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篇文章是世界史年表系列 |
地质时代表 |
公元前 |
1世纪-10世纪 |
11世纪-15世纪 |
16世纪-19世纪 |
20世纪-现在 |
-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 1513年:馬基維利出版君主論。
- 1517年:馬丁路德於維騰堡教堂門口貼上九十五條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
- 1519年:麥哲倫率西班牙船隊出發。西班牙人滅阿茲提克。
- 1521年:麥哲倫為菲律賓土著所殺。
- 1522年:麥哲倫剩餘船隊返回西班牙,完成航行世界一周的壯舉。
- 1524年-1525年:德意志農民戰爭,為農民反抗封建主的起義。
- 1525年:巴布爾建莫臥兒帝國,首都德里。
- 1533年:西班牙人滅印加帝國。
- 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與羅馬教皇決裂,自組英國國教。西班牙人羅耀拉創耶穌會。
- 1536年:喀爾文發表基督教原理。
- 1543年:波蘭神父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
- 1558年-1603年 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位。
- 1562年-1598年:法國宗教戰爭。
- 1563年:英國國會通過三十九款教規,確定英國國教派。
- 1566年:西班牙欲推行異端裁判政策於尼德蘭,爆發當地人民起義。
- 1572年:張居正執政,推行改革。
- 1580年:西班牙與葡萄牙合併。
- 1581年:尼德蘭人民宣佈成立尼德蘭聯省國,仍與西班牙征戰。
- 1588年:英西海戰,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從此西班牙海勢力大減。
- 1589年:法亨利四世即位,為法國波旁王朝之始。
- 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攻朝鮮。朝鮮向明求援,明派軍至朝鮮對抗日本,史稱中日朝鮮之役。
- 1598年:法亨利四世頒南特詔令,行宗教寬容,法國宗教戰爭結束。
- 1600年:英國創立東印度公司。
- 1602年:荷蘭創東印度公司。
- 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死,英格蘭王位由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兼任,為英國斯圖亞特王朝之始。從此英格蘭與蘇格蘭共載一君。
- 1604年:法國創東印度公司。
- 1609年:西班牙與尼德蘭訂立十二年休戰條約,承認尼德蘭獨立。
- 1610年:法亨利四世遇刺而死,路易十三繼位。
- 1613年:米哈伊爾·羅曼諾夫被選為俄國沙皇,為羅曼諾夫王朝之始,結束了俄國長達15年的混亂時代。
- 1618年:發生擲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戰爭爆發。
- 1624年:英人在北美建立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
- 1628年:英國會向查理一世上權利請願書。
- 1629年:英王查理一世解散國會。
- 1642年:英國清教徒革命爆發。
- 1643年-1715年:法路易十四在位。
- 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崇楨皇帝吊死煤山,明朝滅亡。滿清入關,是為清朝。
- 1648年:簽訂西發利亞條約,三十年戰爭結束。
- 1649年:查理一世被國會判決處死,英國改為共和,克倫威爾任護國主。克倫威爾遠征愛爾蘭。
- 1660年:英國改回君主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 1672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 1685年:法國取消南特詔令,使大批胡格諾派教徒逃往外國。
- 1687年:牛頓數學與自然哲學原理出版。
- 1688年:英王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國,其女瑪利與夫婿威廉受國會之邀入主英國,尊為共主,史稱光榮革命。
- 1689年:英國通過權利法案。俄沙皇彼得一世親政。清朝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
- 1689年-1755年:孟德斯鳩在世。
- 1694年-1778年:伏爾泰在世。
- 1694年:英吉利銀行設立。
- 1700年:俄和丹麥ˋ波蘭組反瑞典的聯盟,發動北方大戰。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卒,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亡。法蘭西王子腓力五世繼為西班牙國王,建立西班牙波旁王朝。
- 1701年:英格蘭發明播種機。勃蘭登堡選侯腓特烈三世改稱普魯士國王,稱腓特烈一世,將勃蘭登堡併歸普魯士,史稱勃蘭登堡-普魯士。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合併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 1712年-1778年:盧梭在世。
- 1713年:英西條約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
- 1721年:瑞典與俄羅斯簽訂尼斯塔特條約,瑞典割讓立窩尼亞、愛沙尼亞、卡累利亞等地予俄羅斯。自此瑞典昔日在北歐的霸權為俄國所取代。
- 1733年:波蘭繼承戰爭爆發。約翰·凱發明飛梭。
- 1735年:簽訂維也納條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結束。
- 1740年:奧地利大公卡爾三世死,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爆發。
- 1741年:為俄國服務的丹麥探險家白令穿過白令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灣。
- 1748年:孟德斯鳩出版法意。
- 1756年-1763年:七年戰爭
- 1762年:盧梭出版民約論。
- 1765年:英國向北美十三州徵收印花稅。哈格里弗士發明珍妮紡織機。
- 1769年:瓦特改良紐昆門的蒸汽機成功。理查·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織機。
- 1770年:英國將澳大利亞ˋ紐西蘭收為殖民地。
- 1772年: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第一次瓜分波蘭。
- 1773年:波士頓茶葉黨事件。
