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岳阳楼位于中國湖南省岳阳市,高踞岳阳古城西门之上,下临洞庭,前望君山,北倚长江,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
[编辑] 历史
岳阳楼前身为三国东吴名将鲁肃所修阅军楼。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大将鲁肃率军驻守战略要地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因而建巴丘城。在濒临洞庭湖处,建造了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即今岳阳楼前身。
两晋、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虽仍侧重于军事上的需要,但那壮阔绮丽的风光,已为诗人吟咏。南朝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诗,即有“清氛霁岳阳,曾晖薄澜澳”的佳句。
唐朝时,巴陵城楼始称为岳阳楼。因岳州地处南北通途,又有楼台胜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贬官岳州,常会文人登楼赋诗。嗣后,张九龄、孟浩然、贾至、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风邀云集,接踵而来,留下许多语工意新的名篇佳作。杜甫的《登岳阳楼》,更是千秋绝唱。
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作记之后。庆历四年(1044年),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滕子京因谗被贬知岳州。滕上任后第二年便重修岳阳楼,并邀请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县志记载,新修的楼台规模宏大,极为壮丽。《岳阳楼记》只有360余字,而内容博大,气势磅礴,借景议人,堪称绝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出此中。名楼得名记,名声益彰。此后,历宋元明清,代有游人吟咏,不乏佳作。
[编辑] 修葺
岳阳楼屡毁屡修,久历沧桑。保存至现代的岳阳楼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由于年久失修,已是“墙穿瓦败,四壁空存,重门徒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湖南省政府拨款万元,重新修葺。将屋顶大琉璃瓦更换为中琉璃瓦,更换了楼身中的部分腐朽木料,并将一周四周未坏的窗棂门扇集中于正面,其余三面改砌砖墙。主楼内外陈设,均按旧制未变。竣工时,由湖南省主席何键书写“岳阳楼”匾额,悬挂于三楼正面檐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多次维修。终因楼基下沉,白蚁蛀蚀,腐损过重,楼身有倾塌危险。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落架大修,历时十个月。大修后的岳阳楼,保存了55%以上构件原物,并加固楼基,防治白蚁,消除隐患。一楼民国时加砌的三面砖墙换为明清式样的贴金雕花门窗。二楼镶嵌有清书法家张照书《岳阳楼记》雕屏原物。三楼镶嵌毛泽东书杜甫《登岳阳楼》诗雕屏。史学家刘大年为大修后的岳阳楼纂联云:“鲁肃兵轻,范公文远,万般气象观今日;滕王歌歇,黄鹤踪杳,十面湖山上此楼。”
[编辑] 结构
岳阳楼建筑精巧,风格独特。楼为三层,飞檐,盔顶,木结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盔顶建筑。高20.35米,占地251平方米。楼中四根楠木柱直贯楼顶。楼顶承托在如意斗拱上。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顶,称为盔顶。全楼结构严谨,造型端丽。金黄的琉璃筒瓦,绿色的龙凤翘首,朱红的廊檐大柱,在阳光下“浮光跃金”,与壮美的洞庭山水相辉映。
目前岳阳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页面分类: 岳阳旅游景点 | 中国古代建筑 | 中国楼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