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苏禄、 彭亨、真臘、古裏、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部,紅海、麥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目录 |
[编辑] 航程
- 下‘西洋’的定義
明初以婆羅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编辑]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编辑]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 于錫蘭山時,鄭和曾佈施該地佛寺並立碑留念。此碑現存于科倫坡博物館。
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编辑]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生擒,回國獻永樂帝。 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编辑]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4 在蘇門大臘時曾助當地平亂,擒其偽王蘇幹剌獻給朝廷。
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编辑]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编辑]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编辑]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编辑] 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不同的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编辑] 耀兵海外, 宣扬朱棣天下观
《明史·郑和传》中记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编辑] 寻找建文帝
一种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 《明史·郑和传》中记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 《西山杂志·三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命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餘”。
当时传说建文帝逃往海外,因此要派郑和率大军查找建文帝及其余党的下落。
[编辑] 包抄帖木儿汗国
一种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包抄帖木儿汗国。明初时,帖木尔汗国进攻明朝,因此从海外包抄是郑和的一个主要目的。 但帖木兒在東侵途中死亡,死于永樂三年,故鄭和七下西洋,實非此因。
[编辑] 发展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
[编辑] 航海技术和装备
[编辑] 宝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关于鄭和宝船是不是如明史所记载的那样大,有两派不同的观点
- 肯定派:认为明史基本上正确,因为
- 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不是“宝船”,而是较小的“战座船”。
- 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
- 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可容20丈。
-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1304-1377)游记中早已纪录中国巨大的12張帆可载千人的海船。白图泰的纪录可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
- 质疑派:
- 认为木材强度有限,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
- 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推论,折合长约为长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五千吨。
- 至今未有人复制能够实际航行的44丈“宝船”。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
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编辑] 航海技术
根据《鄭和航海图》,鄭和使用海道针经(24/48 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
[编辑]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达伽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这些解读通常都是基于各种现代观点的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赋予了该事件很多“泛政治化”的意义。
一种观点认为:“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而另一些观点则认为郑和的航海,没有像西方的航海那样承载了通商和殖民的任务,未能中国向西方列强一样,走上殖民帝国的道路。并认为这是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种延误。
[编辑] 参考
-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 第6册 《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 《郑和下西洋考》(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 中华书局 ISBN 7-101-03511-6
- 《鄭和航海图》ISBN 7-101-02025-9/K.887
- 明马欢原著 万明校注 明钞本 《瀛涯胜览》校注 海洋出版社 2005 ISBN 7-5027-6378-3
- (明)巩珍著《西洋番国志》中华书局 ISBN 7-101-02025-9/K.887
- 《当中国称霸海上》, (美)李露晔著 ISBN 7563349154
- 《鄭和下西洋》 日: 上山千年著. ISBN 7-80681-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