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在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 自由主義 |
流派 |
古典自由主义 |
文化自由主義 |
經濟自由主義 |
自由意志主義 |
新自由主義 |
社会自由主义 |
區域流派 |
世界各地的自由主義 |
美國自由主義 |
主張 |
自由 |
權利 |
自由民主制 |
开放社会 |
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 |
个人主义 |
自由市場 |
自由放任 |
組織 |
世界各地的政黨 |
國際自由聯盟
|
政治主題頁 |
自由主義在香港,反對派的民主黨屬於自由主義政黨,一直以來強調民主改革的必要性,不過民主黨的自由主義較為偏向罗尔斯的方向,而非哈耶克等人的自由主義。公民黨也是屬於社會自由主義的政黨。自由黨在經濟上可以視為是自由意志主義政黨,但在政治上則偏向保守派。
六十年代的香港,在財政師郭伯偉先生(後來冊封為爵士)審慎的理財哲學下,發揮自由市場的威力,在十年期間已經發展為亞洲的經濟中心。及後的夏鼎基及彭勵治繼續郭伯偉的財政管理傳統,基本上以市場主導,政府高度約束開支,稅收簡單而節制,結果奠定了香港成 為世界最富裕的經濟地區之一--這相信亦是「積極不干預」的基本精神。經濟學大師佛利民更以當時的香港為自由經濟的典範。
自從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社會上部份人仕開始對本港過去賴以成功的市場主導原則有所疑惑,當中包括學者、團体領袖、政客及主要官員。他們似乎認為香港要繼續成長,政府打造更多的計劃、推動更週詳的發展政策及引入更繁複的規管是再所難免的。諷刺的是,特區政府自九七年起其中一項失分甚多的,正是數個由官員主導的「鴻圖大計」--諸如數碼港科技發展項目、「八萬五」房屋政策及母語教育改革。至於較小規摸的「小動作」如維港巨星匯,也惹來不少非議。對於政府應否更積極規範發展政策,在《國富論》中,亞當.史密早論到刻意鼓勵某類產業,最終會把社會上過多的資本投放入這類產業,影响自然發展的趨勢。一本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先生有份參予著作的《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也指出,戰後一些國家如印度,以政策及政府資源去扶助某些工業發展,反而違背市場的比較優勢,未能讓資源最有效地被運用及配置。有關引入規管方面,單以勞工市場為例,近年「最低工資」、「最高工時」立例之聲此起彼落,令「市場主導」的政策飽受衝擊。事實上,就業市場受到政府及工會“保護”的國家, 市場由於失去靈活性,表現反而強差人意--德國高企的失業率(長期超過10%)便是其中一個好例證。實情是香港在回歸後如果已設有工資下限,金融風暴時期的經濟狀況和失業率恐怕遠為嚴峻、復甦更加困難、弱勢社群受苦更深。有鑑於香港的自由市場傳統逐漸受到官員、政客及不同的壓力團體侵擾,兩年前獅子山學會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