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祖母綠是很古老的寶石,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用做珠寶。當時的著名礦場-克麗奧佩脫(埃及艷后之名),現已因大量開採而耗竭。
現今生產祖母綠較有名的產地,首推哥倫比亞。當地出產的祖母綠品質公認最佳。一顆祖母綠要是其產地確定為哥倫比亞的話,其價格會較一般祖母綠為高。其他地方的礦場則以巴西與尚比亞產量最大。
祖母綠很難找得到無瑕的寶石。實際上,可以說祖母綠寶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縫及內含物,其裂縫內含物種類之多之複雜,甚至被研究者稱為「花園」。
內含物太多自然會影響寶石的價值,但對於寶石研究者來說,祖母綠的內含物是不可多得的樣本,藉由觀察到不同的內含物,可分辨出寶石產地的不同,及其生長環境。
僅管祖母綠的內含物大大地影響了寶石的美觀,其優美的綠色仍無其他寶石足與其匹敵。
祖母綠的綠色來自其內的鉻離子,此特點可以查爾斯濾色鏡觀察。
在查爾斯濾色鏡下,由於鉻離子的存在,大部份的祖母綠會呈現暗紅色,其他綠色代用品則大多呈現暗綠色。這個法則僅可在辨識時作為參考,不能據以斷定真偽,因為某些非洲產的祖母綠,在濾色鏡下不呈紅色,反之,某些人造祖母綠則呈現強烈的紅色。
[编辑] 原石與晶體
祖母綠晶體常呈六方柱狀,少見椎面。柱面及底軸面有蝕坑。
由於生成於常受應力擠壓的岩層,祖母綠晶體外型幾乎都是破碎的,且有許多內含物,晶體完整者極為少見。
[编辑] 仿製與合成
祖母綠的綠與其他天然綠寶石的顏色不太一樣,加上其大量的內含物特徵,較有經驗的人可以分辨出來。
至於合成寶石方面,想合成祖母綠的努力可說是前仆後繼。基本上,合成祖母綠是以水熱法而非維紐爾法製成。
以維紐爾法製造合成寶石本身有一個限制,就是此法只適合合成以氧化物為成份的寶石,如剛玉和尖晶石,此乃因維紐爾法在由液滴結晶成梨形結晶的過程時,只有氧化物可以快速結晶。祖母綠屬於矽酸鹽,因而不適用維紐爾法。
公主式切割(Princess Cut)的合成祖母綠,其實應該是尖晶石型的合成品,因為幾乎觀察不到其二向色性,也看不到有助熔劑產生的內含物。
祖母綠的水熱法製程內容,主要是將晶種置入含祖母綠成份的溶液之中,使其緩慢結晶,結晶之後的寶石是純淨無瑕的,而與天然祖母綠的諸多內含物情形不相當。
因此,仿製者會在製程中,加入一些助熔劑,使人造祖母綠在結晶後,能產生狀似天然雲霧狀的內含物,由於助熔劑的種類不同,內含物的形狀也各異,往往能構成極有趣的圖案。
[编辑] 優化處理
由於裂縫過多,祖母綠的優化處理主要便在處理裂縫這方面。
祖母綠的最有名的優化處理為浸油處理,若祖母綠的裂縫延伸至其表面,則會以某種特殊的油脂浸泡,使其裂縫因油浸入而較不明顯,這種處理大量地用在許多品質較差的祖母綠上。
有時甚至會在浸油處理之後,再將裂縫入口以特殊材料覆蓋,以避免油料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