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奥尔特云;zh-tw:歐特雲;zh-hk:奧爾特雲
zh-cn:奥尔特;zh-tw:歐特;zh-hk:奧爾特云(Oort cloud)是一個假設包圍著太陽系的球體雲團,佈滿著不少不活躍的彗星,距離太陽約50,000至100,000個天文單位,差不多等於一光年,即太陽與比鄰星距離的四分一。
外海王星天體及類似天體 |
---|
雖然人們未曾對奧爾特星雲作直接的觀測,但從觀測得彗星的橢圓軌道,認為不少彗星皆是從奧爾特星雲進入內太陽系的,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可能來自柯伊伯帶。
1932年,愛沙尼亞的天文學家 Ernst Öpik 提出彗星是來自太陽系的外層邊緣的雲團。但在1950年1月,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指出 Öpik 推論有矛盾的地方,一個彗星不停來回太陽系內部與外部,終會被多種因素所摧毀,其生命周期決不會如太陽系的年齡長。他指出,並沒有任何一個已觀測的彗星的軌道顯示彗星是來自星際空間,而長周期彗星的遠日點一般在50,000 AU,並且軌道傾角各有不同。他由此認為彗星來源於一個在太陽系邊界的雲中。後來此理論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奧爾特雲(Oort cloud)。它可能包含數以兆計的彗星。可是由於彗星太小,距離地球太遠, 所以尚未发现直接證據證明奧爾特雲的存在。該雲團所受的太陽幅射較弱,非常穩定,存在數百萬顆以上的彗星核,可以不停產生新彗星,去取代被摧毀的。另外人們相信,所有奧爾特雲彗星的總質量,會是地球的5至100倍。
目录 |
[编辑] 奥尔特云的形成
由奧爾特雲被提出到現在,對於它們的形成,科學界各有不同學說,但近年來,天文學家認為奧爾特雲是50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星雲之殘餘物質,並包圍著太陽系。
最廣為人們接受的假設,是奧爾特雲物體其實是在比柯伊柏帶更接近太陽的地區形成的,與其他行星及小行星相似,但是由於它們經常被大行星的引力影響,及後被仍年輕的大型氣體行星,諸如木星等天體的強大引力將之逐出太陽系內部,使它們擁有極為橢圓或拋物線狀的軌道,散佈於太陽系的最外層。同時,這個過程也把它們的軌道偏離黃道面,並形成奧爾特雲呈球狀的形態。一些在遠處的天體之軌道又被附近的恆星攝動,使之變為圓渾,並能長期處於太陽的遠方。而遠離八大行星的物體因不受到大行星的影響,散佈於接近黃道面的盤狀區中,形成柯爾柏帶。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何奧爾特雲不像柯爾柏帶和八大行星的軌道一樣接近黃道面,而是呈獨特的圓球狀。
[编辑] 其它恆星的奧爾特雲
人們認為太陽外其他恆星也會有自己的奧爾特雲存在,如果兩顆恆星互相靠近,其奧爾特雲會出現重疊,導致彗星走進另一恆星的太陽系內部。預計在1000萬年以內,最有可能攝動奧爾特雲的恆星是Gliese 710。
[编辑] 可能的星體
直至今日,只有90377号小行星被認為可能是奧爾特星雲的天體,其軌道介乎76至850个天文单位之間,比預計的軌道接近太陽,有可能來自奧爾特星雲內層。如果其推測正確,那麼奧爾特星雲的距離一定比估計的接近太陽,密度也會較高。也有說法指太陽形成時,原是星團的一員。
名稱 | 赤道直徑 (公里) |
近日點(天文单位) | 遠日點(天文单位) | 發現年份 | 發現者 | 發現方法 |
---|---|---|---|---|---|---|
小行星90377 (Sedna) |
<1800, >1250 | 76 (±7) | ~850 | 2003年 | Michael E. Brown Chadwick A. Trujillo David L. Rabinowitz |
熱力探測 |
小行星 |
水内小行星 (祝融星) | 小行星带 | 近地小行星 (近地天体) | 特洛伊小行星 | |
半人马小行星 | 外海王星天體 | 達摩克小行星 | 彗星 | 柯伊伯带 | 奥尔特云 |
欲其他天体或区域,请参见:小行星衛星、太阳系 |
完整列表请见:小行星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