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帖木尔;zh-tw:帖木兒(Tamerlane或Timur或Taimur; تیمور(Tēmōr),察合臺語“鐵”之意,1336年 - 1405年)是帖木尔汗國的奠基人。
帖木尔1336年出生於西察合台汗国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化蒙古贵族家庭,是成吉思汗七世女系子孫,巴鲁剌思氏。1362年,他在故鄉附近地區進行綏靖時,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人称跛子帖木尔。其繼承西察合台汗國所使用的血緣並非來自於其蒙古貴族血統,而是來自於婚姻關係,因為他將西察合台汗國後王的公主納為妻妾,所以又被稱為駙馬帖木尔。
後人所知的帖木尔的傳奇歷史,絕大部分來自於其家傳的自傳。從其出身背景與控制能力來看,至少在帖木兒父辈时,其家族勢力已經支配整個竭石地區,並與西察合台王族通婚。1360年,河中地區大勢底定,禿黑魯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並收帖木尔為參贊。但帖木尔實際上受到西察合台汗國王族兩個方面的羅致,他選擇投入較為弱小,但與其有姻親關係的忽辛陣營。因其所處勢力較小,這一段時期帖木尔與忽辛可說是邊打邊逃並儲備反擊的力量,其最為人所熟知的腿傷亦在此時期受創。在1364年帖木尔終於扶持忽辛成為可汗。
但在1369年,他杀死具備兄弟情誼的西察哈台汗忽辛,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建立了帖木儿帝国。首先,恢復西察合台汗國的秩序與版圖之後,將東察合台汗國納入麾下。随后征服波斯、花剌子模。1393年征服伊儿汗国和阿富汗;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但由於撒拉伯卡(今伊朗境內)發生異族叛亂,使其一改恢復蒙古帝國光榮之進軍方向,將征服目標由蒙古各汗國轉向周圍各國。帖木尔原來希望恢復蒙古帝國的光榮,因此本來皆以各汗國為攻擊目標。但在之後卻發現到蒙古族不是敵人,異族較蒙古族更可能阻礙他的大業。從此以後,他師法先祖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將叛亂之撒拉伯卡屠城,他随之後入侵印度時,也維持同樣的策略。
1368年, 明太祖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明太祖要求西域各国依照元例进贡。从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尔曾多次遣使进贡。
1396年,帖木尔扣押各國使節,包括明國與土耳其使節,表示對外宣戰,開始第二階段的國土擴張。1398年南侵印度;1399年西征小亚细亚。
1402年在安哥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拜牙(即“闪电”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大帝国。他擊敗當時如日中天、擴張中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間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與整個歐洲。而從小亞細亞帶回的藝術家、工匠與學者,留給撒馬爾罕無數無價的傳世建築,使該處在其孫兀魯伯的經營下,成為了中亞伊斯蘭文化的重心。
1404年11月27日率领20万军队进攻中国,结果1405年2月18日在进军途中,在奇姆肯特病死,終結了其輝煌無敵的征戰歷史。帖木尔有四子,长子、次子早逝,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一反帖木儿对明朝的的攻擊政策轉變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1413年)恢复遣使朝贡;同年明成祖派遣中官李达、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等9人使团出使帖木尔汗國,行报施之礼;使節團的成就之一,就是重新與帖木尔汗國建立良好的外交關係。
帖木尔汗国也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般,分裂為四大勢力,而且諸子間還發生鬥爭,其後由沙哈鲁長子兀魯伯掌握大部分的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