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汝霖 (1877年-1966年8月) 是清末民初的中国政治家。早年留學日本,是北洋政府的财经及外交高级官员,也是20世纪初著名亲日官员之一。
1915年,他接受袁世凯的命令,代表政府跟日本签署了二十一条,损害中国主权。1918年,曹汝霖把部分山东铁路之权益让予日本,并向日方借来巨额贷款,称为“西原贷款”。
曹氏后来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和会上,由于部分西方国家与日本事前签署了密约,故此协约国公然将山东之权益从战败的德国转移到日本,而没有取得中方的同意。当时,出任交通总长的曹汝霖由于负责把部分权益让予日本,并与货币局总裁陆宗舆及驻日公使章宗祥一同被称为“卖国贼”。当时其中一句著名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凡尔赛条约之不公,触发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引起北京大学生在1919年5月4日到天安门示威之事件。结果,著名的五四运动正式展开,对中国国运、思想与学术发展有重大影响。
五四事件发生时,有学生游行到赵家楼附近,并想抓到被指卖国的曹汝霖,但曹氏躲了起来,并逃离赵家楼。他们误以为当时在曹宅的章宗祥就是曹汝霖,于是痛打了章氏一顿,并把曹宅烧掉,称为火烧赵家楼事件。
后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的罢课、罢工及罢市。6月10日,曹、陆、章三人被免职。北洋政府在群众压力之下,最后正式拒绝在凡尔赛条约签字。山东问题交由华盛顿会议处理。
1949年,曹氏迁居台湾,后来又迁到美国。他在晚年时撰写回忆录《一生之回忆》。其中,他提过关于与日本签署青岛撤兵换文之事,又声称“欣然同意”之语其实是普通措辞。他写道:“那知後來巴黎和會竟引為攻擊之借口,以為承認山東權益,豈非奇談,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对于因五四事件而被迫辞职,他认为“此事距今四十餘年,回想起來,於己於人,亦有好處。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无论曹氏之话是否当真,总算反映了当时很多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意味着人们爱国之餘,仍然需要保持理性。
[编辑] 参看
[编辑] 參見
-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曹汝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