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球歷史大約有四十五億五千萬年時間,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直至現在。此條目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概覽,並總結了科學界裡對地球歷史的權威理論。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因此在此條目裡會將地球由四十五億五千萬年前形成時設為凌晨零時,而現在則為翌日的凌晨零時,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每一秒大約代表五萬三千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是在一百三十七億年前[1],以此條目所設定的二十四小時模擬時間來說,相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目录 |
[编辑] 起源
地球伴隨著太陽系誕生:太陽系誕生之初,是以巨大並不斷旋轉的由塵埃與氣體組成的雲團的形態存在。其由大爆炸所生成的氫與氦組成,同時亦有著由很久以前的星球所生成的較重的元素。然後在大約四十六億年前(以此條目的虛構時鐘來說,等於地球誕生前十五至三十分鐘),一個鄰近的恒星可能變成超新星。該次爆炸對太陽星雲傳送了一個震盪波,並使之收縮。因為雲團旋轉,重力與慣性將雲團壓為一個圓碟,與其旋轉軸成垂直。大部份質量集中在中央並開始加熱。與此同時,因為重力使得物質環繞塵埃粒子緊縮,使得圓碟剩餘部份開始分解為環狀物。細少的碎片互相碰撞並組成較大的碎片。[2] 而組成的地球物質並眾集在距中央約一億五千萬公里的地帶。當太陽收縮並被加熱,核融合開始,而因此形成的太陽風則清空了在圓碟內大部份沒有收縮並組成較大個體的物質。
[编辑] 月球
月球的起源仍然眾說紛云,但以巨大撞擊假設的支持證據最多。地球可能並非惟一的在距離太陽1.5亿公里處生成的行星。所以科學家們假設了另一顆原始行星在距離太陽與地球1.5亿公里處,即第四個或第五個拉格朗日點處形成。此行星被命名為泰雅,並假設其較現在的地球為小,大約為火星的大小與質量。其運行軌道剛開始時應該較為穩定,但其後被不斷增加質量的地球所擾亂。泰雅開始迴轉並向地球靠攏,最後在大約四十五億三千三百萬年前[3](大約為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上午12時5分),其以一個低斜的角度與地球發生碰撞。其低速與低角度並不足以毀滅地球,但足以使大部份地殼被噴出。構成泰雅的重金屬沉入地球的地核內,而剩餘的物質與噴出物則在數周內冷礙為一個獨立個體。在其自身的重力影響下,大約於一年內,其成為一個較為球狀的個體,即是月球。[4] 而人們亦相信這次撞擊使地球的自轉軸傾斜了23.5°,使地球出現四季。(一個簡單,完美的星體應是自轉軸沒有傾斜並沒有分明的季節。)其亦可能加速了地球的自轉速度並使地球出現了板塊構造。
[编辑] 超古代
在超古代的早期地球與現在的已知世界十分不同。其沒有海洋,大氣層裡亦沒有氧氣。其被小行星與太陽系形成後餘下的物質不斷撞擊。這些撞擊與放射性分解產生的熱、殘熱與收縮壓力產生的熱相結合,使得地球在這階段完全為溶液。較重的元素沉向中心,而較輕的元素則升至表面,從而製造了地球的不同層次(請參看“地球構造”)。地球的早期大氣層包括了圍繞其存在的太陽星雲裡的物質,特別是較輕的氣體如氫與氦,但是太陽風與地球自身的熱力清空了這層大氣層。地球表面慢慢地冷凝,在一億五千萬年內形成了固體的地殼(大約為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12時45分)[5]。在四十億至三十八億年前(大約是上午3時至4時),地球經歷了一個重型星體撞擊時期。[6]蒸氣由地殼裡逃出,而更多的氣體由火山內釋出,從而形成了第二道大氣層。更多的水份在火流星撞擊地球時帶來。這時地球開始冷卻,在七億五千萬年內(三十八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4時)雲層開始形成,雨水落下從而形成海洋,而且可能更早時已出現這些現象。(最近的證據提出海洋可能在四十二億年前開始形成,即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1時50分。)[7]這道新的大氣層可能包含了氨、甲烷、水蒸氣、二氧化碳、氮氣與其他含量較少的氣體。而氧氣則被氫氣或地表上的礦物質束縛著。火山活動出現頻密,而且因為沒有臭氧層防護,紫外線大量照射在地球表面。
[编辑] 生命的起源
生命起源的詳情仍是未知之數,然而仍有大量的原理被建立。少數科學家相信生命,或至少是有機組合,可能是來自外太空(請參看“生物發生說”);然而生命初次出現的過程普遍相信與陸地上生命的起源相類。[8] 大部份科學家相信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孕育,但生命出現的時間卻極不確定;可能在大約四十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3時)。[9]在地球早期的能量化學裡,有一個分子(可能是其他東西)獲取了自我複製的能力:複製基因。這個分子的性質並不清楚,其被現在生命的複製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取代前,曾是生命的主要複製基因。這個複製基因在自我複製的過程裡並非經常真確地複製︰部份複製品包含了“錯誤”。如果這種轉變消滅了分子的複製能力,則將不會有更多的複製品,而這條生命線將會滅絕。但在另一方面,少數變化使得分子的基因複製變得更快或更佳;這些東西被稱為“菌株”,其會大量出現並且更為成功。當原物質被消耗後,這些菌株會利用其他物質,且可能會抑制其他菌株的生長,使其數量變得更多。[10]少數不同的模組提出了複製基因可能發展的方法。假設有不同的複製基因,包括有機化合物如現代核酸裡的蛋白質、磷脂、結晶體等,[11]或更可能是量子系統。[12] 現在並沒有方法知道何種模組更為符合地球生命的起源。在眾多較舊的理論裡其中一條理論,與一條詳細研究過的理論,會作為範例來解釋其發生的可能性。火山、閃電與紫外線幅射釋出的高能會使得簡單化合物如甲烷與阿摩尼亞通過化學反應組合成較為複雜的分子[13]眾多的有機化合物組成了生命的基礎。當這種“有機湯”的數量增加,不同的分子互相發生反應。有時更多複雜的分子可能會出現;可能肉體提供了一個框架來收集與與集中有機物。 [14]部份分子的存在會加速了化學反應。而所有這些反應持續了很長時間,時多時少,直至一個新分子機緣巧合地出現︰複製基因(replicator)。其有著奇怪的特質,可以加速自我複製的化學反應,並開展生物進化。其他理論假一個不同的複製基因。在任何情況,DNA在每一點均取代了複製基因的功能;所有已知生命(部份病毒除外)皆幾乎以相同方法使用DNA作為其複製基因。
