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爽(?—249),字昭伯,譙(今安徽亳縣)人,是曹真的兒子,曹操侄孫。
[编辑] 生平
曹爽自幼出入宮中,與太子曹叡交情甚好,曹叡繼位明帝,官至武衛將軍。魏明帝曹叡病重,把太子曹芳交付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與司馬懿同輔八歲少子,不久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僅為太傅。司馬懿謀奪兵權,故意裝作衰老病重,曹爽信以為真,大失戒心。嘉平元年(249年),曹芳與曹爽三兄弟率領洛陽大半守軍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發動政變,稱曹爽意圖篡位,奉太后意旨罷廢曹爽,又領兵控制了洛陽城。司馬懿誘勸曹爽回洛陽,曹爽與曹芳返回洛陽,被滅三族。夏侯霸是曹爽的親族,見司馬懿濫殺曹家宗族,便領兵造反,被郭淮打敗,夏侯霸投降蜀國。高平陵事件後,司馬懿掌握曹魏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