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民共和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语言 | 波兰语 | ||
---|---|---|---|
首都 | 华沙 | ||
面积 - Total - 水域% |
312,685 km² 2.6% |
||
货币 | 兹罗提(Złoty,PLZ) | ||
时区 | UTC +1 | ||
国歌 | 波兰没有灭亡(Mazurek Dabrowskiego) | ||
长途区号 | 48 |
波兰人民共和国(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波兰共和国在1952年-1989年的国名。
1945年,波兰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将纳粹德国驱赶出国境,获得了解放。1952年,宣布成立波兰人民共和国,贝鲁特当选为国家领导人,开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后波兰在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在政治和经济体制方面抄袭苏联模式,对重工业的投资过多而对人民的物质福利注意不够,人民没有享受充分的政治民主,法制建设薄弱,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冷战期间东欧最为动荡的一个国家。
1956年6月发生了波兹南事件,同年10月波党改组了政治局和书记处,曾经被批判的哥穆尔卡成为领导人。1970年12月,波兰决定提高46种食品和日用工业品价格,引起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数十万工人罢工,后波党改组了政治局,盖莱克代替了哥穆尔卡担任第一书记,并取消了涨价的决定。此后又因波兰举借外债过多和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失误,又导致了1980年发生的遍及全国的,持续时间达两个多月的大规模的工人罢工事件。1980年11月,以瓦文萨为首的团结工会成立,这是东欧国家第一个独立的工会。1981年底至1983年7月,全国实行战时状态,取缔团结工会。1988年5月再度爆发大规模工潮,1989年2月,波党和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达成了团结工会合法化、改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等重要协议。1989年6月举行议会大选,团结工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获得35%和99%的席位。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该党停止活动。
|
|
---|---|
成员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古巴共和国 |
|
咨询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退出的国家: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观察员国:老挝人民共和国 | 阿富汗共和国 |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 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 |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尼加拉瓜共和国 | |
|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
退出的国家: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