[编辑] 首顆細胞
現代的生命的複製基因是整齊地包裝在細胞膜內的。而理解細胞膜的起源較理解複製基因的起源容易,因為組成細胞膜的磷脂體分子在置放於水中時經常會自發地形成一道雙分子層。在特定環境下,很多這樣的球體因此而形成(請參看“氣泡理論”)。[15]現在無法得知此過程是早於或延續複製基因的起源(或可能其在過去就是複製基因)。現在主流的意見是該複製基因,在這點可能是核糖核酸(RNA)(請參看核糖核酸世界假設),與其自我複製的器具和其他可能的生物分子已進化出來了。最初時原始細胞可能在其生長得過於巨大時發生爆裂;而四散的物質則可能重新殖民於其他“氣泡”。穩定細胞膜的蛋白質,或其後協助其變得井然有序的蛋白質,使得這些細胞線的繁衍速度加快。RNA是早期複製基因的較有可能的候選者之一,因為其能同時儲遺傳資訊與加速反應。在同一點上,DNA取代了RNA儲存遺傳資訊的角色,而蛋白質則是作為加速反應的酵素存在,RNA則只負責傳送資訊並調節其過程。越來越多人相信這些早期細胞的進化與名為“黑煙囱”的海底火山爆發有關。[16]或是深層而熱的岩石。[17]然而,現在普遍相信眾多細胞或原始細胞裡,只有一種細胞存活。現有證據指出最後普遍共同祖先(LUCA)在早期太古代生存,大約為三十五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上午5時30分)或更早。[18],[19]這個“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細胞是所有細胞的祖先,亦即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其可能為一個原核生物,擁有一層細胞膜,亦可能擁有核糖體,但欠缺了細胞核或真核細胞有膜狀胞器如線粒體或葉綠體。就如所有現代細胞,亦使用DNA儲存遺傳基因,RNA作資訊傳送與蛋白質合成,並擁有酵素作加速反應的用途。部份科學家相信與其說最後普遍共同祖先是單一個體,不如說其為在後基因轉移(lateral gene transfer)裡的眾多交換遺傳基因資訊的族群。
[编辑] 光合作用與氧氣
最初的細胞相信全是異養生物,使用周圍的有機分子(包括由其他細胞得來的有機分子)來作為原料與能量來源。[20] 但食物供應漸漸減少,部份細胞進化出新的生存戰略。與其依靠逐漸減少的自由存在的有機分子,這些細胞選擇了太陽光作為能量來源。這個轉變的時間難以確測,但大約為三十億年前[21] (大約為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上午8時),與現在的光合作用相類的功能在此刻可能已發展出來了。這使得太陽的能量不只被自營生物採用,而異養生物亦能攝取太陽能量。光合作用使用含量豐富的二氧化碳與水作為原料,配以太能光的能量,產生了富能量的有機分子(碳水化合物)。此外,光合作用過程亦生成了氧氣。最初其與石灰岩、鐵和其他礦物質結合,但當所有可利用的礦物皆已與其結合,氧氣開始在大氣層裡積聚。雖然每一個細胞只會產生少量氧氣,但積少成多,經過長時間,大量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慢慢地使地球大氣層變為現在的狀態。[22]這就是地球的第三道大氣層。部份氧氣變為臭氧,並在大氣層上方凝聚,就是現在的臭氧層。臭氧層不斷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這使得細胞可以殖民至海洋表面並最終殖民至地上︰[23]沒有臭氧層,紫外線會大量照射至地球表面,並使得受到照射的細胞產生不可承受的突變。而光合作用除了可以製造大量能量供細胞生存與隔開紫外線,其亦有著第三個主要的、使得世界改變的作用。氧氣是有毒的,其含量的上升可能在當時使得地球上大量的生命死亡(“氧氣災難”)。[23]而有抵抗能力的生命則存活並繁衍,部份更發展出使用氧氣來增進其新陳代謝作用的速度,並能由相同食物裡攝取更多的能量。
[编辑] 內共生與三域生物
現代生物分類學將生命分為三域。而這三域生物的起源時間則未被確定。細菌域可能首先由其他生命的形式分裂出來(有時稱為Neomura),但此說法極具爭議。接著,在大約二十億年前[24](大約是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2時),Neomura分裂為古菌與真核生物。核細胞(真核生物)較大並且較原核細胞(細菌與古菌)複雜,而這複雜性的起源正在被逐步了解。在這段時期,一個與今天的立克次病原體有關係的細菌細胞[25]進入了一個較大的原核細胞。可能該大細胞嘗試攝取較細的細胞但卻失敗了(可能因為其防止被獵食功能進化了)。可能該較細的細胞嘗試寄生于較大的細胞。在任何情況下,較細的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存活。其使用氧氣以引起該較大細胞所釋出的廢物的代謝作用,並產生更多能量。這種過剩的能量部份會給回主細胞。該細細胞在較大的細胞裡自我複製,並很快地發展出一個穩定共生關係。久而久之,主細胞取得了部份較細的細胞遺傳資訊,而其兩者則開始互相依賴︰輁大的細胞不能在沒有較細的細胞製造能量的情況下生存,而較細的細胞則不能在沒有較大的細胞提供原料的情況下存活。較大的細胞與在其內大量繁衍的較細的細胞建立了共生關係,其兩者因此被當為單一有機體,較細的細胞被分類為細胞器,名為線粒體。一個相類的情況在有著光合作用的藍菌上出現[26]並進入較大的異養生物的細胞,其後發展為葉綠體。[27],[28]可能是這些轉變得出的結果,真核生物裡分出一條容許光合作用的系列,這大約發生在十億年前(大約是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除了已建立的關於線粒體與葉綠體的細胞起源的內共生說外,亦有說法指細胞引起了氧化小體,螺旋體引起了纖毛與鞭毛,而一個脫氧核糖核酸病毒引起了細胞核,[29],[30]但沒有任何一個學說被普遍接受。[31]在這段時期,超級大陸哥倫比亞大陸在地球上形成,大約是十八億至十五億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其是最古老的假設超級大陸。[32]
