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當正常細胞發生無法修復的損傷時,會進行細胞凋亡 (圖A),但癌細胞並不受到控制,反而持續進行生長複製。(圖B) | ||
DiseasesDB | 28843 | |
MedlinePlus | 001289 | |
MeSH | C04 |
癌症即是恶性肿瘤,為一種疾病。它是由控制細胞生长增殖机制的失常而引起[1]。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週遭正常組織(浸润,invasion)甚至經由体内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转移到身體其它部份(遠端轉移,metastasis )。
癌症有許多類型,而病症的嚴重程度取決於癌細胞所在部位以及惡性生長的程度,以及是否發生遠端轉移。医生可以根据受检查者的活體組織切片(biopsy)或經手術取得的組織,甚至是生物标记(biomarker)的含量做出诊断。多數癌症根據其類型、所處的部位和發展的階段可以治療甚至治癒。一旦診斷確定,癌症通常以結合手術、化療和放射療法的方式進行治療。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開發出許多針對特定類型癌症的藥物,也增進治療上的效果。如果癌症未經治療,通常最終結果將導致死亡。
癌細胞持續生長而不受外在訊息調控,可能是原本失活的致癌基因被激活,将细胞导入到癌变状态,但主要还是因为一些与控制細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出现異常。导致这种局面,既可能是为该蛋白编码的去氧核糖核酸因突变而出现了损伤,轉译而出的蛋白质因此也出现错误。要將一個正常細胞轉化成一個惡性腫瘤細胞需要許多突變發生,或是基因轉譯為蛋白質的过程受到干扰。
引起基因突變的物质被稱為致癌物質,又以其造成基因損傷的方式可分為化學性致癌物與物理性致癌物。例如接觸放射物質,或是一些環境因子,例如,香煙、輻射、酒精。还有一些病毒可將本身的基因插入細胞的基因裡中,激活致癌基因。但突变也会自然產生,所以即使避免接觸上述的致癌因子,仍然無法完全預防癌症的產生。发生在生殖细胞的突变有可能傳至下一代。
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可能產生癌症,由於去氧核糖核酸的損傷會隨著年齡而累積增加,年紀越大得到癌症的機會也隨之增加。美国每年逝世的5个人当中有一人是因癌症致死,这一数字在世界范围则是十万分之一百到三百五十[2]。癌症在已發展國家中已成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目录 |
[编辑] 名称由来,分类,辨析与命名
希臘文的腫瘤(carcinoma),是一個醫學術語,其定義為從上皮細胞所變化而成的惡性腫瘤。塞爾蘇斯(Celsus)將carcinos翻譯成拉丁文的Cancer,也就是螃蟹。另外蓋倫則使用oncos 描述所有種類的腫瘤,而這也是現代腫瘤學命名的由來。[3]
19世纪起日本人将现代癌症翻译为“癌肿”。20世纪起中国开始使用这个词[4]。其实中文的“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著《卫济宝书》:「痈疽五發,一曰癌……」。南宋、楊士瀛著《仁齋直指附遺方論、卷二十二、癌》中,記載了癌的症狀:「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帶青,由是簇頭,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裡,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證令人昏迷。」癌字從嵒,嵒即山巖,岩為巖的俗體字,古代癌、嵒、嵓、喦、巖、岩通用,癌的本義和讀音均同巖[5],傳統中醫學常用其本義本字「岩」作為病名,指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腫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腎岩(今之陰莖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歸類於外科[6]。
在普通話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規則應讀作ㄧㄢˊ(yán,巖),但自1950年代之前开始[7],生活中“癌”字常讀作ㄞˊ(ái,皚)。這是為了避免口語中與炎症混淆而更動讀音。在中国大陆1961年编修《新华字典》时为了同“炎症”区别,古時「巖」與「崖」同義[8],故借用與其互訓同義的崖字為其音,推荐“癌”读ㄞˊái。[9] 所以今天“皑”的发音在大陆是唯一的正确发音。
在台灣,資策會當初編製中文輸入法時,是以中國古籍為參考,而沒有考慮到實際生活中的讀音。在普通的注音輸入法仍需輸入ㄧㄢˊ巖音才能找到「癌」字。日常口语中两种发音均常见。
[编辑] 分類
現今癌症分类主要以肿瘤来源组织的細胞类型和其生物学行为作为依据。在病理学上,每一个系统和器官的肿瘤都有详尽的分类。分类一方面是为了诊断的需要,统一术语。另一方面则是出于预后方面的原因。以下的類別較為一般所接受:
- 惡性上皮細胞腫瘤(carcinoma,癌):來自上皮細胞變化而成的腫瘤,這個類別包含大多數和許多常見的癌症,包括乳癌、攝護腺癌和肺癌。
- 淋巴瘤和白血病(lymphoma、leukemia):源自血液或骨髓細胞的腫瘤。
- 肉瘤(sarcoma):由結締組織或來自中胚層的細胞所轉變而成的腫瘤。
- 間皮瘤(mesothelioma):從位於腹膜或肋膜上的間皮細胞轉變的腫瘤。
- 神經膠質瘤(glioma):由神經膠質細胞變化成腫瘤,神經膠質細胞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腦細胞類型。
- 生殖細胞瘤(germinoma):腫瘤來自生殖細胞,通常位在睪丸及卵巢。
- 胎盤瘤(choriocarcinoma):從胎盤細胞變化的腫瘤。
[编辑] 癌症的命名
英文单词neoplasia被译为腫瘤形成。而neoplasm和tumor则是中文中肿瘤的意思,可為良性或惡性。而在肿瘤里面,那些内不含液体与囊状结构的异常新生组织块被称为固态瘤(Solid tumor),这是为了与白血病相区别[10]。但是单词paraneoplasia(伴肿瘤效应)根据《美国传统字典》的解释,则是一种现象,指的是机体因新生恶性腫瘤而在荷爾蒙,神經系統,血液,生化过程等方面出现紊乱的臨床症狀,但與腫瘤的轉移或入侵無直接关系[11]。在中文领域,肿瘤,癌和癌症的定义可以写作以下两条公式: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癌症)
恶性肿瘤(癌症)=癌+肉瘤+癌肉瘤[12]
良性腫瘤在西方语言里使用-oma作為词尾。而在中文领域,则一般是在细胞类型或组织名后面加一“瘤”字[12],例如,發生於子宮平滑肌上的良性腫瘤即名為子宮肌瘤(leiomyoma)。然而命名原則並不總是一致的,有些「惡性」腫瘤的名字也使用-oma作為字根,例如neuroblastoma(神經母細胞瘤)、lymphoma(淋巴瘤)以及melanoma(黑色素瘤)。
惡性腫瘤的命名通常使用其發生器官的拉丁文或希臘文作為字首,上述類別則作為字根來命名。對於常見的癌症,有時會使用英文的器官名來代替希臘或拉丁文名。例如,最普遍的乳癌類型即名為ducta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或者是mammary ductal carcinoma。而在中文领域,则分为两种情况。如果该恶性肿瘤是上皮组织来源的,则在上皮名称后面加一“癌”字。如果是间叶组织来源的,则被称为肉瘤。例如,生長在肝臟的惡性腫瘤命名即為肝臟上皮細胞腫瘤(hepatocarcinoma),或简称为更常见的“肝癌”;發生在脂肪細胞則稱作脂肪上皮細胞腫瘤(liposarcoma)。而骨肉瘤则是间叶组织来源的。如果一恶性肿瘤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则被称为癌肉瘤。
但在上述的这些命名规则之外,则有一些特殊命名的例子,例如:
- 白血病,精母细胞瘤,虽然被称为病和瘤,却是恶性肿瘤。
- 有些恶性肿瘤,并不被称为癌或肉瘤,而是以“恶性……瘤”的名词出现,如恶性黑色素瘤。
- 有的肿瘤以最初研究者的名字命名,如霍奇金淋巴瘤。
- 有些肿瘤以其细胞形态得名,如透明细胞肉瘤。
- 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瘤病和脂肪瘤病指肿瘤多发的状态。
- 畸胎瘤是性腺或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发生的肿瘤,常发生于性腺,一般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的成分,结构混乱,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 有些肿瘤的形态类似于某些幼稚组织,称为“母细胞瘤”。其中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者如骨母细胞瘤,恶性的则有神经母细胞瘤[12]。
[编辑] 研究史
