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坂文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坂文庫為台灣第一家私人設立之圖書館,也是台灣第一家免費進入之公共圖書館。
台灣日治時代初期,雖然已經有了台灣第一家公共圖書館台灣文庫的設置,不過台灣文庫沿用日本圖書館的舊例,需要付費入館。1909年,來自日本群馬縣,曾任中學老師的石坂莊作(1870年~1940年),因為有感於台灣圖書資源的缺乏,在基隆成立了可以免費瀏覽的「石坂文庫」。文庫設立於基隆市日新町一丁目,也就是今日基隆義一路與信一路口的台灣銀行附近。為兩層樓建築,一共藏有八千餘本書(日後擴展至近兩萬本),一樓有新聞雜誌閱覽室,新到圖書陳列室,吸煙閱覽室等,二樓則有男閱覽室與婦女閱覽室,目錄櫃等,組織與現代圖書館無異。而庭院內有還設有角力場與健身器材,供民眾免費使用。
石坂文庫最大的特色在於「巡迴圖書館」的概念,任何機關學校只要經過申請並自付運費,文庫即可出借圖書,為期一個星期。根據紀錄,該文庫曾經巡迴到台東、花蓮等地,最遠甚至到達中國的廈門、福州、與日本的沖繩。
石坂文庫於1932年捐給了當時的基隆市政府,改名為市立基隆圖書館。經過歷次改制,目前為基隆市文化局圖書館。
[编辑] 參考文獻
-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陳柔縉,2005,麥田出版社
- 「石坂文庫是全台首座平民化圖書館」,陳青松,圖書館學雜誌,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