[编辑] 多細胞體
古菌、細菌與真核生物持續地多樣化並變得更為複雜和更能適應其生存環境。每一個域皆重覆地分割為多個血統,雖然對古菌與細菌的歷史所知不多。大約在十一億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15分),超級大陸羅迪尼亞大陸(Rodinia)正在形成。[33]植物、動物與真菌的被分類,雖然其仍以單獨細胞形式存在。部份生活在菌叢,並開始有著分工合作;舉例來說,邊緣的細胞所負擔的工作與內部的細胞有所不同。雖然特定細胞與一個多細胞有機物的菌叢內的分工並非經過分明,但是大約在十億年前[34](大約是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第一顆多細胞植物出現,可能是綠藻。[35]大約在九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7時15分),[36]真正的多細胞體在動物界裡出現。最初其可能與今天的海綿動物相類,所有的細胞皆為全能細胞且是一個能重組合的破裂有機物。[37]當所有多細胞有機物的分工合作機用更為完善時,細胞開始變得更為專門化並且更依靠其他細胞;單獨的細胞將會死亡。很多科學相信嚴苛的冰河時期在大約七億七千萬年前(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7時56分),地球上所有的海洋表面完全被冰封(雪球世界)。最終地,在二億年後(此條目假設時鐘的下午8時2分),經由火山爆發釋出足夠的二氧化碳,造成了溫室效應,使得全球變暖。[38]大約在同一時間,即七億五千萬年前,[39]羅迪尼亞大陸開始分裂。
[编辑] 殖民地上
正如上述所言,地球大氣層裡氧氣的積聚令臭氧層形成,其吸收了大部份太陽照射至地球的紫外線。其使得單細胞的有機物在著陸後的死亡機會大降,而原核生物則能更佳地在沒有水份的環境裡複製與存活。原核生物大約在二十六億年前殖民地上[4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上午10時17分),這比真核生物起源的時間更早。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陸地上只有極少量的多細胞有機會。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大陸在大約六億年前形成並在五千萬年後分裂[41](大約是此條目的假設的時鐘的下午8時50分至9時5分)。而最早的脊椎動物魚類則在大約五億三千萬年前出現在海洋上[42](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10分)。一個主要的滅絕事件在寒武紀末期發生[43]而這滅絕事件在大約四億八千八百萬年前停止[4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5分)。
數億年前,植物(可能是藻類)與真菌開始在水與陸地的邊緣,並於其後離開水域而生存。[45]經測定最古老的陸地真菌與植物的化石後,得知其該在大約在四億八千萬年至四億六千萬年前生存(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28分至9時34分),雖然分子的證據顯示真菌可能早於十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6時40分)已殖民地上;而植物早於七億年前已殖民地上(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8時20分)。[46]剛開始時仍是在水域邊緣存活,但是在此新環境裡的持續殖民使得突變與變化開始出現。而首隻離開海洋的動物的時間則並不準備地得知,所知的最明確、最古老的證據指出節肢動物大約在四億五千萬年前在地上出現[47](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其能在地上繁盛與更佳地的適應的原因可能是陸地上的植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而亦有一些不能確定的證據指節肢動物可能早於五億三千萬年前已在陸地上出現[48]在奧陶紀末前,即四億四千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9時40分),另一次滅絕事件發生,可能是與其同時的冰河時期所造成的結果。[49]大約在三億八千萬年至三億七千五百萬前(此條目假設的下午10時),首個四足動物由魚類進化而成。[50]人們估計因為魚翅進化為四肢使得首個四足動物可以使其頭部離開水域並呼吸空氣。這使其可以在缺氧的水域裡生存或在淺水區追捕獵物。[50]其可能在其後的一段歲月裡在地上進行冒險。其最後有部份可能變得十分適應陸地生活並在成年時在陸地上生活,雖然其在水裡孵化並在水裡生蛋。這是兩棲類動物的起源。在大約三億六千五萬年前(此條目假的時鐘的下午10時4分),另一個滅絕事件出現發生,這可能是因為全球冷化的結果。[51]植物開始包含種子,使其在陸地上繁衍的速度大增,大約在三億六千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52], [53]