古希臘學者希波克拉底曾經描述了一些癌症的症狀。他把良性腫瘤稱為oncos,在希臘文中是膨脹、腫塊(swelling)的意思。惡性腫瘤則稱carcinos,在希臘文裡是表示螃蟹或小龍蝦的意思,這樣的命名可能來自於惡性腫瘤的表面形狀。惡性腫瘤通常有一個堅實的中心,然後向周遭伸出一些分支,就像螃蟹的形狀。並且在carcinos之後加上了代表膨脹、腫塊的字根-oma,組成carcinoma這個詞語。因為希波克拉底反對希臘傳統打開身體的作法,他的描述中僅有在外觀可見的腫瘤,例如位於皮膚、鼻子或乳房上的腫瘤。而治療的方式也是根據其所提出的人類健康是由四種體液(黑膽汁、黃膽汁、血液、痰)所達成平衡的理論來進行(體液論,humor theory)。根據患者的四種體液平衡狀態不同,有飲食、放血、使用瀉藥等治療方法。雖然數個世紀後的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癌症可能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但直到發現癌症是由異常細胞所引起的疾病之前,根據體液理論的治療方式仍舊普遍使用來治療癌症。
即使治療方法並未改變,在16世紀與17世紀時,經醫生解剖屍體尋找病因變得較可為大眾接受。德國教授威赫姆·法布里(Wilhelm Fabry)認為乳癌是由乳汁在輸乳管中造成的凝塊引起。荷蘭教授法蘭柯斯·狄·拉·波·希維斯(Francois de la Boe Sylvius),相信所有疾病都是化學反應的結果,而酸性淋巴液則是癌症的起因。他的同儕尼可雷斯·托普(Nicolaes Tulp)則認為癌症是一種慢慢地散播且具傳染性的毒物。[13]
到了18世紀,由於顯微鏡的普遍使用,科學家發現了「癌毒」會從原本腫瘤生長處透過淋巴結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遠端轉移)。但是由於衛生的問題,以手術治療癌症並無法有很好的結果。有名的蘇格蘭外科醫生亞歷山德·蒙羅(Alexander Monro)在60名手術成功的病例中,僅2名乳癌患者存活二年以上。進入19世紀後,無菌法(asepsis)的使用,改善了外科手術的衛生情形,並且也讓術後存活率上升。使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成為癌症主要治療方式。19世紀末期時的威廉·科萊(William Coley)則認為治療的成功率在無菌手術施行之前反而更高(威廉·科萊曾以注射細菌進入腫瘤的方法想要治療癌症,但結果並不明顯),癌症治療變成根據各個外科醫生在去除腫瘤上的不同想法來施行。同一時期,人的身體為不同的組織構成,組織則由細胞組成的觀念興起,體液理論有關體內化學不平衡的說法都被放置一旁。細胞病理學的時代正式來臨。
在19世紀末發現放射性元素的居禮夫婦,也建立了放射線治療方法。這是第一個有效的非手術癌症治療方法。在此以後,外科醫生不再獨立進行治療,轉而與醫院裡的放射專家一起合作進行治療。這樣的多方面合作也使得癌症患者的治療難以如往常在家中診療,而必須在能夠結合各方面專家的醫院裡進行。這也讓許多病患的資料都能紀錄進醫院的檔案中,利用這些檔案資料,也產生了第一份以統計分析癌症病患資料的結果。
癌症患者治療和研究的進展限於醫師間各自的研究與測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許多醫學研究中心發現同一種疾病在不同國家間的發生率差別相當大,也促使各國的公共衛生組織互相通報疾病及流通醫院治療的資料,直到今日仍然是廣為各國採用。日本醫學界觀察到廣島和長崎原子彈受害者的骨髓完全被毀壞。他們認為放射線可能也可用來治療有問題的骨髓,這項發現開啟了使用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的想法。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癌症治療的進步建立在改進並標準化現有的治療方法。進一步則是要利用流行病學的研究與國際合作找出新的療法。癌症研究目的在瞭解癌症的發生與過程的原因,並且希望能藉著對癌症了解程度的增加,找出能夠治療癌症的有效方法。雖然20世紀末的十年裡,科學界對癌症的形成原因和惡性腫瘤細胞的運作情形的研究有極大的進展,但是目前仍然沒有發現有效的新療法。
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從1990 年代後期開始在治療某些類型癌症上得到明顯的效果,在目前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這項治療的原理是使用具有專一性對抗癌細胞的不正常或失調蛋白質的小分子,例如,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劑 imatinib和gefitinib,以及單株抗體。此外也有使用小的胺基酸結構(small peptidic structures)來結合細胞表面上的受器(cell surface receptors)或影響腫瘤周圍的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經由結合同位素與小胺基酸結構,使其專一的結合到癌細胞上,再利用放射線殺死癌細胞。
[编辑] 起因和病理生理學
[编辑] 癌症的起源
細胞分裂或細胞增殖是普遍發生在許多組織的一個生理過程。通常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會達到平衡,而且受到嚴謹地調控以保證器官和組織的完整性。去氧核糖核酸的突變導致這些有序的過程受到改變。不受管制而迅速增殖的細胞通常會轉變成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份,或是侵入別的組織,除非腫瘤的生長壓迫到重要的器官,否則也不會影響生命。惡性腫瘤則會侵略其他器官,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而危害生命。
有些並非發生在人類的癌症的確是經由傳染而引起,例如發生於狗的史狄可氏肉瘤(Sticker's sarcoma)。有病患接受器官移植,由於移植器官中帶有腫瘤,結果得到癌症。這是目前已知較類似經由傳染而得的例子。[14]
[编辑] 分子生物學
癌症生成(carcinogenesis)意味著一連串由去氧核糖核酸受損而引發細胞分裂速率失控,導致癌症發生的過程。癌症是基因引起的疾病,當調控細胞生長的基因發生突變或損壞時,使得細胞失去控制,持續的生長及分裂而產生腫瘤。調控細胞生長主要有兩大類基因,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s)主要是一些參與促進細胞成長、進行有絲分裂(mitosis)的基因。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則是負責抑制細胞生長或是調控細胞分裂進行。一般而言,需要同時有許多的基因突變存在,才會使一個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
原致癌基因透過不同途徑促使細胞成長。有些原致癌基因可調控產生刺激細胞有絲分裂的激素,(又稱作荷爾蒙,是一種在細胞間傳遞控制訊息的「化學信號」),受到激素刺激的細胞或組織的反應則受其細胞內的訊息傳遞路徑決定。有的原致癌基因也負責組成細胞訊息傳遞系統或訊息受器(signal receptors),進而控制訊息傳遞系統對激素的敏感程度。此外分裂原的產生(mitogens)、轉錄與蛋白質合成(protein synthesis)都常見原致癌基因的參與。
原致癌基因的突變可能影響基因表現或是功能,導致下游蛋白質的表現或活性改變。這樣的情形發生時,原致癌基因就轉變成為致癌基因(oncogenes),帶有致癌基因的細胞則有更高的機率發生異常。因為原致癌基因參與調控的細胞的功能十分廣泛,包括細胞生長、修復和維持稳态(homeostasis of the body),所以我們也無法將其從染色體中去除來避免癌症發生。
腫瘤抑制基因產生的蛋白質主要的功能在於抑制細胞成長、調控有絲分裂和細胞複製的過程。通常是當細胞受到環境改變或去氧核糖核酸受損時而表現出來的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當細胞偵測到發生去氧核糖核酸損傷時會活化細胞內的修補訊息傳遞途徑,藉此促使調控細胞分裂的腫瘤抑制基因表現使細胞分裂暫停,以進行修復損壞的去氧核糖核酸,而去氧核糖核酸損傷才不會傳遞到子細胞。最有名的腫瘤抑制基因為p53蛋白質,其本身是一個轉錄因子,可被細胞受到壓力後所產生的訊號所活化。例如,缺氧或是受到紫外線照射。
儘管在將近一半的癌症中,可發現p53功能或是表現量異常,但我們對於p53實際在腫瘤抑制上扮演的角色仍舊不是很清楚。目前較確切的兩個作用分別是在細胞核中作為轉錄因子,以及在細胞質中參與調控細胞週期、分裂和凋亡。
瓦氏作用(Warburg effect)是指為了維持腫瘤快速成長所需的能量,讓細胞偏向進行醣解作用(glycolysis)作為能量來源。從有氧代謝轉換成醣解作用的過程則受到p53調控。SCO2(Synthesis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2)被認為是瓦氏作用的主要因子,其能在粒線體內調控細胞色素c氧化酶複合體(cytochrome c oxidase complex),p53則控制SCO2基因的表現,這條路徑提供p53如何參與瓦氏作用機制的解釋。[15]
然而,突變可能損及活化腫瘤抑制基因的機制或是腫瘤抑制基因本身,使得腫瘤抑制基因「被關掉」,造成修復損傷去氧核糖核酸的機制停止。於是去氧核糖核酸損傷就持續累積,而不可避免地導致癌症發生。
由於原致癌基因轉變為致癌基因的突變,會受到有絲分裂過程中的檢查機制和腫瘤抑制基因抑制。因此一般來說,癌症的發生需要兩個前提,第一是原致癌基因的突變;第二則是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此種過程稱為「努德森雙擊假說」(Knudson two-hit hypothesis)。當一個腫瘤抑制基因發生一個突變之後,由於仍有許多具有相似功能的「後備」基因可做替補,所以並不足以引發癌症。只有在原致癌基因改變成致癌基因或是損壞、不活化的腫瘤抑制基因的數量達到足夠讓促使細胞成長的信號超過正常調控細胞的訊息,細胞才會進入失去控制的快速生長。此外隨著年紀增長,突變的機率增加,細胞失去控制的機會也會增加。
