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纜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頂纜車 | |
地區 | 香港 |
---|---|
系統種類 | 纜索鐵路 |
開始營運日期 | 1888年5月30日 |
系統長度 | 1.4 公里 |
車站數 | 6 |
每日乘客量 | 約10,700人次 |
軌道標準 | 1520 毫米(非標準軌) |
營運單位 |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 |
山頂纜車(1888年5月30日至今)是香港最早運作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來往中環花園道和太平山頂。
山頂纜車路軌全長1.4公里,坡度4至27度,海拔28米至396米,車站包括花園道總站、肯尼地道站、麥當勞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和山頂總站,來往兩個總站車程約8分鐘。
山頂纜車靠直徑44毫米及斷裂應力139公噸的鋼纜拉動,路軌軌距1520毫米,全程大部分地方均是單軌行駛,唯於中央位置,設有兩組路軌供兩部纜車交叉上落。山頂纜車由兩部鉸接式纜車以相反方向行走,每個小時可載2,800名人次。
目录 |
[编辑] 歷史
在「山頂纜車」未有營運時,往來扯旗山至中環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轎。在1881年,蘇格蘭籍的商人「亞歷山大·芬梨·史密夫」(A. F. Smith)向香港總督建議興建一條連接中環花園道至扯旗山爐峰峽的鐵路,並於1885年9月開始施工。1888年5月30日,山頂纜車由當時香港總督威廉德輔爵士主持剪綵啟用。在1920年代山頂道(今舊山頂道)啟用之前,山頂纜車是唯一直接連接中環與山頂的交通工具。
在1908至1949年期間,車廂首排的兩個座位是預留給香港總督,背後更掛上「此座位留座予總督閣下」的銅牌。在1926年前,分成三種座位:
香港日佔時期,由於山頂及半山區在香港保衛戰期間遭受嚴重破壞,纜車服務一度停頓半年之久,延至1942年6月25日恢復服務。
[编辑] 車廂
- 1888年5月:由香港總督威廉德輔爵士主持開業,使用燃煤蒸氣發動機的木製車廂,載客30人。
- 1926年:改用電動拖曳齒輪驅動新,載客52人。
- 1948年:用電動拖曳齒輪驅動新的全金屬製車廂,載客62人。
- 1959年:用電動拖曳齒輪驅動新的全鋁製綠色車廂,載客72人,密封車廂使搭客能沿途欣賞風景不受天雨影響。
- 1989年:使用電子計算機控制驅動的全鋁製紅色車廂,載客120人。
[编辑] 車站
山頂纜車 | ||
花園道站 - 肯尼地道站 - 麥當勞道站 - 梅道站 - 白加道站 - 山頂站 |
[编辑] 營運時間
每日早上7時至午夜12時,每隔10至15分鐘開出一列。
[编辑] 收費
- 成人單程港幣$22,來回港幣$33
- 小童(12歲以下)及長者(65歲或以上)單程港幣$8, 來回港幣$15
- 成人月票港幣$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