大約在二千萬年後(三億四千萬年前;[54]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12分),羊膜卵的進化使得蛋可以在陸地上誕下,這是四足動物胚胎的生存優勢。這使得羊膜動物由兩棲類動物分離出來。再經過三千萬年後(三億一千萬年前;[55]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22分),由Sauropsid(包含了鳥類與非鳥類、非哺乳類爬行動物)裡分離出聯會(包含了哺乳類動物)。其他分類的有機生物當然也在不斷進化並分離成:魚類、昆蟲、細菌,但詳情則不太知曉。三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25分),最近期的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形成。最嚴峻的滅絕事件在二億五千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0時40分)發生,在二疊紀與三疊紀交界;95%地球上的生物死亡,[56]這可能是西伯利亞地盾(Siberian Traps)的火山不斷爆發的影響。但生命仍未完全滅絕,有小部份生命繼續生存,在大約二億三千萬年前[57](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47分),恐龍由其爬蟲類祖先分離出來。大部份恐龍成功在二億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0時56分)的三疊紀 - 侏羅紀滅絕事件裡存活下來,[58]而其很快便成為脊椎動物裡的霸主。雖然在此時期有部份的哺乳類動物分離出來,存在的哺乳類全都是細小的動物如鼩鼱。[59]在一億八千萬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3分),盤古大陸分裂為勞亞古大陸(Laurasia)與貢德瓦納大陸(Gondwana)。鳥類與非鳥類恐龍的分界並不清晰,但始祖鳥這一傳統上被認為是首種鳥類的動物,則在一億五千萬年前生活著[6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2分)。證據顯示最早的會開花的被子植物在白堊紀出現,而在大約二千萬年後(一億三千二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18分)[61]很多翼龍在與鳥類的競爭裡敗下陣來,而被滅絕了,而恐龍的霸權亦可能因為很多原因而已經在衰退[62]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39分),一個直徑長10公里的隕石撞向地球上的猶卡坦半島,將大量的物質與蒸氣釋放至空氣裡,使得太陽光被阻隔,妨礙了光合作用。很多大型動物,包括了非鳥類恐龍從此滅絕。[63],這亦標誌著白堊紀與中生代的結束。此後地球進入了古新紀的新紀元,哺乳類動物的分類大幅增多,大量繁衍,並成為脊椎動物的霸主。可能在數百萬年後(大約六千三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0分),所有靈長類動物的最後共同祖先出現。[64]在始新世的末期,大約三千四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49分),部份陸地上的哺乳類動物回歸海洋並成為如古蜥鯨屬般的動物,其後演變為海豚與鯨魚。[65]
[编辑] 人類活動
在六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下午11時58分),少量生存在非洲的類人猿為現代人類與其親戚黑猩猩的最後共同祖先。[66]其家族只有兩個分支仍然存活。在其家族分離後不久,因為某些仍在爭論的原因,類人猿的一支發展出了站立步行的能力。[67]其腦部迅速地變大,而在大約二百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下午11時59分22秒,或午夜前38秒),人屬裡的首個動物出現。[68]每一代有機生物的種類,甚至是屬皆可能有所不同。在大約相同時間,另一支分支則分裂為共同黑猩猩(common chimpanzee)的祖先與倭黑猩猩(bonobo)的祖先,這種進化仍不斷在所有生命裡進行。[66]直立人(Homo erectus)最晚在七十九萬年前掌握了控制火的能力[69],但可能早於一百五十萬年前已經掌握了[70](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8秒至15秒)。對於語言起源的考究更為困難;因為難以得知直立人(Homo erectus)是否已能說話,還是直至智人(Homo sapiens)時才被有說話的能力。[71]隨著腦的體積增大,嬰兒生產的速度增快,在其頭部成長得大於骨盆前便要出生。因此其適應力較高,並擁有更高的學習容量,但依賴他人的時間也為之加長。社交技巧變得更為複雜,語言變得更為先進,而工具變得更為精細。這為長遠的合作與腦部發展作出了貢獻。[72]結構上的現代人類— 智人(Homo sapiens)相信是在二十萬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2秒)或更早時期於非洲某處誕生;最古老的智人化石可追朔至十六萬年前。[73]首個有證據顯示擁有靈性的人類為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通常被歸類為沒有後代的獨立分類);其會在別人死後埋葬其屍身,通常亦會以食物或工具作陪葬物。[74]然而,擁有更複雜的信念的人類的證據,如早期克羅馬農人(Cro-Magnon)的洞穴壁畫(可能有著魔幻或信仰的重要性)[75]直至三萬二千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6秒)才出現。[76]克羅馬農人亦有著石製小雕像如維倫多夫維納斯(Venus of Willendorf),可能亦有著信仰的含義。[75]在一萬一千年前(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秒),部份智人抵達了南美洲的南端,最後一塊有人居住的大陸。[77]這時人類使用的工具與語言繼續在改進;而人際關係亦變得更為複雜。