但是由於去氧核糖核酸的損壞可形成反饋現象,努德森所提出的模型也受到質疑。有研究發現在某些腫瘤抑制基因裡,只要有一個等位基因(allele)失去作用就足以導致腫瘤產生。這種現象稱為「單一等位基因不足性」(haploinsufficiency),也經過一定數量的實驗方法證實其存在。單一等位基因的不足性引發腫瘤生成相較於努德森假說需要較長的時間。[16]
通常致癌基因是顯性的,代表獲得功能的突變(gain-of-function mutations),發生突變的腫瘤抑制基因是隱性的,代表失去功能的突變(loss-of-function mutations)。每個細胞中同一個基因都有兩個拷貝分別來自父親和母親。一般說來,只要原致癌基因的兩個拷貝之中的一個發生突變,就足以產生得到功能的突變使其轉變成致癌基因。而要使腫瘤抑制基因發生失去功能的突變,則需要兩個拷貝都被破壞。然而雖然有時腫瘤抑制基因僅有一個拷貝突變,但此突變的拷貝會使正常的拷貝不能作用,使得基因仍然失去作用,這種現象稱作顯性負面效應(dominant negative effect)在許多p53的突變中可觀察到此現象。
致癌基因的得到功能的突變和腫瘤抑制基因的失去功能的突變,常常會使用汽車的油門與煞車來做比喻。當細胞生長是一台車子時,致癌基因就等同於油門,而腫瘤抑制基因就是這輛車的煞車,當煞車並未失效時,即使踩下油門,仍可用煞車使車停下。但如果是煞車失效時,即使輕踩油門,車子仍會前進。大致說來,致癌基因與腫瘤抑制基因的定義通常來自於一個基因對細胞生長的影響。但是在調控細胞生長中有許許多多的因子參與,要精確的定義一個基因究竟是致癌基因或腫瘤抑制基因則需要許多不同面向的實驗結果來加以證實。
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也可遺傳到下一代的基因體中,使後代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有許多的家族因為遺傳到帶有突變的腫瘤抑制基因而對於某些癌症有較高的發生機率。通常是來自父或母其中之ㄧ的基因拷貝帶有瑕疵。由於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通常是隱性的失去功能的突變,含有一份突變拷貝的基因,雖然能藉著另一份正常拷貝來維持基因功能,但是具有瑕疵的基因就變得較正常基因更容易產生問題。例如,帶有突變p53異型合子(heterozygous)的人就經常是李佛美尼症候群(Li-Fraumeni syndrome)的患者,而有Rb突變的異型合子的人則是視網膜母細胞瘤的高風險群。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APC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這是與大腸直腸癌發生有關的腫瘤抑制基因,而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變則和乳癌相關。
癌症的根源,可以歸結於去氧核糖核酸突變的累積。而突變的累積則導致促進細胞生長的蛋白質大量表現,並且破壞腫瘤抑制基因的功能,使得細胞週期控制失常。引起突變的物質被稱為致變原(mutagens),其中可導致癌症的致變原,則稱為致癌物質。不同致癌物質可引發不同的癌症。例如抽菸吸入的化學物質可導致肺癌;長期曝露於紫外線照射可導致黑色素瘤以及其他皮膚腫瘤的產生;吸入石棉纖維可導致間皮瘤等。此外廣義而言,細胞內產生的自由基由於可造成基因突變,也可算是一種致變原。例如慢性發炎產生的嗜中性顆粒白血球(neutrophil granulocytes)就會分泌自由基,造成去氧核糖核酸突變。還有染色體易位(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例如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就是一種染色體之間互相交換的特殊突變。
雖然有許多致變原就是致癌物質,但是有些致癌物質卻不是致變原。例如酒精和雌激素,它們能直接促進細胞加速進行有絲分裂而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加快速度的有絲分裂在進行去氧核糖核酸複製的階段時,負責修理去氧核糖核酸的酵素只能使用較少的時間去修補損壞的去氧核糖核酸,因此也增加去氧核糖核酸複製出錯的可能性。在有絲分裂期間所發生的錯誤,則可能導致接受基因的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而引起癌症。
此外許多癌症起源於病毒感染。特別是在動物中,例如鳥類。由病毒引起的人類癌症大約佔所有人類癌症的15%。與癌症有關的病毒主要有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乙型肝炎病毒、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和人類嗜T細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實驗結果和流行病學數據顯示在所有引起癌症的危險因子中,病毒排名第二,僅次於菸草。[17] 病毒引發腫瘤的方式可以分為急性轉化(acutely-transforming)或慢性轉化(slowly-transforming)兩種。可造成急性轉化的病毒中帶有病毒致癌基因(viral-oncogene,v-onc),是非常活躍的致癌基因。當被感染的細胞表現病毒致癌基因時,就會使細胞轉化。相反的,進行慢性轉化的病毒通常要將其染色體插入宿主的基因中,而這樣的過程也是逆轉錄病毒(retroviruses)的特性。當病毒的基因插入到原致癌基因附近時,藉由病毒基因帶有的啟動子(promoter)或者其他調控轉譯的機制,讓原致癌基因大量表現使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因為病毒基因是以隨機的方式插入到宿主的基因中,如果插入的地方恰好沒有原致癌基因存在,對於細胞的生長就不會有太大影響。相對於急性轉化的病毒本身即攜帶病毒致癌基因,慢性轉化的病毒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引起癌症。
找出癌症最初發生的原因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分子生物學技術幫助之下,找出腫瘤內基因的異常則是可行的。因此根據基因與染色體變化的嚴重程度,對於預測病患預後情形(prognosis)上有迅速的進展。例如有些帶有瑕疵p53基因的腫瘤細胞,在進行化學治療時較不會發生細胞凋亡,可以預知這樣的病患會有較差的預後。基因發生突變後,細胞重新產生正常細胞沒有的端粒酶(telomerase)則能去除細胞分裂次數的障礙,使細胞能無限的生長分裂,有些突變則能使腫瘤細胞進行惡性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或是促進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讓腫瘤細胞能得到更多營養的供應。
惡性腫瘤細胞有以下幾個特性:
- 不受細胞凋亡機制的影響
- 不受限制的生長(不死,immortalitization),由於有大量端粒酶
- 自給自足的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
- 對於限制生長因子不敏感
- 細胞分裂速率加快
- 重新獲得分化能力
- 不受細胞間接觸抑制(contact inhibition)所影響
- 具有侵入周邊組織的能力
- 進行遠端轉移到其他部位
- 能促使血管新生(angiogenesis)
細胞變化成為腫瘤細胞時,並不是一次就具有惡性腫瘤細胞的所有性質,而是藉著一代一代的傳遞獲得及篩選後,變化成為最無法控制的惡性腫瘤細胞。此過程稱為複製細胞的演化(clonal evolution),在最初僅有一些去氧核糖核酸發生改變,通常是產生點突變(point mutation),使得細胞的基因變的不穩定。在一代又一代的細胞分裂之後,這樣的不穩定可能由點突變增加到失去整條染色體或者發生染色體重複。此外去氧核糖核酸甲基化的模式改變也會活化或抑制基因的表現。上皮細胞等常常需要進行細胞分裂的細胞,的確是比不常分裂的細胞,例如神經元,有較高的機率轉變成腫瘤細胞。
[编辑] 遺傳
多數癌症是「自發性的」(sporadic),但是有些癌症還是與遺傳有關,通常遺傳到缺陷的腫瘤抑制基因時會有較顯著的影響和症狀。舉例而言:
- 遺傳性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使得乳癌和卵巢癌風險升高
- 多發性內分泌系統細胞增生(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1型、2a型、2b型)
- 因p53突變而引起的李佛美尼症候群,會產生多種腫瘤,包含骨肉瘤、乳癌、軟組織肉瘤(soft-tissue sarcoma)、腦瘤(brain tumors)。
- 透克氏症(Turcot syndrome)、嘉得氏症(Gardner Syndrome),發生腦瘤、結腸息肉。
-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是指經遺傳得到缺陷的APC基因,而在年輕時大腸和結腸常有許多息肉產生,使得到結腸癌機會增大。
- 發生在幼童身上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也是屬於遺傳性癌症的一種。
[编辑] 形態學
