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鼓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车鼓弄又名弄车鼓、車鼓陣,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娱乐形式。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民间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在台灣,名為車鼓陣的弄車鼓為主要的陣頭之一,其音樂也常見於道教及台灣民間信仰的祭典上。
目录 |
[编辑] 表演方式
车鼓活动流传甚广,在同安流传的有三种形式,臺灣則主要有兩種形式。
[编辑] 文车鼓
由二人表演,二人分扮为丑老生和花旦,俗称车鼓公、车鼓婆。公一手执旱烟杆口袋,一手执蒲团,婆一手执摺扇,一手执彩绢。旦角娇艳迷人或肥胖富态,丑角诙谐滑稽或装聋作呆,一唱一答,一来一往,妙语连珠,平易通俗。两人抬着一个象征石墨的盖彩斗篮对唱车转。基本舞步为正面交叉和八字交叉步,侧身交叉步和八字交叉步。节奏为四拍一小组合,前面三拍为正面或侧身交叉移步,八字移步进退。男丑角在第三拍时耸肩,第四拍时男丑角落走坐肩同时提起后退小跳一下,与旦角在原地转身做对应亮相动作。演唱的传统节目有:《十月娶某》、《十步送哥》、《十二月思君》、《花歌》、《十月病囝歌》、《年兜歌》、《暝日思想》、《只此时》等。伴奏的乐器有锣鼓、二弦、大广弦、亮子弦、三弦、竹笛、小唢呐等。
文车鼓大部分表演都是农村自娱自乐、庙会祭祀時活动,有时也被邀请到婚庆人家演出。
[编辑] 演化车鼓
俗称潘土车鼓,源于潘土村而得名。
演员七至十一人。一火鼎婆彩旦打扮,手执蒲扇,肩挑火笼与菜筐;鼓公丑角打扮,手执旱烟杆袋,留八字胡;鼓婆花旦打扮,手执摺扇、彩绢。公婆共扛彩篮鼓桥,旁边四至八名演员分别边沿金童玉女,手执钱棍和手绢,由火鼎婆挑担执扇在前引路,随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潘土车鼓弄表演的基本动作和别处差不多,只是多了火鼎婆与金童玉女的陪衬表演,在基本动作上多吸收戏曲的手法、身法、造型,表演较为细腻柔和,加上该舞不用大件打击乐器伴奏,而是用金童玉女手中的钱棍随音乐轻打节奏并配合响铃、响盅,所以整个舞蹈让人感到古朴典雅、赏心悦目。伴奏乐器主要有笛子、二弦、三弦、二胡、小唢呐、月琴等。演唱曲目有《车鼓调一》、《车鼓调二》、《管甫送》、《长离别》等。
[编辑] 武车鼓
又称“车鼓跳”,因一武丑扮为引路行者模仿村里妈祖宫驾前护法“千里眼”、“顺风耳”的动作在车鼓公婆前引路,表演时凭借武功蹿跳自如、活灵活现而得名。
武车鼓的表演形式较为简单,主要人物车鼓公婆的基本动作与车鼓弄差不多,引路行者需要有一定戏曲武功工地,按音乐节奏,唱词内容各显神通,其余六人村姑打扮,手执打击乐在旁陪衬,无大的表演动作。演出时行者在前引路,车鼓婆在前,车鼓公在后。车鼓公婆前后担起鼓轿。进入场地时将鼓轿置场后中央,引路行者和车鼓公婆移步场中进行表演,六村姑则分置两旁按节奏敲打乐器,以滑稽、愉悦观众为能。车鼓跳的服装和车鼓弄的服装一样,唯引路行者武生打扮。鼓轿用而根长约四米竹竿,中捆上太师椅置鼓,搭架成桥。前后用帘布遮盖,两边开窗;用全村妇女的银首饰悬挂装潢。演出伴奏的乐器有:鼓钹、乳锣、大唢呐、南曲四管等。曲调有《车鼓调一》、《车鼓调二》、《一群姿娘》等。
[编辑] 臺灣車鼓陣
台灣車鼓陣主要流行於台灣南部,形式與閩南的「文車鼓」有些相類,以旦與丑角雙人成組搭配戲謔、答唱,互作調情動作,丑角滑稽挑逗,旦角故作賣弄風情。裝扮則有古裝與時裝,也有混搭穿著者。古裝者穿著,類似舊日農業時代漢衫、鳳仙裝形式,色彩則偏於豔麗。時裝穿著者,旦角穿著洋裝,丑角穿著西裝褲、襯衫。而無論何種穿著,丑角手持「四塊」,又稱四片、四寶,類似竹板,敲擊;旦角則手持彩扇、絲巾。伴奏樂器則有二弦、三弦、大廣弦、殼仔弦、月琴、橫笛,亦有隨機增減其他樂器者。演奏樂曲稱「車鼓調」,部份取自南管音樂,部分則是本地歌仔。隨著發展,有演出劇目,已經成為車鼓小戲,陣頭表演則較為簡略,主要劇目如「山伯英台」、「陳三五娘」。