[编辑] 人類文明
在智人的歷史裡,九成以上時間皆是在過著遊牧的獵人與採集者的生活。[78]以隨著語言變得更為複雜,用來記憶和傳送資訊的功能以一個新的複製基因取代︰瀰(meme)。[79]其想法可以迅速地與下一代交換或單向傳送至下一代。文化演進很快便在速度上超過了生物演化,而人類的歷史在此時開始。大約在公元前八千五百年至七千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20秒至0.17秒),在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的肥沃月彎(Fertile Crescent)的人類開始了系統化的農業與畜牧業[80].其向四週的區域散播,並在別處獨立發展。人類不再過著遊牧生活,而開始永久定居下來。農牧的相對安全與高生產率使得人口開始膨脹。農牧業有一個主要影響;人類開始前所未有地影響四週的環境。過多的食物容許祭司與統治階級的出現,這是分工合作的結果。這使得人類歷史上首個文明於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10秒)在中東的蘇美出現。[81]古埃及與古印度河谷文明亦迅速地冒起。
由公元前三千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9秒),現存最古老的宗教印度教開始形成。[82] 其他地區亦在不久後跟隨。而書寫的發明使得複雜的社會變得可能︰歷史紀錄與圖書館作為智識的倉庫和文明間的資訊傳送的增加。人類不再需要將其所有時間用作求生、求知欲與教育促進了人類的知識與智慧。不同的學科,包括科學出現了。新的文明出現,並與其他文明進行貿易、爭奪領土與資源的戰爭,而帝國亦開始形成。在公元前五百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48秒),中東、印度、中國與希臘地區出現了帝國;一個新帝國興起,舊的帝國便覆亡。[83]
在公元十三世紀時(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12秒),義大利出現了涉及宗教、藝術與科學各領域的文藝復興。[84]由公元1500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096秒)開始,歐洲文明開始了科學與工業的革命︰歐洲大陸上的國家開始在政治上與文化上影響世界上其他各洲的國家。[85]在公元1914年至1918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017秒)與公元1939年至1945年(此條目假設的時鐘的最終0.0012秒),地球上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緊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人類便開始了建設世界政府的首步,建立國際聯盟;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聯合國取代。在公元1992年,部份歐洲國家共同組成了歐洲聯盟。國家間的交流與物資傳送變得更為簡單、政治與經濟間的相互影響變得更大。各國進行全球化的步伐並不協調,但相互的合作仍日益增加。
[编辑] 現代世界
在此條目假設的二十四小時的最後百萬分之一秒內,地球上的轉變得十分快速,由公元1950年代中期至今天。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多,人類亦開始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限制或還原這些損害;而人類亦開始關注將會降臨的全新世滅絕事件與全球暖化。悲觀者認為現時對於生態大災難的防避為時已晚;而樂觀者則認為不斷革新的科學與技術會提供解決方法。
所有近期的科學發現皆認為遺傳工程可能最為重要。人類現在可以直接修改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這是完全擺脱自然控制的程序。除此以外︰科學已解開了智人本身的遺傳密碼。
人類亦開始嘗試離開地球。在公元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首顆人造衛星至地球軌道,不久後,加加林(Yuri Gagarin)成為首位太空人。五個太空代理,代表著超過十五個國家,[86]聯合建設國際太空站。此外,自公元2000年後,一直有人類在太空上存在。[87]未來的發展在今天只能簡略預估,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子與其他各科的發展可能使得有一日生物可以永久殖民太空或其他世界。
[编辑] 參看條目
- 大爆炸時間線
- 地質學時間表
- 進化時間線
- 世界歷史
- 文明終結
[编辑] 參考資料
- ↑ "New Image of Infant Universe Reveals Era of First Stars, Age of Cosmos, and More (宇宙初生時首顆星體誕生照,宇宙世紀,與更多)" NASA (2003年2月11日) - 於2006-03-26zh-tw:造;zh-cn:采訪。
- ↑ Chaisson·Eric J. (2005) - Solar System Modeling (太陽系的塑模) -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 ↑ Münker, Carsten, Jörg A. Pfänder, Stefan Weyer, Anette Büchl, Thorsten Kleine, Klaus Mezger (2003年7月4日). "Evolution of Planetary Cores and the Earth-Moon System from Nb/Ta Systematics (行星核心的發展與Nb/Ta系統學的地球-月球系統)". Science 301 (5629): 84–87. DOI:10.1126/science.1084662.