癌組織在顯微鏡下具有鮮明的外觀,主要是有大量分裂中的細胞、變大的細胞核、細胞大小與形狀改變、失去細胞特化的特徵、失去正常組織結構和細胞間的邊界變的不明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和其他分子生物學標記方法可根據腫瘤細胞的特徵提早發現腫瘤,而有助於診斷和預後。
活體組織取樣和顯微切片檢查可以區分在組織內快速增長卻又未超出組織限制的細胞是屬於惡性腫瘤或僅是正常的細胞增生(hyperplasia)。細胞增生是可逆的過程,當正常組織受到刺激時就會發生增生的反應,例如結痂。
異常增生(dysplasia)是一種過度的細胞增加,特徵是正常組織細胞結構和安排會被破壞。通常可恢復正常,但偶爾也會逐漸轉變成為惡性腫瘤。
最嚴重的異常增生稱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在拉丁文中,所謂「原位」(in situ)指「在此處」,因此原位癌指細胞在原本的位置不受控制的生長,不過沒有侵入周邊組織的傾向。儘管如此, 原位癌仍有可能發展成為具侵略性的惡性腫瘤,如果情況允許的話,通常會經由手術來切除。
[编辑] 扩散
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虽然能够暂时通过搭建血管(angiogenesis)解决自身给养问题,但是快速的增长一样会将之推向资源和空间匮乏的边缘。这时肿瘤就会扩散。而这种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侵略性不断增加的过程则被称为演进(progression)。具体的行为则是生长的加快,并且开始入侵周遭的正常组织(癌症浸润),并且通过血道转移到远端(癌症转移)。
[编辑] 生活方式的影響
最近幾十年的研究中,最為確定的發現就是抽煙和癌症間密切的相關性,許多流行病學研究也已經證實這樣的關係。根據美國的數據顯示,隨著吸煙人數增加,肺癌的死亡率急劇升高。隨著近年來廣為宣導抽菸對身體的傷害之後,抽菸人口的減少,也反映在肺癌死亡率降低上。生活方式對於癌症發生確實是有影響,例如香菸、飲食、運動、酒精、曬太陽以及性病等。大部分癌症都與已知的生活和環境因子有關。[18] 同時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癌症發生也和體內褪黑激素(melatonin)的量相關,當需要長時間待在明亮的環境下,例如晚班的工人。或是睡眠時間較短的人,褪黑激素表現量也會偏低,而癌症的發病率較高。
相較於遺傳性的基因缺陷,生活方式對於癌症的發生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現今所謂的危險因子,雖然都是經過流行病學的嚴謹分析而得出的結論,但是科學的結論必須要在嚴格的條件控制之下才會成立。雖然抽菸的確會提高罹患肺癌的機率,但直到目前為止,醫學上仍舊無法精確的定義出抽菸的量,或是幾歲開始抽,一定會引起肺癌。每個人在基因上的不同,使得每個人對不同物質的反應都不相同。所以並沒有所謂絕對健康的生活方式,坊間許多生機飲食和眾多號稱防癌的健康食品,所能得到的效果並不大。不需要杞人憂天的飲食及生活,即使是癌症病患,只要保持正常生活,適當補充養分即可。但是有些高危險因子是所有人都應該要小心避免的,例如抽菸、喝酒和嚼檳榔等。
[编辑] 流行病學
癌症的流行病學是利用研究癌症發生機率來推測癌症的可能成因以及相關的性質。最早可追溯到西元1775年,英國外科醫師波希瓦·帕特(Percivall Pott)發現陰囊癌症在煙囪清潔工人身上發生率很高,而想要藉研究煙囪清潔工人和一般人之間的差異點找出發生陰囊癌症的成因。但是往往因為個別醫師的見解不同,對於疾病發生的原因常有不同的看法,不過當醫師們開始合作並分享診療經驗時,確切的病因就很容易經由彼此間交流的資訊而被找到。
在1926年由英國健康部的珍奈·連-克萊邦(Janet Lane-Claypon)所發表關於乳癌的研究報告奠定下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的基礎,在這份報告中比較了500例乳癌患者和500名有相同背景和生活方式的正常人之間的差異處。這樣開創性的研究方式由理查·道爾(Richard Doll)和奧斯汀·布萊德福·希爾(Austin Bradford Hill)繼續下去,並在西元1956年時發表了「肺癌與其他死亡原因和抽煙的關係。對於英國醫師死亡率的第二份報告。」,這篇相當重要的研究文獻也被稱為對英國醫師的研究(British doctors study)。1968年,理查·道爾離開倫敦醫學研究中心(London Medical Research Center,到牛津大學創立研究癌症流行病學的實驗室,藉由電腦的幫助,理查·道爾的實驗室是第一個將大量癌症資料建檔並分析的地方。現代流行病學方法則與對疾病的了解以及公共衛生政策密切相關。近50年來,美國政府已花費許多力氣在搜集資料上,包括全美的醫療執業、醫院、省、州、甚至其他國家,藉此希望能找出環境、文化和種族間不同的因素與癌症發病率相互間的關聯與影響。
目前癌症流行病學面臨最大的問題在於對「癌症的發生」(cancer incidence)觀念的轉變。譬如病患在50歲時經乳房X光攝影(mammogram)發現一個生長速度非常緩慢的乳癌腫瘤,可能在病患七十歲時只是發展成較為明顯的良性腫瘤。所以癌症病程的變化速度,仍舊要取決於病患本身。而診察技術的進步,的確對流行病學的資料分析與解讀有很大的影響。
在一些西方國家,例如美國[19](见下表1)、英國[20]等,目前所有死亡人數的25%是因癌症死亡。而每年約有0.5%人口診斷出癌症。[19],癌症已經超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癌症發病率卻反而較低 (根據目前可得知的數據),可能因為傳染病、缺乏醫療資源等造成的高死亡率導致。隨著瘧疾和 肺結核的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的癌症發生率則可望上升。這個現象在流行病學中稱作疾病轉型(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表1:以下數據是根據美國成人的資料統計所得,在其他地區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男性 | 女性 | |||
---|---|---|---|---|
發生比例 | 死亡比例[19] | 發生比例 | 死亡比例[19] | |
攝護腺癌 (33%) | 肺癌 (31%) | 乳癌 (32%) | 肺癌 (27%) | |
肺癌 (13%) | 攝護腺癌 (10%) | 肺癌 (12%) | 乳癌 (15%) | |
大腸直腸癌 (10%) | 大腸直腸癌 (10%) | 大腸直腸癌 (11%) | 大腸直腸癌 (10%) | |
膀胱癌 (7%) | 胰臟癌 (5%) | 子宮內膜癌 (6%) | 卵巢癌 (6%) | |
皮膚癌 (5%) | 白血病 (4%) | 非何杰金淋巴瘤 (4%) | 胰臟癌 (6%) |
癌症流行病學的研究反映在各個國家中致癌的危險因子並不相同。在西方國家,肝上皮細胞惡性腫瘤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iver cancer,肝癌)是很罕見的,而在中國與其周邊國家則是主要常見的癌症之一。可能是因為B型肝炎的流行或黃麴毒素 (aflatoxin)的常見所引起。同樣的因為吸煙在第三世界國家日趨普遍,使得肺癌的發生率在這些國家中也有逐漸升高的趨勢。
癌症也會發生在幼兒和青少年,但較為罕見。有些研究認為小兒癌症,特別是白血病,一直在增加中。[21][22]
兒童癌症發生的高峰期是出生後一年間,白血病(通常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是最常見發生在嬰兒上的惡性腫瘤(30%),接著就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癌症(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和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其餘還包括威耳姆氏腫瘤(Wilms' tumor)、淋巴瘤(lymphomas)、兒童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源自肌肉)、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骨肉瘤(osteosarcoma)與尤因氏肉瘤(Ewing's sarcoma)。[19]
女性和男性嬰兒的癌症發生率基本上一致。但在多數癌症中,白人嬰兒比黑人嬰兒有較高的癌症發生率。得到神經母細胞瘤、威耳姆氏腫瘤或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嬰兒通常可以存活,白血病則較少(80%),而發生其他類型癌症的嬰兒存活率則更低。
[编辑] 預防,诊断,治疗和其他支持
[编辑] 预防
癌症預防的目標就是減低癌症的發生。包含減少接觸致癌物的機會,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或是醫療技術的進步(早期診治,超音波,MRT或CT掃描等檢驗)。
