑“赵长城”。
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让给次子赵何(赵惠文王),自称“主父”。他亲自着胡服攻城拓土,并化装成使者入秦,以探虚实。之后又想分一部分国土给长子赵章。前296年(惠文王四年)赵章起兵,杀死相国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赵章投奔赵武灵王被收留。李成、李兑杀死赵章后将赵武灵王困于宫中三月。赵武灵王由于没有食物饿死。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目录 |
[编辑] 即位之初
前326年,赵肃侯卒,子武灵王即位,时16岁。武灵王元年(前325年),以阳文君赵豹为相,梁襄王与太子嗣和韩宣王与太子仓来信宫朝贺。时武灵王年少,未能处理政事,设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等到能处理政事,向先王重臣肥义问政,增加他的俸禄。国内年过八十的老人,每月向他们送礼。三年(前323年),在鄗筑城。四年(前322年),与韩会于区鼠。五年(前321年),娶韩女为夫人。八年(前318年),此时已有五国称王,赵国还没有,武灵王说:“没有王的实力,怎么敢窃取王的名号?”命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九年(前317年),与韩、魏一起攻秦,被秦军打败,八万人被杀。齐在观泽打败赵军。十年(前316年),秦国攻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十三年(前313年),秦国攻取蔺(今陕西渭南县西北),俘虏将军赵庄。十六年(前310年),武灵王出游大陵。一天,武灵王梦见少女弹琴唱诗。后来,武灵王在酒席上多次说起这个梦,想见到梦见的少女。吴广听说此事,将女儿孟姚送入宫中,深受宠爱。
武灵王即位之初,对外作战屡次战败,北方又受少数民族威胁,赵国处境危险。
[编辑] 胡服骑射
十九年(前307年),武灵王招肥义谈论天下大事,谈了5天才结束。武灵王带领军队进攻中山,到达房子。又出兵代,北到无穷,西到黄河。又召见楼缓谋划,说:“先王趁世事变化,作了这里的主人,依靠漳水、滏水的天险,修筑长城,攻取蔺、郭浪,在荏打败了林胡,但功业还没完成。现在中山在我国中间,北有燕,东有东胡,西有林胡、楼烦和秦、韩的边境。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救援,就要亡国了,怎么办?要有高于世俗的功名,一定会受到背离习俗的拖累。我想穿胡服。”楼缓说:“好。”但群臣都不想。
武灵王想让德高望重的叔叔公子成带头穿胡服,为群臣榜样。公子成反对,称病不朝。武灵王亲自前往公子成家劝说:“衣服,是用来便于使用的。礼仪,是用来便于行事的。剪发文身,衣襟偏向左侧,是越人的风俗。涂黑牙齿,在额头上涂抹颜色,不戴帽子,针线粗拙,是吴国的风俗。虽然礼仪衣服不一样,但一样便利。乡情不一样,风俗就变了。事情不一样,礼仪就变了。所以这不是圣贤可以同一的。以前中山依靠齐国的强大兵力,围攻鄗,几乎失守。先王以之为耻,而怨仇还没报。现在胡服骑射,近可以利用上党附近的地形,远可以报中山于我国的怨仇。”公子成被说服,穿上武灵王赐的胡服。于是武灵王就发布了胡服令。
二十年(前306年),武灵王进攻中山,到达宁葭。向西进攻胡地,到达榆中。林胡王献马。得胜回来后,派楼缓出使秦,仇液出使韩,王贲出使楚,富丁出使魏,赵爵出使齐。派代相赵固管理胡地,带领那里的军队。
二十一年(前305年),进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武灵王统一指挥。牛翦带领战车骑兵,赵希带领胡、代的军队。赵希穿过山谷,在曲阳会师,攻下丹丘、华阳、鸱之塞。武灵王率军攻下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城求和,武灵王答应,退兵。二十三年(前303年),进攻中山。二十六年(前300年),再次进攻中山,领土相北扩大到燕、代(今河北蔚县),向西扩大到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九原,并从今天的河北张家口到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五原县修筑“赵长城”。
[编辑] 传位太子
二十八年(前298年),五月,武灵王传位赵何为王。新王到太庙行完礼仪后,出来上朝。大夫都作为新王的臣子,肥义为相国,并任新王的老师。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惠文王是孟姚的儿子。武灵王自号主父。
主父想让儿子自己主管治理国家,所以自己就穿上胡服带领士大夫到西北经略胡地,并想从云中、九原直接向南袭击秦国,于是亲自乔装成使者进入秦国。秦王不知道,后来因为觉得他样子奇伟而感到奇怪,不像臣下的气度,立即派人追赶,但主父已经奔出了关口。细细盘问,才知道是主父。秦人很吃惊。主父之所以要进入秦国,是要亲自观察地形,并且观察秦王的为人。
[编辑] 饿死宫中
惠文王三年(前296年),主父攻灭中山,迁中山王到肤施。归来庆功时封长子赵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为相辅佐。肥义认为赵章骄而田不礼诈,两人在一起一定会作乱,于是对高信说:“如果有人召见王的话,一定让我走在前面。”四年(前295年)群臣朝见惠文王,主父在一旁观看,看见赵章作为兄长而北面对赵何称臣,心中怜悯,想把国一分为二,让赵章作代王。但这个决定没有做出就被中止了。
主父和惠文王出游沙丘,分宫而居。赵章和田不礼带领他们的党羽作乱,诈用主父的命令召惠文王。肥义先去,被杀。高信和惠文王与赵章作战。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赶来平乱,击败赵章,杀田不礼。赵章逃到主父宫中,主父接纳了他。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主父宫,杀死赵章。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的缘故而围攻主父,休兵的话,一定会并灭族。”于是继续围困,对宫中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主父逃不出来,又找不到食物,把树上的小鸟都掏出来吃了,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
赵雍谥号“武灵王”,东汉蔡邕在《独断》中解释:“尅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赵从武灵王起始称王。
[编辑] 后人评价
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编辑] 参考资料
-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 沈長雲,《趙國史稿》,中國,中華書局
前任: 父趙肅侯 |
赵国君主 前325年—前299年 |
繼任: 子趙惠文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