- ↑ Taylor·G. Jeffrey (2004年4月26日) - Origin of the Earth and Moon (地球與月球的起源) NASA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 ↑ Wilde, Simon A., John W. Valley, William H. Peck, and Colin M. Graham (2001年1月11日). "Evidence from detrital zirc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nd oceans on the Earth 4.4 Gyr ago (由四十四億年前地球的大陸地殼與海洋裡存在的碎屑狀的鋯石所提供的支持證據)". Nature 409: 175–178. (PDF).
- ↑ Britt·Robert Roy (2002-07-24) - 地球古代被撞擊的支持證據 Space.com - 於2006-04-15zh-tw:造;zh-cn:采訪。
- ↑ Cavosie, A. J., J. W. Valley, S. A., Wilde, and E.I.M.F. (2005年7月15日). "Magmatic δ18O in 4400–3900 Ma detrital zircons: A record of the alteration and recycling of crust in the Early Archean (碎屑狀的鋯石︰太古時代地球地殼的轉變與再循環)".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35 (3–4): 663–681. DOI:10.1016/j.epsl.2005.04.028.
- ↑ Warmflash, David, Benjamin Weiss (November 2005). "Did Life Come From Another World?(生命是否來自另一個世界?)". Scientific American: 64–71.
- ↑ Chaisson·Eric J. (2005) - Chemical Evolution (化學的進化) -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 ↑ Dawkins,Richard (2004).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563–578,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awkins,Richard [1986] (1996). "Origins and miracles", The Blind Watchmaker (盲目的鐘表匠), 150–157,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0393315703.
- ↑ Davies, Paul (October 6, 2005). "A quantum recipe for life (生命的量子秘方)". Nature 437 (7060): 819. (subscription required).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38,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39,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40,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42–44,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Dawkins,Richard (2004).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580,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Penny, David, Anthony Poole (December 1999). "The nature of the 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 (最後普遍共同祖先的性質)". Current Opinions in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 9 (6): 672–677. PMID 1060760. (PDF)
- ↑ Earliest Life (最早的生命) University of Münster (2003) - 於2006-03-28zh-tw:造;zh-cn:采訪。
- ↑ Dawkins,Richard (2004). "Canterbury",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564–566,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e Marais, David J. (September 8, 2000). "Evolution: When Did Photosynthesis Emerge on Earth? (進化︰地球上的生物甚麼時候採用光合作用來攝取能量?)". Science 289 (5485): 1703–1705. PMID 11001737. (full text)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50–51,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23.0 23.1 Chaisson·Eric J. (2005) - Early Cells (早期細胞) - Cosmic Evolution 塔夫斯大學 - 於2006-03-29zh-tw:造;zh-cn:采訪。
- ↑ Woese, Carl, J. Peter Gogarten (October 21, 1999). "When did eukaryotic cells evolve? What do we know about how they evolved from earlier life-forms? (核細胞在何時進化?我們對其由早期生命形式進化而來的過程知道多少?)". Scientific American.
- ↑ Andersson, Siv G. E., Alireza Zomorodipour, Jan O. Andersson, Thomas Sicheritz-Pontén, U. Cecilia M. Alsmark, Raf M. Podowski, A. Kristina Näslund, Ann-Sofie Eriksson, Herbert H. Winkler, & Charles G. Kurland (November 12, 1998). "The genome sequence of Rickettsia prowazekii and the origin of mitochondria (立克次體的染色體組次序與線粒體的起源)". Nature 396 (6707): 133–140. PMID 9823893, DOI:10.1038/24094.
- ↑ Berglsand, Kristin J., Robert Haselkorn (June 1991).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ubacteria, Cyanobacteria, and Chloroplasts: Evidence from the rpoC1 Gene of Anabaena sp. Strain PCC 7120 (真細菌、藍菌與葉綠體間的進化關係︰由魚腥藻屬sp. Strain PCC 7120的遺傳資訊rpoC1所得出的支持證據)".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73 (11): 3446–3455. PMID 1904436. (PDF)
- ↑ Dawkins,Richard (2004). "The Great Historic Rendezvou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536–539,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Dust to Life",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60–61,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Takemura, Masaharu (May 2001). "Poxviruses and the origin of the eukaryotic nucleus. (痘病毒與真核核心的起源)".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52 (5): 419–425. PMID 11443345.
- ↑ Bell, Philip J (September 2001). "Viral eukaryogenesis: was the ancestor of the nucleus a complex DNA virus? (病毒性的真核基因︰細胞核的祖先是否一個複雜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53 (3): 251–256. PMID 11523012.
