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北大橋位於臺灣淡水河上,連結台北市大同區與台北縣三重市。該橋樑最近一次改建為2000年10月。長179.2米,寬16.775米。
此橋架於為淡水河最狹之處。目前屬於台1甲線其中一段。
[编辑] 歷史
- 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首任巡撫劉銘傳興建淡水木橋。為當時的三重埔(三重市的舊稱)第一個連外鐵路橋樑,並促進經濟發展。
- 日治明治三十年(1897年),颱風侵襲台灣導致淡水木橋斷裂。日本總督決定修改鐵路路線,改經過板橋與樹林後再南下。
- 日治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新鐵道興建完成,正式結束三重埔的鐵路歷史。而修復完成的木橋也僅供人車通行。
- 日治大正十年(1921年),木橋無法承載日益增加的交通運輸,因此改建為鐵橋,於大正14年(1925年)改建完成,並命名為『台北橋』。改建完成時成為台北八景之一:鐵橋夕照。
- 1960年,台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決議改建。
- 1969年11月15日,台北橋改建完畢並通車,從鐵橋改為水泥橋。
- 1991年,因交通負荷過重決議改建,從原本的四線道路改為有主、副橋樑的六線道路。1996年7月16日改建完成並正式通車,為現今的主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