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鱷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極鱷龍 保护现状:化石 化石年代:下白堊紀 |
||||||||||||||||||||
---|---|---|---|---|---|---|---|---|---|---|---|---|---|---|---|---|---|---|---|---|
分类 | ||||||||||||||||||||
|
||||||||||||||||||||
学名 | ||||||||||||||||||||
Aristosuchus pusillis Seeley, 1876 |
極鱷龍(學名Aristosuchus)是細小的美頜龍科下的一個屬,其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ąριστον」(即勇敢、極度、最尊貴之意)及「σουχος」(埃及神話中鱷魚頭的索貝克的希臘訛稱)而來。牠有著很多鳥類的特徵。
極鱷龍是雙足肉食性的獸腳亞目恐龍。相信牠有約2米長及估計體重約30公斤。牠的化石是在英格蘭懷特島被發現,估計是屬於下白堊紀的地層,即距今約125百萬年前。
牠與近親的美頜龍在外形及體形上很相似,有些學者甚至指牠們是同一物種。牠亦被誤會是簧椎龍,當中包括了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但是,基於其恥骨,牠被認為是美頜龍科下有效的種。極鱷龍的化石有薦骨、恥骨、大腿骨及幾塊脊骨。大腿骨在前面有著像翼般的轉節及在第四轉節明顯縮小。兩塊有爪的趾骨亦在附近被發現,也有可能是來自同一生物。
極鱷龍的模式種「Aristosuchus pusillis」是由理察·奧雲(Richard Owen)於1876年所發表,並且命名在雜肋龍下的「Poekilopleuron pusillus」。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於1887年更名為極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