- ↑ Gabaldón, Toni, Berend Snel, Frank van Zimmeren, Wieger Hemrika, Henk Tabak, and Martijn A. Huynen (2006年3月23日).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peroxisomal proteome. (過氧化氫酶體的蛋白組的起源與進化。)". Biology Direct 1 (1): 8. PMID 16556314. (PDF)
- ↑ Whitehouse·David (2002) - Ancient supercontinent proposed (提議的上古超級大陸) BBC - 於2006-04-16zh-tw:造;zh-cn:采訪。
- ↑ Hanson, Richard E., James L. Crowley, Samuel A. Bowring, Jahandar Ramezani, Wulf A. Gose, et al. (May 21, 2004). "Coeval Large-Scale Magmatism in the Kalahari and Laurentian Cratons During Rodinia Assembly (與羅迪尼亞大陸形成同時代的在喀拉哈里與洛朗出現的岩漿作用)". Science 304 (5674): 1126–1129. DOI:10.1126/science.1096329. (PDF)
- ↑ Chaisson·Eric J. (2005) - Ancient Fossils (上古化石) -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 於2006-03-31zh-tw:造;zh-cn:采訪。
- ↑ Bhattacharya, Debashish, Linda Medlin (1998). "Algal Phylogeny and the Origin of Land Plants (藻類的種族發育與陸地植物的起源". Plant Physiology 116: 9–15. (PDF)
- ↑ Dawkins,Richard (2004). "Choanoflagellat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488,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awkins,Richard (2004). "Spong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483–487,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Hoffman, Paul F., Alan J. Kaufman, Galen P. Halverson, & Daniel P. Schrag (1998-08-28). "A Neoproterozoic Snowball Earth (新元古宙時期的雪球世界)". Science 281 (5381): 1342–1346. DOI:10.1126/science.281.5381.1342. URL accessed on 2006-04-16. (abstract)
- ↑ Torsvik, Trond H. (May 30, 2003). "The Rodinia Jigsaw Puzzle (羅迪尼亞線鋸拼圖)". Science 300 (5624): 1379–1381. DOI:10.1126/science.1083469.
- ↑ Pisani, Davide, Laura L. Poling, Maureen Lyons-Weiler, & S. Blair Hedges (January 19, 2004). "The colonization of land by animals: molecular phylogeny and divergence times among arthropods (動物殖民地上︰節肢動物的分子層面的種族發生與分離)". BMC Biology 2 (1). DOI:10.1186/1741-7007-2-1.
- ↑ Lieberman, Bruce S. (2003). "Taking the Pulse of the Cambrian Radiation".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綜合與比較生物學) 43 (1): 229–237. DOI:10.1093/icb/43.1.229.
- ↑ Dawkins,Richard (2004). "Lampreys and Hagfish",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354,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Cambrian Extinction (大量滅絕︰寒武紀末期的滅絕) BBC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Landing, E., S. A. Bowring, K. L. Davidek, R. A. Fortey, & W. A. P. Wimbledon (2000). "Cambrian–Ordovician boundary age and duration of the lowest Ordovician Tremadoc Series based on U–Pb zircon dates from Avalonian Wales (寒武紀 - 奧陶紀交替的歲月與基於Avalonian Wales的U–Pb鋯石測年法所得的持續的奧陶紀特馬豆克統)". Geological Magazine 137 (5): 485–494. DOI:10.1017/S0016756800004507. (abstract)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Landwards",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138–140,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Heckman, D. S., D. M. Geiser, B. R. Eidell, R. L. Stauffer, N. L. Kardos, & S. B. Hedges (August 10, 2001).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e early colonization of land by fungi and plants. (早期真菌與植物殖民地上的分子的支持證據。)". Science 10 (293): 1129–1133. PMID 11498589, DOI:10.1126/science.1061457. (abstract)
- ↑ Johnson, E. W., D. E. G. Briggs, R. J. Suthren, J. L. Wright, & S. P. Tunniclifff (May 1994). "Non-marine arthropod traces from the subaereal Ordivician Borrowdale volcanic group, English Lake District (在subaereal Ordivician Borrowdale的火山群追踪陸上的節肢動物,英國湖區)". Geological Magazine 131 (3): 395–406. (abstract)
- ↑ MacNaughton, Robert B., Jennifer M. Cole, Robert W. Dalrymple, Simon J. Braddy, Derek E. G. Briggs, & Terrence D. Lukie (2002). "First steps on land: Arthropod trackways in Cambrian-Ordovician eolian sandstone, southeastern Ontario, Canada (陸地上的首步︰節肢動物在寒武紀 - 奧陶紀活動足跡,加拿大南安大略)". Geology 30 (5): 391–394. <0391:FSOLAT>2.0.CO;2 DOI:10.1130/0091-7613(2002)030<0391:FSOLAT>2.0.CO;2. (abstract)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Ordovician Extinction (大量滅絕︰奧陶紀末期的滅絕) BBC - 於2006-05-22zh-tw:造;zh-cn:采訪。
- ^ 50.0 50.1 Clack, Jennifer A. (December 2005). "Getting a Leg Up on Land (陸地上四足動物的出現)". Scientific American.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Devonian Extinction (大滅絕︰泥盆紀的末期大滅絕) BBC - 於2006-04-04zh-tw:造;zh-cn:采訪。
- ↑ Willis,K. J.; J. C. McElwain (2002). The Evolution of Plants (植物的進化), 93,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500653.