許多預防癌症的想法是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而來,分析病患的資料可發現生活方式或是接觸一些環境危險因子的確與特定癌症的發生機率相關。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所提出的建議改善,確實可以讓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因為接觸危險因子而增加癌症風險的例子包括飲酒(增加罹患口腔、食道、乳房等癌症的機率),吸煙——但大約20%得到肺癌的女性從未吸煙,相對僅有10%男性肺癌病患是非吸煙者,目前推測這樣的差異是來自廚房油煙或是吸入家中其他抽菸男性的二手煙。[23],缺乏運動(與結腸癌、乳癌或其他癌症有關),肥胖(與結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其他可能的癌症)。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推測,避免過量飲酒,經常運動,保持適當體重的確有助於減少某些癌症的風險。不過這些因子的影響遠小於抽菸所產生的致癌風險。其他已知會影響癌症風險的因素(無論好或壞)還有性病、服用荷爾蒙、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紫外線、化學物和某些傳染疾病等。
[编辑] 飲食與癌症
飲食習慣與癌症的相關性很早就被研究。而各國間特別的飲食習慣差異,使得不同癌症間的發生率差別很大。例如常吃生食及醃漬食物的日本常見胃癌的發生。飲食習慣主要是煎烤肉類,多油高糖的美式飲食,有可能是美國常見結腸癌的原因。同時也有研究顯示,外國移民的確會受到所移民地區的飲食影響,而有產生當地常見癌症的傾向。這樣的結果暗示,不同地區的人民發生不同癌症的原因或許並非建立在遺傳基礎上而是和飲食習慣較為有關。
儘管現在經常報導某些物質(包括食品)對於癌症有利或不利的影響,而實際能確定與癌症相關的並不多。這些報導通常根據在人工培養細胞或動物上的研究報告。但是以公共衛生的立場,我們建議應該對於這些報導保持保留態度,直到這些物質的影響在人體實驗中能夠證實。
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的使用提供一個隨機臨床實驗的必須性和重要性的例子。流行病學家觀察到當血清中含有較高的β胡蘿蔔素時(為維生素A的前体),具有保護作用並可降低癌症的風險,尤其在降低肺癌的機率上最為明顯。這樣的假設衍生出一系列在芬蘭和美國進行的大型隨機臨床實驗(CARET study)。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這項研究提供β-胡蘿蔔素或安慰劑給約80,000名吸煙者與曾吸煙者。出乎意料之外,這些測試發現補充β胡蘿蔔素並未降低肺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反而發現受試者的肺癌發生率反而因為外加的β胡蘿蔔素而有微幅的提高,使得這項研究很快就被停止。[24]
不過,隨機臨床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簡稱RCTs)也有許多的實際施行的困難,特別是在微量營養素的試驗上。微量營養素缺乏被認為與癌症有關,但是進行隨機臨床實驗需要眾多人數參與,需時多年才能完成,因此花費也極為昂貴和複雜,所以很少實施。而通常只能以單劑量來做實驗,缺乏其他濃度比較,使得難以評估實際臨床所需的量也是一大問題。另一方面,也許可能更為有效的研究,就是針對癌症的主要發生原因作測試,如去氧核糖核酸損傷等。以去氧核糖核酸損傷程度的情形作為實驗的標準,可以只需在少數人身上進行試驗,因此可測試各種劑量的微量維生素的攝取量所發生的影響(而要獲得更準確的結果,應該要測試微量維生素在血中的濃度)。
[编辑] 其他具有預防癌症效果的化學物質
Tamoxifen,這是一種合成的非類固醇類的抗雌激素。由於某些乳癌細胞會受到雌激素的刺激而加速生長,Tamoxifen可以選擇性地調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而抑制雌激素對這些細胞的作用,是目前治療乳癌時最常使用的藥物。西元1977年,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核准其在臨床上使用,至今用在乳癌治療上已有20多年歷史。最初是治療乳癌末期的患者,近年來也用於治療初期乳癌及預防乳癌高危險群的發病機率。已經證明若是持續每天服用,約5年之後,能夠減少乳癌高危險群婦女約50%發病機率。cis-retinoic acid也可以減少初期頭頸癌(primary head and neck cancer)患者發生惡性轉移的機會。Finasteride,是5-α還原酶的抑制劑(5-alpha-reductase inhibitor),能夠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其他有預防作用的化學物還包括COX-2抑制劑,可抑制身體合成發炎前列腺素(proinflammatory prostaglandins)的環氧合酶(cyclooxygenase enzyme)。
[编辑] 基因檢測
對於癌症高風險群,例如有家族病史,或是環境汙染 (例如輻射屋居民)的人進行基因檢測,可做較深入仔細的檢查分析,服用預防藥物。確定有癌症相關基因突變的人,可藉由預防性的手術,降低癌症機會。
[编辑] 診斷
大多數癌症最初都是因為出現症狀,或透過檢查而被發現。但確定的診斷必需要經過病理醫師經切片檢驗確認。
[编辑] 症狀
大致上癌症的症狀可分為三類:
- 局部症狀: 異常腫塊或腫脹(腫瘤),出血(hemorrhage),疼痛和潰瘍。因為腫瘤壓迫周遭組織所引起的症狀,如黃疸(jaundice)。
- 惡性轉移的症狀: 淋巴結腫大、咳嗽、咳血(hemoptysis)、肝腫大(hepatomegaly)、骨頭疼痛、骨骼因腫瘤轉移影響發生骨折以及神經系統的症狀。雖然癌症末期會出現疼痛的現象,但疼痛往往並不是惡性轉移發生的症狀。
- 全身性的症狀: 體重減輕、食欲不振、惡病體質(cachexia)、大量出汗(夜間盜汗)、貧血和伴隨腫瘤新生引起的體內系統失調(paraneoplastic phenomena),如血栓或荷爾蒙的變化。
上述中各種症狀都有可能由其他的疾病引起,癌症不一定是產生這些症狀的主因,確切原因仍需要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診察。
[编辑] 活組織檢查
病患可能經由許多症狀或檢驗結果被懷疑罹患癌症,但診斷惡性腫瘤最確定的方式就是經由病理醫師對活體組織切片或經手術取得的組織做病理檢查來證實癌細胞的存在。許多活體組織切片,例如皮膚、乳房或肝臟等,在醫師的診療室內即可取得。但是其他器官的切片,則需要在麻醉情形下在手術室進行。
根據組織診斷可判定腫瘤的生長程度,其病程的分級和其他腫瘤特徵。這樣的資訊對於判斷病患的預後情形和選擇最佳治療方式上非常有用。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和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對於提供有關癌細胞未來可能的發展情況以及選擇治療方式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编辑] 病程分期
目前最為廣泛採用的分期方式是經由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所訂定的[25],癌症分期主要依據幾個主要原則:
- 腫瘤產生的部位
- 腫瘤的大小以及數目
- 淋巴結是否被侵入以及週邊淋巴結被侵入的情形
- 遠端轉移的發生與否
綜合以上的原則建立起來的腫瘤分期系統又稱為TNM分期系統,這樣的分期又可因檢驗的方式不同細分為臨床分期法 (clinical staging,cTNM)、外科分期法 (surgical staging,sTNM)與病理分期法 (pathological staging,pTNM)。一般所採用的都是TNM分期,如果病患進行手術,手術的檢查得到的分期結果就是外科分期法,若是手術切下的標本經病理醫師判定,其結果則為病理分期法。這些分期方式的定義均由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和國際對抗癌症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共同維持並更新。
TNM分期系統中
T分期代表腫瘤的發展程度可分為:
- TX 無法找到原發性腫瘤或定義分期
- T0 沒有原發性腫瘤的存在
- Tis 原位癌
- T1-T4 根據腫瘤大小及生長擴散情形
N分期表示淋巴結受到的影響情況又分成:
- NX 無法確定淋巴結影響分期
- N0 無局部淋巴結轉移的癌細胞
- N1-N3 淋巴結轉移的情形
M分期則是遠端轉移的情形分成:
- MX 無法確定遠端轉移的分期
- M0 沒有遠端轉移發生
- M1 已產生遠端轉移
而根據癌症發展的程度,又可分為零、一、二、三、四期等,及早期與晚期,通常零到一期算是早期,但在不同癌症中每期的定義和治療方法都有所不同,確實的分期仍應參考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的定義。
以肺癌為例[26]:
IA | T1 | N0 | M0 |
IB | T2 | N0 | M0 |
IIA | T1 | N1 | M0 |
IIB | T2 | N1 | M0 |
T3 | N0 | M0 | |
IIIA | T3 | N1 | M0 |
T1-3 | N2 | M0 | |
IIIB | T4 | N0-2 | M0 |
任何T | N3 | M0 | |
IV | 任何T | 任何N | M1 |
[编辑] 篩檢
癌症篩檢(cancer screening),是希望在一般大眾身上提早找出潛在未發現與早期無症狀的癌症。所進行的測試必須適合廣大民眾能夠負擔,並且安全,無侵入性而且不易有假陽性(false positive)的結果產生。一但發現癌症的跡象,更精確的後續檢驗,或使用侵入性手術取得組織切片以確定篩檢結果則是必要的。
