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區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地理系列之一 |
|
歷史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首頁 |
香港內部分為18個行政區域,但這些區域原來的目的只是用作區議會選舉,香港政府並不完全按照這些分區劃分工作區域,反而是沿用香港、九龍、新界的方式(或再細分為九龍東、九龍西等)。根據香港政府於2006年公布的中期人口普查資料,十八區的人口如下:
目录 |
[编辑] 香港島四區
中西區 250,064人 |
東區 587,690人 |
南區 275,162人 |
灣仔區 155,196人 |
[编辑] 九龍西三區
九龍城區 362,501人 |
深水埗區 365,540人 |
油尖旺區 280,548人 |
[编辑] 九龍東兩區
黃大仙區 423,521人 |
觀塘區 587,423人 |
[编辑] 新界東四區
北區 280,730人 |
西貢區 406,442人 |
沙田區 607,544人 |
大埔區 293,542人 |
[编辑] 新界西五區
離島區 137,122人 |
葵青區 523,300人 |
荃灣區 288,728人 |
屯門區 502,235人 |
元朗區 534,192人 |
[编辑] 人口密度
2001年,香港各區的人口密度,以觀塘區的最高,每平方公里有55,000居民。深水埗區的人口密度在1997年之前是最高的,但由於西九龍大量填海,使深水埗區的人口比例大大降低。人口密度最低的是離島區,每平方公里約470人。
[编辑] 分區變化
在1980年代,葵青區仍然是荃灣區的一部分,而旺角區和油尖區本來是兩個區。旺角區是當時最小的分區。
到了1985年,葵青區從荃灣區分拆出來,十八區變成十九區。有傳言多個新市鎮,如西貢區的將軍澳也會分拆,但最終沒有實現。
為有效運用資源,旺角區和油尖區於1994年合併成為油尖旺區,十九區又變回十八區。旺角區的區徽本來由英文字母“M”字依四個方向重疊組成;油尖區的由“Y”字組成。新區徽結合了兩者的字型,變成了兩條曲線,再依四個方向重疊成現在的樣子。
[编辑] 地方行政
民政事務專員是各區民政事務處的主管,是香港政府在地區的代表,負責統籌各政府部門在地區的工作。
[编辑] 參見
- 香港區議會
- 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
[编辑] 外部連結
|
||
---|---|---|
香港島 | 中西區 - 灣仔區 - 東區 - 南區 | |
九龍 | 九龍城區 - 油尖旺區 - 深水埗區 - 黃大仙區 - 觀塘區 | |
新界東 | 北區 - 大埔區 - 沙田區 - 西貢區 | |
新界西 | 元朗區 - 屯門區 - 荃灣區 - 葵青區 - 離島區 |
中国行政区划(依省级行政区划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