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克禮(白話字:Pa-khek-lé, Thomas Barclay,1849年11月25日—1935年10月5日),英國蘇格蘭人,1869年進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畢業後赴德國萊比錫大學一年。1874年12月抵達廈門開始學習閩南語。1875年6月來台灣,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5位來台的牧師。巴克禮並向高雄的李庥(Hugh Ritchie)學習傳教。1876年從高雄到台南,並於1877年將高雄和台南兩所傳教所合併為一。1880年創立府城大學(今台南神學院前身),共收15名學生。1893年結婚。1895年日軍攻台時,台南士紳還曾特別肯請巴克禮協助向乃木希典的交涉,使日軍和平入城,並且保住府城老小的生命安全。1916年獲得格拉斯大學榮譽神學學士,1918年被英國聖經公會任命為榮譽終身總裁,1934年巴克禮在台退休,1935年10月5日,因溢血病病逝新樓醫院,享年89歲。
目录 |
[编辑] 出版事業
巴克禮創立了台南聚珍堂(台灣第一家新式印刷機構,俗稱新樓書坊),並從英國募得台灣第1台新式印刷機(約1881年前後運抵台灣)。 巴克禮策劃的台灣長老教會機關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後來演變為《台灣教會公報》)為於1885年7月12日創刊,這是台灣民間最早的報紙(另一份雜誌是官府辦的官方公報,類似詆報)。
[编辑] 其他
- 白話字聖經
- 巴克禮紀念公園
[编辑] 參考資料
- 辛廣偉,2000年,《台灣出版史》,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