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提早治療癌症能有較好的恢復情形和延長生命。許多不同的篩檢方式已經在實際進行。例如,乳房自我檢查等。由於乳房攝影檢查比乳房自我檢查能更早發現腫瘤存在,所以許多國家目前盡量讓所有中年婦女都能夠接受定期的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直腸癌可透過糞便潛血測試(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和大腸鏡(colonoscopy)提早發現。藉由切除潛在惡性息肉(pre-malignant polyps)的治療,可減少發病率及死亡率。同樣地,子宮頸抹片檢查也能使檢驗者能早期察覺癌前病變區域並加以手術切除,這些篩檢也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幅的減少。此外,已有建議男性應在15歲時開始定期自我檢查睪丸(testicular self-examination)以提早發現睾丸癌(testicular cancer)。五十歲以上的男性通常建議應該定期進行直腸攝護腺觸診(digital rectal exam)和攝護腺抗原血液檢驗(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可有效偵測前列腺癌的產生。
癌症篩檢的爭議在於檢驗是否的確能夠延長生命,由於癌症的治療方法多半具有侵入性及對身體造成很大負擔,因為早期發現而進行治療反而不一定比完全不治療好。例如,在進行前列腺癌篩檢時,攝護腺抗原血液檢驗可偵測到極微小的腫瘤,但是或許終其一生,這樣的腫瘤並不會成為危及生命的問題。只是一旦經篩檢發現,一般都會進行進一步的檢驗及診療。因此就有可能發生過度診斷(overdiagnosis)的問題,而將病患放入不必要的併發症的風險中,如手術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與感染。用於確定診斷前列腺癌所做的前列腺組織切片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包括出血和感染。前列腺癌的治療則可能導致尿失禁(incontinence)、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同樣地,對於乳癌的篩檢上,近來也有批評認為在一些國家所進行的乳房篩檢計畫所引起問題遠超過所解決的。因為在一般婦女身上做篩檢,產生許多因為陽性或假陽性結果而需要做更精確檢驗的婦女,造成醫療資源的大量浪費,也帶給假陽性者的沉重心理負擔。而這樣大規模的檢驗,最後往往只是找出幾個早期乳癌患者,所耗費的社會成本是值得討論的。
用醫學影像技術(medical imaging)檢測癌症,也遭遇類似問題。這些醫學影像檢測技術都是成本相當高且耗費時間。由於偵測的靈敏度極高,常發現細胞病變(incidentaloma),這樣的腫瘤也可以被認為惡性,而進行具有潛在危險性的治療方法。
相反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在所有種類的癌症篩檢中則具有最好的成本效益。以公共衛生考量來看,子宮頸癌的病程發展通常十分緩慢,長達數年,又具有明顯的危險因子(性接觸),因此有相當高的機會可在癌症仍是早期時篩檢出來,最重要的是,抹片的成本很低,能夠大量推行。基於這些原因,一項癌症篩檢是否應該進行,民眾的健康改善程度和篩檢的成本與治療的風險都必須列入考慮。
犬類癌症的檢測(canine cancer detection)仍處於初期階段的研究,但也有所進展。
[编辑] 治療
癌症可以經手術切除、化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單株抗體治療或其他方法治療。治療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腫瘤的位置、惡性程度、發展程度以及病人身體狀態。一些實驗性治療癌症的方法也在發展當中。目前對於癌症治療方法的尋找,均是基於徹底清除癌細胞而不損害到其他的細胞的想法。而手術切除的方式,常因為癌細胞入侵蔓延到鄰近組織或遠端轉移而效果有限。化療則受限於對於體內其他正常組織的毒性。輻射也同樣會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
因為「癌症」這個疾病包含許多不同種細胞產生的腫瘤,因此不會像治療一般疾病時會有單一的治療處方,也就是說單一的「癌症治療法」是不存在的。
[编辑] 手術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但並非總是如此簡單,外科手術通常無法切除已經轉移到其他部位的癌細胞。使用外科手術治療癌症的例子包括以乳房切除術(mastectomy)治療乳癌或是進行前列腺切除術(prostatectomy)治療前列腺癌。手術的目的在於移除腫瘤細胞或是整個器官,雖然將主要的腫瘤經外科手術切除,但仍有些潛伏在腫瘤所生長的器官週遭的單一腫瘤細胞是無法被察覺的。隨著時間過去,又會重新生長成一個新的腫瘤,稱為癌症復發。為此,手術切除下的腫瘤需要經病理學家的檢視,以確定切下的腫瘤週遭都是正常組織,減少腫瘤切除不完全的機會。
除了切除原發性腫瘤(primary tumor)之外,癌症的病程分期(staging)也需要手術的協助。例如,確定腫瘤惡化的程度與是否發生淋巴結轉移。病程分期主要可用來推測預後和是否需要實行輔助治療(adjuvant therapy)。有時手術也被用來控制症狀以減輕病人痛苦,如脊髓壓迫或腸阻塞,稱為紓緩治療(palliative treatment)。
[编辑] 化學療法
化學療法(chemotherapy,簡稱化療)是用可以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治療癌症。由於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快速的細胞分裂及生長,所以抗癌藥物的作用原理通常是藉由干擾細胞分裂的機制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譬如抑制去氧核糖核酸複製或是阻止染色體分離。多數的化療藥物都沒有專一性,所以會同時殺死進行細胞分裂的正常組織細胞,因而傷害常需要進行分裂以維持正常功能的健康組織,例如腸黏膜細胞。不過這些組織通常在化療後也能自行修復。
因為有些藥品合併使用可獲得更好的效果,化學療法常常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藥物,稱做「綜合化學療法」(combination chemotherapy),大多數病患的化療都是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
治療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則需要使用高劑量的化療或全身放射治療(Total Body Irradiation)。這樣的治療方式是先將患者原有的骨髓細胞完全破壞,避免進行骨髓細胞移植時發生排斥作用。進行骨髓移植之後,依靠患者本身的復原能力,重新進行造血功能。移植的來源除了接受親屬或配對符合的捐贈者之外,也可將病患本身的骨髓細胞以及周邊造血幹細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先取出存放待日後移植所需,稱為自體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编辑]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單株抗體療法,其主要原理是使用高專一性的單株抗體直接結合到腫瘤細胞特有的蛋白質或是細胞激素(cytokines),影響腫瘤細胞的生長、引起免疫系統反應或是其他功能。已經發展的藥物有針對乳癌的Herceptin®(trastuzumab)和針對白血病的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在臨床使用。
另一方面,現在有些方法則是想利用身體本身的免疫系統產生非專一性的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細胞,例如卡介苗膀胱內灌注免疫療法(intravesical BCG immunotherapy),將卡介苗(BCG)灌注進入膀胱內,以引發免疫反應對抗表淺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此外使用干擾素(interferon)和介白質素(interleukin),均可引起免疫反應。而使用疫苗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來對抗腫瘤的研究也正在進行當中,尤其是針對惡性黑色素瘤與腎細胞腫瘤(renal cell carcinoma)。
[编辑]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也稱放療、輻射療法)是使用輻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放射治療可經由體外放射治療(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或體內近接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由於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都較正常細胞快,藉由輻射線破壞細胞的遺傳物質,可阻止細胞生長或分裂,進而控制癌細胞的生長。不過放射治療的效果僅能侷限在接受照射的區域內。放射治療的目標則是要盡可能的破壞所有癌細胞,同時盡量減少對鄰近健康組織影響。雖然輻射線照射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會造成損傷,但大多數正常細胞可從放射治療的傷害中恢復。因此通常在臨床上,醫師與放射專家會小心計算需要的放射線劑量,同時放射治療也會分成許多次進行,讓健康的組織在每次輻射線照射的間隔中能有機會恢復。
