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韜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鄒韜奮(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原名恩潤,筆名「韜奮」取意「韜光養晦」和「奮鬥」,中國記者、出版家。
鄒氏早年入讀以理工科著名的南洋公學,到了大學三年級才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改读西洋文学和教育。
他主編的各種刊物,特別在抗戰時期,對當時的人思想影響不亞於魯迅等文學家。 對於抗戰,他抱「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立場,因此多番遭到國民黨打擊,最具代表性的事,就是「七君子事件」。他臨死前曾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國內地的新聞界獎項韜奮獎以他命名。
[编辑] 年表
- 光緒21年九月十九日:生於福建永安(祖籍江西餘江縣)。
- 1912年:考入南洋公學。
- 1917年:入讀電機工程科。
- 1919年: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西洋文學,辅修教育。
- 1921年:畢業。
- 1922年:加入中華職業教育社,主編《教育與職業》月刊和編譯《職業教育叢書》。
- 1926年10月:接辦《生活》周刊,取「韜奮」為筆名。
- 1932年7月:創辦生活書店(三聯書店前身之一)。
- 1933年1月: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成為執行委員
- 同年7月14日起:到歐洲各國和蘇聯考察。
- 1936年11月22日:被捕,即「七君子事件」。
- 1937年7月31日:獲釋。
- 1941年2月:赴香港。
- 同年5月17日:復刊《大眾生活》。
- 1944年,因癌症病逝。
[编辑] 著作
- 《經歷》
- 《小言論》三集
- 《萍蹤憶語》
- 《抗戰以來》
- 《患難餘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