廟會香陣中,職業性陣頭為求簡便,或人手不足,則多採錄音廣播,搭配一、二樂器。出陣時,會有頭旗或繡屏在前引導,作為與廟宇、神轎、其他陣頭,拜會致意之用。廟會表演時,職業性陣頭為吸引人潮,甚有結合土風舞、特技者。至於社區、角頭自行傳承,以及學校學子組成者,則較為傳統。表演者多以中老年人為主,出陣人數並不固定。
[编辑] 挽茶車鼓
挽茶車鼓是車鼓陣與「挽茶」小戲結合的變型,表演形式與車鼓陣幾乎相同,唯有旦角表演時,手中會有「甩籃」,即竹籃中裝有茶水、糖果、香菸,以長繩繫籃拋甩擲向觀眾,觀眾取下糖果等物,回敬禮金,表示讚賞。
[编辑] 来源
车鼓弄这种文艺形式的起源年代不详,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梁山好汉为了救宋江,化装表演各种杂耍,其中有两个人抬着一面打鼓,鼓里暗藏短兵器,边表演边混进法场,救出了宋江。这种说法和民间另一种文娱形式——套宋江的传说一样,都和宋江有关。但是,另有一种说法和此说法相似,说是隋末,瓦岗寨义军首领程咬金为救秦琼,令将士扮作江湖艺人劫法场,人们为了纪念和仿效这种侠义精神,就将车鼓弄传承下来。
另一种传说,说是同安新圩某村有一对老夫妻,开豆腐店,夜里磨豆腐闷得慌,老夫妇彼此编歌对唱,互相打趣,借以驱除疲劳。后来,邻居听老夫妇唱歌,觉得生动而饶有风趣,便纷纷邀请他们到家里去唱。但他们原来是磨豆腐时唱的,到别处唱总不能背个笨重的石磨去。因此,老夫妇便想出一个主意,用斗篮代替石磨。石磨像个大鼓,故称“车鼓”。“车”是“车转”的意思。“车鼓弄”就是抬着鼓,转动身子表演的意思。后来演唱逐渐从室内到室外,表演道具也就用轻便的篾篮代替笨重的石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形式。
而潘土车鼓的演化形成,相传是明朝初年,潘土村林氏祖先从安溪迁入潘土时,人丁稀少,粮食短缺,衣不蔽体,饱受饥寒。因此冲安溪清水岩请来清水祖师公香火祭祀膜拜。村民们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和睦奋斗。后来潘土村成了同安人口最多的村落,在农牧渔各业都得到长足的发展。旧时的村民都认为这是上天祖师公与祖宗的庇护。所以,每年逢清水祖师诞辰及祖先的祭祀日,就隆重举行祭典,同时聘请民间戏曲、歌舞助兴,其就有当时流行的车鼓弄。一老太婆观看社戏、舞蹈,一时兴起,挑起菜担子情不自禁融入车鼓弄阵中扭起来,同时招令儿子、媳妇、孙子一起跳,以示对祖师和祖先的虔诚。人们认为这种车鼓弄形式热烈欢快,竟争相模仿,逐渐演化成今日的潘土车鼓弄;称老太婆这一角色为“火鼎婆”,担子的一头为火笼,另一头为青菜,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创业时挨冻受寒、咽菜吞糠的日子。而数对今童玉女则是表示祈求人丁兴旺、平安福达的意思。
[编辑] 台灣流傳說法
關於車鼓陣來源,台灣傳承藝師及研究學者有不同說法,主要可分成兩派。
一派主張產生於台灣本土,傳說清代台灣南部大旱,百姓日夜祈雨,上天終降甘霖,百姓於是取出日常樂器同歡謝天,逐漸演化成陣頭。一派則認為源自中國大陸, 說法又有不同,一是認為來自中原地區秧歌,隨南遷移民傳至福建,結合南管、歌仔,明清兩代又隨移民渡海來台,落地生根。一是認為源自唐宋時代的「三杖鼓」,明清時,稱為「三棒鼓」,又稱為「花鼓」,表演時腰繫鈴鼓,頸則綁鑼,拋擲嵌有銅錢的棒棍演出。又有認為源自漳浦一帶的「大車鼓」。
至於所謂車鼓,亦有一種說法,認為「鼓」指鈴鼓,「車」則是「四塊」敲擊所發出「qiau-qiau」或「qia-qia」之聲,與閩南語「車」字諧音,故稱車鼓。
[编辑] 傳承藝師
[编辑] 台灣
陳學禮,為台灣車鼓陣重要傳承藝師,生於1915年,台灣台南縣麻豆人。擅長車鼓陣、桃花過渡、天子文生、牛犁歌、打手響、太平歌、南管等民俗技藝,於1989年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民族藝術薪傳獎」,又曾獲得第一屆「銀髮技藝薪傳老師傅獎」。自年輕時,參與麻豆廟會「十八嬲」當地頂、下街拚陣時,即開始嶄露頭角。結婚後,則致力於技藝傳承,晚年在臺南地區中小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等大學社團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