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伦敦桥(London Bridge)是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桥,它将伦敦和南華克(Southwark)地區连为一体。Cannon大街地铁桥位于它的东侧;著名的伦敦塔桥位于它西面。橋南岸是倫敦橋站和南華克座堂。這座舉世知名的橋在1750前是越過泰晤士河的唯一橋樑,亦是倫敦所建歷史最悠久的一座橋。
[编辑] 历史
伦敦桥所在的地方在近2000年来一直有不同的桥。第一座跨泰晤士河的桥是木桥,由罗马人在50年左右搭的。这个位置的河够窄可以搭桥,也够深,允许海船进入。罗马人撤离英国之后,这座桥逐渐失修,但是在1014年前重新修建或修理完好。1014年,英国国王Ethelred抵抗入侵的丹麦人Svein Haraldsson时下令烧毁这座桥。这次摧毁很可能是知名的童谣“伦敦桥要倒了”中描述的故事。重建的伦敦桥在1091年被暴风雨摧毁,再次重建,于1136年烧毁。
1136年後,Peter de Colechurch提議興建石橋以取代先前木橋,在額外抽取稅項提供經費下,石橋於亨利二世任內開始興建, ,在1209年約翰王任內完成,為時33年。由於約翰王允許橋上建設建築物,因此當時橋上擠滿房屋,甚至包括教堂。二十六呎的橋面擠到只剩下六呎通道供來往交通。當時有過二百商戶營業,不少人來此購物因為有遮蔽和由於實施宵禁不少人認為在橋上較安全。當時橋上形成了一個自成一的社群,最大威脅是火災和擁擠引起墮海事件。1212年一次可能是早期最嚴重倫敦大火由於火頭同時兩端燃起人群無法逃生三千人遇難。另一場1633年大火令橋北端三分之一燒。1722年由於交通擠塞太嚴重市長下令所有交通工具靠單邊出入,這相信是英國行車靠左慣例開始。 18世紀末期橋已不能發揮原來作用,在1824到1831年期新橋建成,而舊橋一直同時使用直至落成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