- ↑ Plant Evolution (植物的進化) University of Waikato - 於2006-04-07zh-tw:造;zh-cn:采訪。
- ↑ Dawkins,Richard (2004). "Amphibian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293–296,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awkins,Richard (2004). "Sauropsid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254–256,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The Day the Earth Nearly Died (地球幾乎死亡的日子) - Horizon BBC (2002)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New Blood." Writ. BBC. Walking with Dinosaurs (與恐龍同行). 1999. (介紹)
- ↑ The Mass Extinctions: The Late Triassic Extinction (大滅絕︰三疊紀末期大滅絕) BBC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Dawkins,Richard (2004). "The Great Cretaceous Catastrophe",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169,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Archaeopteryx: An Early Bird (始祖鳥︰一隻早期的鳥類)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useum of Paleontology (1996)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Soltis·Pam; Doug Soltis, & Christine Edwards (2005) - Angiosperms (被子植物) - The Tree of Life Project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Death of a Dynasty." Writ. BBC. Walking with Dinosaurs (與恐龍同行). 1999. (介紹)
- ↑ Chaisson·Eric J. (2005) - Recent Fossils (近期化石) - Cosmic Evolution Tufts University - 於2006-04-09zh-tw:造;zh-cn:采訪。
- ↑ Dawkins,Richard (2004). "Lemurs, Bushbabies and their Kin",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160,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Whale Killer (鯨魚殺手)." Writ. BBC. Walking with Beasts. 2001.
- ^ 66.0 66.1 Dawkins,Richard (2004). "Chimpanzee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100–101,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awkins,Richard (2004). "Ape-Men",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95–99,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Fortey,Richard [1997] (September 1999). "Humanity", Life: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First Four Billion Years of Life on Earth (生命︰地球上生命頭四十億年的自然歷史),, 38,New York: Vintage Books. ISBN 037570261X.
- ↑ Goren-Inbar, Naama, Nira Alperson, Mordechai E. Kislev, Orit Simchoni, Yoel Melamed, Adi Ben-Nun, & Ella Werker (2004-04-30). "Evidence of Hominin Control of Fire at Gesher Benot Ya`aqov, Israel (在以色列Gesher Benot Ya`aqov所得到的人類控制火的證據)". Science 304 (5671): 725–727. DOI:10.1126/science.1095443. URL accessed on 2006-04-11. (abstract)
- ↑ Dawkins,Richard (2004). "Ergast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67,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Dawkins,Richard (2004). "Ergasts", The Ancestor’s Tale: A Pilgrimage to the Dawn of Life (物種原型的故事︰生命黎明的朝聖), 67–71,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ISBN 0618005838.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7,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Gibbons, Ann (2003-06-13). "Oldest Members of Homo sapiens Discovered in Africa (最早的智人於非洲發現)". Science 300 (5626): 1641. DOI:10.1126/science.300.5626.1641. URL accessed on 2006-04-11. (abstract)
- ↑ Hopfe,Lewis M. [1976] (1987).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Religions (基本信仰的特徵)", Religions of the World,4th ed., 17,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0-02-356930-1.
- ^ 75.0 75.1 Hopfe,Lewis M. [1976] (1987).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Religions", Religions of the World (世界信仰),4th ed., 17–19,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0-02-356930-1.
- ↑ Chauvet Cave (沙夫特洞穴)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於2006-04-11zh-tw:造;zh-cn:采訪。
- ↑ [2002] (2003) "The Human Revolution", Patrick K. O’Brien, ed. Atlas of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地圖集),concise edition, 16,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21921-X.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8,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Dawkins,Richard [1976] (1989). "Memes: the new replicators", 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2nd ed., 189–201,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286092-5.
- ↑ Tudge,Colin (1998). Neanderthals, Bandits and Farmers: How Agriculture Really Began (尼安德塔人、強盜與農夫︰農牧業怎樣形成),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ISBN 0297842587.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In The Beginning",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15,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History of Hinduism (印度教歷史) BBC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Emergence and Definition of the Major Old World Civilizations to 500 B.C. (introduction)",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3–6,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Europe’s Self-Transformation: 1500–1648",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317–319,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McNeill,Willam H. [1967] (1999). "The Dominance of the West (introduction)", A World History (世界歷史),4th ed., 295–299,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5116151.
- ↑ Human Spaceflight and Exploration — European Participating States (人類的宇宙飛行與採索 - 參與的歐洲國家) ESA (2006)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 ↑ Expedition 13: Science, Assembly Prep on Tap for Crew (探險十三︰科學,全體預備的工作) NASA (2006年1月11日) - 於2006-03-27zh-tw:造;zh-cn:采訪。
[编辑] 外部連結
- 宇由發展 — 一本詳述宇宙起源直至現代所發生的事情的書。
- Valley, John W. “一個早期的寒冷地球?” 科學的美國人. 2005 Oct:58–65. – 採討海洋形成的時間與其他地球早期歷史裡的主要事情。
- Davies, Paul. “生命的量子跳躍”. 監護人. 2005 Dec 20. – 探討生命起源裡量子系統的角色。
- 進化時間線 (使用了Shockwave)。 由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宇宙大爆炸說起,直至地球形成和細菌與其他有機物發展與人類的興起的生命故事的動畫。
[编辑] 資料來源
"History of Earth."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4 May 2006, 12:00 UTC. Wikimedia Foundation, Inc. 28 May 2006 <http://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History_of_Earth&oldid=5487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