放射治療可用來治療發生在各個部位的固態瘤(solid tumor),包括腦、乳房、子宮頸、咽喉、肺、胰、前列腺、皮膚、胃、子宮或軟組織的肉瘤,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時也會使用輻射。放射治療所使用的輻射劑量取決於多項因素,例如癌症種類以及是否有可能破壞週遭組織和器官。如同其他的治療方式,放射治療仍然有其副作用存在。
[编辑] 荷爾蒙抑制
某些癌症的成長會受某些荷爾蒙的增加或減少而抑制。對荷爾蒙敏感的腫瘤常見的例子有乳癌和前列腺癌,減低或增加體內雌激素或雄激素往往可用來做為補充治療的一種。
[编辑] 症狀控制
雖然癌症症狀的治療並不被視為是癌症的治療方法,但對於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有重要的幫助,也能用來評估病患是否能進一步接受其他治療。儘管所有醫師都能夠使用藥物來減輕或抑制疼痛、噁心、嘔吐、腹瀉、出血及其他癌症患者常見的症狀,舒緩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有這一方面的需求的病患仍然是相當重要的。
止痛藥,如嗎啡、羥可酮(oxycodone),止吐劑(antiemetics)及其他藥物用來抑制噁心和嘔吐,都是常用來減輕癌症患者症狀的藥物。
由癌症引起的慢性疼痛幾乎都與癌症本身或治療過程(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所持續造成的組織損傷有關。癌症患者的疼痛並沒有明顯的產生原因。許多發生嚴重疼痛症狀的癌症患者常常已經接近生命的終點,這時進行舒緩療法(palliativ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雖然社會上普遍對使用鴉片類麻醉劑的觀感不佳,但在癌末病患的治療上,主要的考量是盡量使患者感到舒適,無論使用鴉片類麻醉劑、手術或物理療法,甚至不應考慮醫療資源的支出,而要盡力使病患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编辑] 實驗療法
臨床實驗,是在癌症病患身上進行新的治療方法的實驗,希望找出更好的方法治療癌症,協助癌症患者恢復健康。臨床實驗測試範圍包含新的治療藥物,新的手術方法或放射治療方式,重新組合不同的療法,或發展全新的療法,如基因療法。
臨床實驗是抗癌研究長期研發實驗的最後一個階段。找尋新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在實驗室裡開始進行,研究員不斷測試和實驗新的對抗癌症的想法。如果找出有潛力的治療方式,首先要先進行動物實驗,觀察此新療法實際施行在生物體上是否確實有效,或是帶有未知副作用等問題。在實驗室與動物實驗都很有效並不能代表同樣的方法在人體身上能夠成功,因此要等臨床實驗結束,才能確定新的治療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參加臨床實驗的病患有機會得到其所參與實驗的新療法的幫助,但是新的治療方式並不保證會有良好的結果,新療法也可能有未知的風險,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死亡。但如果新療法成功的話,接受實驗的病人可能會最先受益。臨床實驗在美國有相當嚴格的進行規範,無論是在人選的選擇以及藥物劑量都有標準操作原則。以避免研究者為了加速研發新藥物,不顧病患的權益,貿然在人體上進行高風險的新療法測試。實際上有許多例子也顯示,即使是通過嚴格標準篩選出可進入臨床實驗階段的抗癌藥物,在臨床上的結果並未如預期的有效。這樣的結果也反映癌症的多原性以及人體系統的複雜度,我們在抗癌藥物的研發上仍有漫長的路途要走。
[编辑] 癌症疫苗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工作投入開發癌症的疫苗,希望藉此避免傳染性致癌物的影響(例如病毒)或是讓身體能對癌症的特有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在2005年的十月,科學家研發出對抗人類乳突狀病毒16和18型(HPV type 16、18)的疫苗,可以保護身體不受這兩類的病毒感染,因此也可用來預防大多數是由此兩類病毒引起的子宮頸癌。[27]
[编辑] 二氯乙酸鹽
近期的實驗發現用來治療乳酸性酸中毒的二氯乙酸鹽(Dichloroacetate,簡稱DCA)能夠調節並恢復受損粒線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功能,這樣的功能也被證明能對癌細胞發生影響。因為通常癌細胞不會進行細胞凋亡,但是二氯乙酸鹽可藉由調節粒線體功能讓癌細胞恢復細胞凋亡的能力,藉以治療癌症。
在細胞層面的研究已證實,二氯乙酸鹽能殺死在實驗室中培養的乳癌、腦癌和肺癌細胞,而不會對一般正常細胞造成損害。此外在動物實驗中,餵食老鼠含有二氯乙酸鹽的水,幾個星期之後可發現腫瘤急劇減少。
雖然二氯乙酸鹽有朝一日似乎有潛力能夠作為一種抗癌藥物,但做為治癌藥物的臨床實驗尚未實際進行。由於二氯乙酸鹽缺乏專利上的誘因,許多製藥公司都沒有投資研究此藥物的意圖。
[编辑] 輔助及另類療法
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的治療方式包含許多種類的系統或療法,此類治療以現代醫學標準的觀點來看,通常不被認為是有效及安全的。但是醫師仍然可以利用這樣的治療方法來「補充」標準治療所不能提供的,例如身體的舒適或是心靈上的平靜,重燃起患者對治療癌症的希望。
雖然還沒有得到科學證明,也常常引起質疑,許多癌症的另類療法並未停止。另類療法背後的巨大風險、花費、潛在的副作用和幾乎毫無治療效果等問題,仍未能阻止此類療法的使用。提倡另類療法的人也往往無法或不願接受科學方法的檢驗其有效性。這樣的治療方式包括禱告和心理上的調適如「冥想」與「打坐」來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和改善心情。特殊飲食,例如「以葡萄為主的飲食」(grape diet)、「以甘藍菜為主的飲食」(cabbage diet)。補充營養素,例如服用大量維他命(megavitamin therapy),電療,服食特殊的化合物如苦杏仁素(laetrile),維他命B17)。另類的醫療藥物使用方法,如服用胰島素、灌腸以及使用中草藥或草藥的合成物等。有些互補和另類醫學的治療方式不但無效而且還會危害病患,醫療專業人員多半不建議將其作為癌症的唯一治療方式。
[编辑] 社区支持
許多地方組織提供癌症患者服務和支援,包含輔導諮詢、醫療建議、經濟幫助、協助接受治療和提供癌症的相關資料。區域醫療機構或是醫院通常也提供相似的資源和服務。雖然有些人對於尋求諮詢感到卻步,研究顯示傾訴確實能減輕病患的壓力,有助於心理健康。同時諮詢也能夠提供病患情緒的輔導,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病情。談話的範圍並不僅侷限於專業人員,還包括個別輔導、團體、家庭、自我對話或病患間的互相談話。
癌症常給人一種致命疾病的印象,雖然在某方面來說的確如此,但這樣的觀念隨著醫學研究的進步正逐漸的被改變。有些癌症的預後情形相較於一些嚴重疾病,如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等反而更好。
癌症病人會隨著腫瘤生長而逐漸失能,對生活品質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而許多癌症治療方法 (如化療)也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癌症晚期,不少病人需要密切的照顧,安寧療法或聘請專業人員照顧能減輕家人及朋友的負擔。
許多政府及民間慈善機構也投入協助癌症患者的工作中,由於通常有較多的資源可供使用,這些組織無論是在癌症預防、癌症治療和癌症研究上通常能提供較深入和範圍較大的協助。這些機構有:
- 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 蘭斯·阿姆斯壯基金會 (Lance Armstrong Foundation)
- Asbestos & Cancer problems
- 卑詩省癌症中心 (BC Cancer Agency)
- 麥克米蘭癌症關懷團體 (Macmillan Cancer Relief)
- 泰瑞·福斯基金會 (Terry Fox Foundation)
-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 (Cancer Research UK)
- 加拿大癌症協會 (Canadian Cancer Society)
- 國際癌症研究署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 澳大利亞癌症協會 (The Cancer Council Australia)
- 國家癌症研究學院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US)
[编辑] 參考資料
- ↑ H.Lodish, A.Berk (2001): Molekulare Zellbiologie, 4. Auflage, Spektrum akademischer Verlag GmbH Heidelberg, Berlin, Seite 1140
- ↑ H.Lodish, A.Berk (2003): Molekular Cell Biology, 5.Editon, W. H. Freeman, Page 935
