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下垂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腦下垂體(pituitary)位於腦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sphenoid bone)中的蝶鞍(sella turcica)內,它的上方有視神經經過,兩側被海綿靜脈竇(cavernous sinus)所包圍,它的底部為蝶竇(sphenoid sinus)及鼻咽(nasopharynx)。整個腦下垂體大小約1.3x0.9x0.6公分,重量約0.6克,可分為腦下垂體前葉、腦下垂體後葉,其中前葉約80%,後葉約20%。
目录 |
[编辑] 構造
[编辑] 腦下垂體前葉
腦下垂體前葉(anterior pituitary):受下視丘分泌的釋放激素(releasing hormone)、抑制激素(inhibiting hormone)作用,共分泌多種激素。
[编辑] 生長激素
- 英文:(hormone;GH)
- 作用部位:骨骼、肌肉
- 化學構造:蛋白質
- 功能:影響醣類、脂質、蛋白質的代謝,促進人體成長。
- 分泌異常造成的疾病:
- 巨人症(gigantism):如果在人體發育期分泌過多時,則稱為巨人症。
- 侏儒症(dwarfism):如果在人體幼年期分泌不足時,則稱為侏儒症。
- 末端肥大症(acromygaly):如果在成年期分泌過多時,常會使末端(例如:下顎、指尖、鼻端、耳垂等)肥大,稱為末端肥大症。
[编辑] 黃體成長激素
[编辑] 促濾泡成熟激素
附註:LH、FSH在雄性與雌性動物皆有生產,但作用不同。
[编辑] 促甲狀腺激素
[编辑]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 英文:(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TTH)
- 作用部位:腎上腺皮質
- 功能: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
[编辑] 催乳激素
[编辑] 腦下垂體後葉
腦下垂體後葉(posterior pituitary):負責儲存或釋放下視丘分泌的兩種激素。
[编辑] 催產素
[编辑] 抗利尿激素
- 英文:(antidiuretic hormone)
- 作用部位:1.小動脈2.大動脈、腎小管
- 化學構造:肽類
- 功能:
- 相關疾病:
若毫無分泌,則會造成尿量特多,稱為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