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學力測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台灣教育系列之一 |
其他台灣系列 |
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Basic Competence Test),簡稱國中基測、基測或學測(但此名稱易與大學入學的學科能力測驗混淆,應避免使用),為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國民中學九年級的學生(又稱國三)所舉辦的學習能力測驗,目的為為學生升學所提供成績供高中職學校參考。
目录 |
[编辑] 歷史演變
基本學力測驗的原始目的為打破台灣地區,國中升高中實行42年的「聯考聯招制」;原始測驗目的為「標準參照」形式使用,僅作為國中升高中參考的一部份依據,但最後囿於社會輿論及家長團體壓力被迫改變為「常模參照」形式測驗,並且以「基本學力測驗」分數作為主要國中生高中的參考依據。 2006年的第一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共有31萬人報考。
[编辑] 測驗目的
為取得高中、高職、五專之登記分發入學、申請入學、甄選入學等入學成績。
[编辑] 測驗科目與題型
考科 | 範圍 | 時間 | 題數 |
---|---|---|---|
國文 | 國中三年語文領域國文科 | 70分鐘 | 45至50題 |
英文 | 國中三年語文領域英語科 | 70分鐘 | 40至45題 |
數學 | 國中三年數學領域 | 70分鐘 | 30至35題 |
社會 | 國中三年社會領域(歷史、地理與公民) | 70分鐘 | 60至70題 |
自然 | 國中三年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包含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不含生活科技) | 70分鐘 | 50至60題 |
- 分數計算採用量尺分數制。錯的題數所分配的扣分並不相同。所錯題目越少,每題扣分越重,所錯題目越多,每題扣分越輕。例如:英語錯一題可能為54分,錯兩題可能為50分。
- 測驗題型均採「四選一」單一選擇題,包括「單題」及「題組題」兩類。答錯不倒扣分數。
- 2006年第一次基測試辦寫作測驗,於5月27日下午實施。成績不列入計算;但分數在3級分(含)以下者,升學後必須進行輔導課程。
- 2007年預定加考國文作文,共分6級分,與其他考科之計算方式為作文級分x2+各科分數,滿分為312分。
[编辑] 報考資格
- 國民中學應屆畢業生、或曾在公私立國民中學、高級中學附設國民中學畢業或修畢國民中學3年課程者。
- 依「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之規定,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認定其畢業資格之國民中學學生。
- 具備同等學力資格者。
[编辑] 測驗時程與用途
- 約在5月下旬的最後一個週末時,舉行第一次基測(2007年為5月26日、5月27日)。
- 約在7月中旬的週末,舉行第二次基測(2007年為7月15日、7月16日)。
- 第一次基測成績可供申請入學、甄選入學、登記分發入學使用。
- 第二次成績僅可供登記分發入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