- ↑ Ralph W. Moss, Ph.D Galen on Cancer - How Ancient Physicians Viewed Malignant Disease 1989 Speech
- ↑ “癌”字探源
- ↑ 張綱著,《中醫百病名源考》,1997 ,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 7117027320/R2733
- ↑ 顧伯康主編,《中醫外科學》,1995,人民衛生出版社,ISBN 7117005327/R533
- ↑ 史有为,1998,《“癌”疑》,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第17期。
- ↑ 《說文、山部》:「巖,岸也」段玉裁據《太平御覽》改「巖,崖也」
- ↑ 李荣,1990,《普通话与方言》,北京:《中国语文》,1990年第5期
- ↑ solid tumor meb.uni-bonn.de - 於20072 marchzh-tw:造;zh-cn:采訪。
- ↑ paraneoplasia medical-dictionary.thefreedictionary.com - 於20072 marchzh-tw:造;zh-cn:采訪。
- ^ 12.0 12.1 12.2 周桥(2003):肿瘤,出自李玉林主编的《病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94页
- ↑ Marilyn Yalom "A history of the breast" 1997 Publisher: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ISBN 0-679-43459-3
- ↑ Study Finds That a Type of Cancer in Dogs Is Contagious - 於2007-01-19zh-tw:造;zh-cn:采訪。
- ↑ Matoba S, Kang J, Patino W, Wragg A, Boehm M, Gavrilova O, Hurley P, Bunz F, Hwang P (2006). "p53 regulates mitochondrial respiration." Science 312 (5780): 1650-3. PMID 16728594
- ↑ Fodde R, Smits R (2002). "Cancer biology. A matter of dosage." Science 298 (5594): 761-3. PMID 12399571
- ↑ Hausen H (1991). "Viruses in human cancers." Science 254 (5035).
- ↑ Update: Is There a Cancer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Council on Science and Health, 1995.
- ^ 19.0 19.1 19.2 19.3 19.4 Jemal A, Murray T, Ward E, Samuels A, Tiwari RC, Ghafoor A, Feuer EJ, Thun MJ (2005). "Cancer statistics, 2005" CA Cancer J Clin 55 (1): 10-30. PMID 15661684
- ↑ Cancer: Number one killer (9 November 2000). BBC News online. Retrieved 2005-01-29.
- ↑ Dalmasso P, Pastore G, Zuccolo L, Maule MM, Pearce N, Merletti F, Magnani C (2005). "Tempor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leukemia, lymphomas and solid tumors in north-west Italy,. A report of the Childhood Cancer Registry of Piedmont" Haematologica 90 (9): 1197-204.
- ↑ Agha M, Dimonte B, Greenberg M, Greenberg C, Barr R, McLaughlin JR (2005). "Incidence trends and projections for childhood cancer in Ontario" Int J Cancer.
- ↑ Women Lung Cancer in American Women: Facts. - 於2007-01-19zh-tw:造;zh-cn:采訪。
-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Beta Carotene Chemoprevention Trials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6th Edition
- ↑ 國衛院肺癌診治共識第七章表一
- ↑ Harper DM, Franco EL, Wheeler C, Ferris DG, Jenkins D, Schuind A, Zahaf T, Innis B, Naud P, De Carvalho NS, Roteli-Martins CM, Teixeira J, Blatter MM, Korn AP, Quint W, Dubin G (2004). "Efficacy of a bivalent L1 virus-like particle vaccine in prevention of infectio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16 and 18 in young wome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364 (9447): 1757-65.
[编辑] 其它資源連結
[编辑] 研究和專業資源
- 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Homepage)
- 由美國癌症協會提供的有關臨床試驗的資料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resources on clinical trials) 對於臨床試驗應該抱持的期待以及如何找到進行中的試驗。
- 美國 癌症協會所提供的建議治療方式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reatment Decision Tool) 提供值得信任的建議,協助患者做出合適的決定。
-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一個非營利的研究組織,致力於研究癌症的起因、知識、診斷、治療和預防。
- 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網頁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s cancer site) 有關全球性的癌症預防與治療策略的資料。
- 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統計數據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fact sheet on cancer)
- 國家癌症研究學院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美國政府的機構,負責進行與支持有關癌症的研究
- 癌症研究學院 (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 英國的獨立癌症研究機構。
- EORTC 歐洲的非營利組織進行癌症治療的研究並執行臨床試驗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 國際癌症生物學療法協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iological Therapy of Cancer) 集合醫學專家發展並研究以生物學的治療方法對抗癌症。
- 加拿大國家癌症研究學院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加拿大歷史最久的研究機構,致力於癌症的控制。
- 2005年癌症的數據與圖表 (Cancer Facts & Figures 2005) 2005年美國的癌症統計資料
- 2006年加拿大癌症統計資料 (Canadian Cancer Statistics 2006) 這份出版物報告由性別、年齡、省或者地區分析加拿大癌症的發生和死亡率。
- 癌症醫學第六版 (Cancer Medicine, 6th Edition) 癌症醫學的經典教科書,舉凡病徵,治療方式等均詳細收錄。
[编辑] 其他網路資源
-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
- 德桃癌症資訊網
- 台灣癌症防治網
-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共識手冊 國衛院所提供的各種癌症的資料以及診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