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剑川白族的风俗是由村里当年生了儿子的家庭主持,首先合力去山上砍一棵松树做火把杆,然后向全村人搜集柴火绑成一个高15米左右的大火把。这些家庭还要挨家挨户的给老人敬酒,给小孩喝自制的糖水。傍晚时分,全村人需要合力把火把竖起来,火把顶部会挂上很多樱桃等果实,竖火把的时候,小孩子以抢这些小果子为乐。天黑之后点燃火把,村民纷纷聚集到火把边上聊家常。小孩子则用自制的松明“火药”,手拿秸秆火把互相“攻击”(白族话为“取”)。因为这是一个富裕红火的象征,老人都会主动让小孩“取”自己几把。秸秆火把由每家主动提供,小孩子们随意拿取。大火把上掉下来的木炭被视为吉祥之物,一般每家都会拿几块回家绑在猪圈上,能保佑该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火把的最顶端会绑一个彩色的小男孩纸偶。只有在火把节的第二天,村民们才可以把这个小纸偶打下来拿回家,小纸偶可以保佑“生儿子”。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子都开始受到较好的教育,过火把节的热闹气氛越来越淡,很多的程序被简化,人们庆祝的方式较传统有了很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