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協會大事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列表記載了影響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的重要歷史紀錄,包含協會之組成、建築物落成、經貿事件等。
目录 |
[编辑] 協會籌組前
- 1959年8月1日,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成立貿易部門,並改組成為「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1]
- 1968年7月,「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進行改組,該組織的貿易部門進行「外貿協會大事記」的籌組計畫。[2]
- 1970年6月5日,貿協的籌備小組召開董事會,並選出孫運璿成為第一任貿協董事長。
- 1970年7月1日,外貿協會大事記正式對外宣布成立,並進駐中山北路上的通商大樓。
[编辑] 協會籌組後
[编辑] 1970年
[编辑] 1971年
- 1月,貿協在日本、紐約、舊金山、德國、荷蘭、瑞典、香港及新加坡設立代表辦事處。[6]
- 4月1日,外銷服務處設立,陳士韞[7]成為第一任處長。[8]
- 7月8日─7月14日,「中韓經濟合作會議」中,貿協與大韓民國貿易振興公社進行貿易機會之意見交換。[9]
- 11月10日、11月11日,中韓經濟協進委員會暨韓中經濟協力委員會第四屆聯席會議展開,貿協代表辜振甫與大韓貿易振興公社崔泰涉達成「遏止中國產品進口」之共識。[10]
- 11月28日,中山北路上的通商大樓火警,延燒五小時,紅寶石餐廳被毀,而在該棟大樓的貿協,雖然沒有損失任何文件,但該單位部分的部門都已搬離到明生大樓,只留下貿易圖書館與資料室。[11]
[编辑] 1974年
- 5月12日:台灣體育用品展售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展出,但在此之前,臺北市體育用品公會在4月5日舉辦的「第一屆臺北市體育用品展覽會」卻是台灣第一個體育用品展覽。
- 9月29日:台灣外銷成衣推廣展覽會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展出。
[编辑] 1981年
[编辑] 1983年
[编辑] 1985年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注釋暨資料來源
- ↑ (中文)生產力中心 增貿易部門,聯合報,1959年7月30日,5頁。
- ↑ (中文)中國生產力中心 歷史沿革 (2006年12月23日) - 於2007年1月18日zh-tw:造;zh-cn:采訪。
- ↑ (中文)中央通訊社,今後參加國外商展 決由外貿協會統辦,中央日報,1970年7月9日,7頁。
- ↑ (中文)協助業者解決困難 外銷服務委會昨天成立,聯合報,1970年9月17日,7頁。
- ↑ (中文)外銷市場週刊 已經開始發行,聯合報,1970年11月3日,8頁。
- ↑ (中文)貿協決在亞美歐三大洲 設八個代表辦事處,聯合報,1970年10月7日,8頁。
- ↑ (中文)因技術問題,「韞」應為「馬昷」。
- ↑ (中文)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今設立外銷服務處 該會派陳士韞擔任處長,聯合報,1971年4月1日,8頁。
- ↑ (中文)楊銓,中韓經濟合作會議 幾個主要議題,聯合報,1971年7月8日,2頁。
- ↑ (中文)中韓經協聯會決定 增進雙方貿易 開拓市場遏阻匪貨傾銷 兩天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報,1971年11月12日,2頁。
- ↑ (中文)外貿協會明遷新址,聯合報,1971年11月30日,5頁。
- ↑ (中文)涉嫌台塑大樓火警案 李祥雲昨被移送偵辦,聯合報,1981年9月11日,7頁。
- ↑ (中文)台塑大樓大火 焚毀九十兩層 外貿電腦資料 損失難以估計,聯合報,1981年5月11日,3頁。
- ↑ (中文)貿協完成人事組織調整 原十處縮編為八處 另改設「外銷服務諮詢委員會」,經濟日報,1983年12月23日,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