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黴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 为第一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于1943年被发现[1]。也是第一个抗生素用于治疗肺结核。链霉素是从革兰氏阳性的放线菌链丝菌中分离出来的[1]。
目录 |
[编辑] 发现历史
1943年10月19日由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的赛尔曼·A·瓦克斯曼(Selman Abraham Waksman)实验室分离成功。赛尔曼·A·瓦克斯曼实验室还分离成功了新霉素[1]。瓦克斯曼首先将链霉素用于治疗肺结核病人。瓦克斯曼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生A. Schatz认为链霉素是他亲自分离成功的,他也应该得诺贝尔奖,以至告到法院[2][3]。瓦克斯曼把诺贝尔奖奖金赠给罗格斯大学做研究基金。
瓦克斯曼创立了一个新名词抗生素。
[编辑] 作用机理
链霉素和其他的氨基糖苷类药物一样是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的。链霉素结合了细菌核糖体的16S亚基,抑制新生蛋白质(肽链)的释放。人类与细菌的核糖体结构不同, 从而使链霉素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繁殖。
链霉素不能给予口服, 必须肌肉注射。
[编辑] 副作用及毒性
由于链霉素这些毒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编辑] 治疗用途
[编辑]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Man of the Soil" 时代周刊,1949年4月4日
- ↑ William Kingston. Streptomycin, Schatz v. Waksman, and the Balance of Credit for Discove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2004 59(3):441-462
- ↑ Lawrence, Peter A. (2002). The misallocation of credit is endemic in science. Nature 415 (6874), 83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