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
|
|
---|---|
所在 | 浙江省宁波市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至清、民国 |
编号 | 2-31 |
登录 | 1982年 |
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月湖西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民间藏书楼之一。它不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并且对后世其他藏书楼的兴修也产生过重大影响。1982年,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秦氏支祠并入。
目录 |
[编辑] 概述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了天一阁来保管这些藏书。
天一阁的名字取自汉代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语。因为火是书楼的大患,所以不但名字取做天一,而且连房屋的结构也建成天一地六之势,以求以水克火。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
[编辑] 历史
为保护藏书的完整性,范钦制定了严格的家规,包括酒醉后不得登楼,不准擅领亲友入阁,不得留宿阁内,更禁止擅自将图书借给外房及他姓者。子孙们也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族规,甚至还规定家族中的妇女也不准登楼读书。不过范氏后代也并非完全墨守成规,他们曾邀请一些著名学者如黄宗羲等入阁浏览,更增添了天一阁的名望与荣耀。
然而因为战乱、盗窃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天一阁后来还是流失了大部分的藏书。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氏后人进呈珍本638种。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时,阁内有藏书4094部,计53000卷。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国军队掠去了《大清一统志》等舆地书数十种。咸丰和民国年间,盗贼频频光顾天一阁,将盗取的书籍卖给了书铺、传教士,甚至造纸厂。到1940年,不包括乾隆帝赏赐的《古今图书集成》,阁中其余藏书仅余1591部,计13038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访得流散图书3000余卷,又获得当地收藏家捐赠的一些古籍善本,从而使目前天一阁的藏书总数增加到30万卷册,其中古籍善本约8万余卷。
天一阁现存的古籍善本大都为明代的刻本或抄本,有的已成为海内孤本。藏品中最稀珍的是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分别有271种和370种。科举录分进士、会试和乡试三种,藏量占该类文献存世量的八成以上。更珍贵的是,它保存了明洪武四年(1371年)首科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五十二科完整无缺的进士登科录,堪称镇楼之宝。
[编辑] 周边
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环绕水池堆叠假山,筑亭架桥,环植竹木,使之具有了江南园林的风貌。1933年,天一阁的东墙被台风吹倒,范氏后人无力维修。于是地方人士组成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修缮天一阁,并把原来在宁波孔庙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的一批宋代至清代碑刻,一齐迁建于天一阁的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1986年和1997年,当地政府又分别在藏书楼的东南侧和西南侧修建了两座附属园林,使整个天一阁建筑群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
与天一阁紧邻的有一座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至1925年。祠堂面积约2165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在装饰上,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并且题材丰富,造型优美,是宁波民居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为出众,典型建筑为戏台。戏台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穹形藻井用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雕刻各种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贴金箔,得金碧辉煌之效果,故称朱金木雕。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祠堂中最华丽的建筑。秦氏支祠在1949年以前的每年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被当作厂房和仓库,直到1981年才开始加以保护,1991年维修后,并入了天一阁,作为统一的博物馆对外开放。
[编辑] 连接
页面分类: 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博物馆 | 浙江建筑 |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