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zer 35(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LT vz. 35 in German service as Pz.Kpfw. 35(t) |
|
LT vz.35 | |
---|---|
主要設定 | |
乘員 | 4人 |
長度 | 4.9米 |
闊度 | 2.16米 |
高度 | 2.2米 |
重量 | 11噸 |
裝甲與武器 | |
裝甲 | 25毫米 |
主要武器 | 1 x Skoda 37毫米1934型炮 |
次要武器 | 2 x 7.92毫米機槍 |
機動性 | |
發動機 | 斯科達汽油T11 120匹 ( 89千瓦) |
懸掛系統 | leaf spring bogie |
平地時速 | 34公里/小時 |
馬力/重量 | 匹/噸 |
行動距離 | 193公里 |
希特勒上台後,歐洲開始烏雲密佈.作為德國的鄰國,為防萬一,捷克亦積極建軍備戰.
1934年,捷克陸軍提出了一份裝甲部隊建設計劃,計劃在四年內建立一支擁有42輛中戰車及280輛輕戰車的裝甲部隊(大約是一個裝甲師的規模).是年歲末,捷克兩大軍火公司-----斯科達及C.K.D公司分別提出新式輕戰車的設計,最後由斯科達的LTvz.34得標.經過改良之後,新車改稱為LTvz.35,並於1935年6月推出兩輛原型車測試.結果令捷克軍方十分滿意.在10月30日將其制式化,並下了160輛的訂單.
然而隨著局勢的日益惡化,LTvz.35的訂單也急速增加.先是在1936年9月追加138輛,次年更加到298輛,但儘管將生產線擴大(連競標失敗的CKD也加入),截至1939年3月中被德國併吞為止,總共只生產了148輛.隨後,德軍改編號為PZ.35(t),並訓令斯科達廠繼續生產,一共有244輛裝備於德軍,52輛裝備於斯洛伐克軍(註:德併捷克之後,斯洛伐克獨立.不過是德國附庸)後續生產者則供應匈牙利及羅馬尼亞.其中匈牙利甚至以其為基礎,自製了Turan I中戰車及Zrinyi突擊炮.
PZ.35(t)主要配備於第六裝甲師,另外第一裝甲師亦有少量使用.1941年12月的莫斯科戰役之後,此車即退出第一線,但又在次年三月以火炮牽引車及彈藥車的姿態重出江湖,共改裝50輛.
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裝甲戰鬥車輛 | |
---|---|
坦克 | |
一號坦克 | 二號坦克 | 三號坦克 | 四號坦克 | 豹式 | 虎I、II | Panzer 35(t) | Panzer 38(t) | |
自走炮 | |
黃蜂式 | 野蜂式| 蟋蟀式 | Panzerwerfer| sIG 33 | Wurfrahmen 40 | |
突擊炮 | |
三號突擊炮 | 四號突擊炮| StuH 42 | 灰熊式 | 突擊虎式 | |
驅逐坦克 | |
一號坦克殲擊車 | 黃鼠狼I、II、III | 追獵者式 | 四號坦克殲擊車 | 獵豹式 | 犀牛式 | 獵虎式 | 象式 | |
裝甲半履帶車 | 裝甲車 |
SdKfz 4 | 250 | 251 | 252 | 253 | Sdkfz 221/22/23 | Sdkfz 231/32/34/63 |
機動防空車 | |
四號防空戰車: 傢俱車、旋風式、東風式、閃電式 | Gepard | |
原型 | |
鼠式 (代號:Maus) | E系 | 豹II | Waffenträger | Neubaufahrzeug | |
建議設計 | |
七號戰車獅式 | 九號坦克 | 十號坦克 | 鼠式 (代號:Ratte) | |
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產的裝甲戰鬥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