- 1774年:北美十三州代表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
-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第二次大陸會議召開。
- 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
- 1783年:巴黎和會,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英人柯特發明以煤煉鐵的方法。
- 1787年:費城的制憲會議制定美國憲法。
- 1788年:英國建造世上第一座鐵橋。
- 1789年:法召開三級會議,6月17日第三等級自行宣佈成立國民議會。20日路易十六世下令解散國民議會,國民議會代表發表《網球場誓言》,表示決不解散。7月9日國民議會改稱制憲議會。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事,攻陷巴士底監獄,法國大革命爆發。8月27日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 美國第一屆國會召開,選華盛頓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 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第二次瓜分波蘭,俄羅斯取得西烏克蘭和立陶宛大部分,普魯士取得大波蘭和但澤。
- 1795年:法國發生熱月政變,羅伯斯比爾被處死,法國的恐怖政治結束。
- 1796年:拿破崙任法國征義大利軍總司令,擊敗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
- 1798年:拿破崙征埃及,拿破崙的艦隊被英國的海軍上將納爾遜摧毀。
- 1799年:拿破崙返國,發動霧月政變,推翻督政府,成立執政府,自任為第一執政。
- 1802年:拿破崙成為終身第一執政。
-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是為法蘭西第一帝國。公佈《拿破崙法典》。
- 1807年:拿破崙在義大利由教宗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 1806年:拿破崙撤銷神聖羅馬帝國,將德意志地區改組為萊因邦聯和西發里亞王國。並公佈柏林詔令,以大陸體系封鎖英國。
- 1808年: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拿破崙乘機入侵西班牙,
- 1809年-1865年:林肯在世。
- 1812年:拿破崙率六十萬大軍征俄,攻入莫斯科,因補給不足而大敗而歸。
- 1812年-1815年:美國欲奪取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是為美英戰爭。
- 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於萊比錫大敗法軍。
- 1814年:盟軍攻入巴黎,4月13日,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放逐於地中海上的小島厄爾巴島,仍保有皇帝稱號。路易十八回到法國,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維也納會議召開。巴拉圭獨立。
- 1815年:拿破崙從厄爾巴島返回法國,路易十八逃亡。但旋即又被第七次反法同盟擊敗,史稱百日王朝。拿破崙被放逐於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波蘭再度被瓜分,由俄羅斯皇帝兼任波蘭國王。
- 1817年:智利獨立。
- 1821年:3月,希臘獨立戰爭爆發。巴拿馬脫離西班牙統治歸併入哥倫比亞。拿破崙死於聖赫勒拿島。7月,祕魯獨立。9月,西班牙中美洲殖民地瓜地馬拉代都督加因薩宣佈危瓜馬拉獨立。此後中美洲各個西班牙殖民地(包括聖.薩爾瓦多、瓜地馬拉、科馬亞瓜、特古西加爾巴、哥斯大黎加、萊昂、格拉納達相繼獨立,並與墨西哥合併。
- 1822年:9月,葡萄牙王子佩德羅宣佈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佩德羅任護國主。10月,佩德羅改稱皇帝(稱佩德羅一世),建立巴西第一帝國。
- 1823年:7月,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脫離墨西哥獨立。12月,美國總統門羅在國情咨文中發表《門羅宣言》,史稱門羅主義。墨西哥皇帝阿古斯丁退位,建立共和政府。
- 1824年:英國開始侵略緬甸。
- 1825年:8月,玻利維亞脫離西班牙獨立,至此美洲各重要殖民地均已獨立,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結束。
- 1829年:英人史蒂芬生發明火箭號火車頭。
- 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同年8月2日波旁王朝被推翻。8月9日自由派推舉也是波旁家族的路易腓力為法蘭西國王。 比利時趁機從荷蘭獨立。
- 1831年:馬志尼組青年意大利黨,進行革命活動。比利時建王國,以利奧波德一世為國王,實君主立憲。
- 1832年:6月,英國通過《議會改革法案》,裁撤部份衰退選區,增加新興城市選區,並擴大選舉權。是為第一次英國議會改革。 7月,鄂圖曼土耳其承認希臘獨立。
- 1837年-1901年:英女王維多利亞在位,在位期間英國國勢趨於鼎盛。
- 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英國首先使用郵票。
- 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清廷戰敗,簽訂南京條約,割香港為其殖民地。
- 1844年-1900年:哲學家尼采在世。
- 1846年-1848年:美墨戰爭。
- 1847年:非洲的賴比瑞亞宣布脫離美國獨立。
- 1848年:1月,西西里爆發革命。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引發掏金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發表共產黨宣言。2月,法國二月革命爆發。同月24日國王路易腓力被迫退位,成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3月,法國入義大利鎮壓當地革命,自此駐軍羅馬。11月,瑞士改行聯邦制,各州合併為聯邦制國家,稱瑞士邦聯。 12月,拿破崙之姪,路易.拿破崙任法國總統。
- 1849年:法蘭克福國民議會通過《德意志帝國憲法》,但最後仍失敗。
- 1850年:中國拜上帝會首領洪秀全起義反清,建立太平天國。
- 1851年:法國總統路易拿破崙發動政變,實施獨裁。
- 1852年:11月,加富爾任薩丁尼亞王國首相。12月,路易拿破崙經男性公民普選,變更國體,稱帝為拿破崙三世,是為法蘭西第二帝國。中國捻亂起。美國海軍船艦入日本東京灣,要求開港通商,為西方外力入侵日本之始。
- 1853年:俄國與鄂圖曼土耳其起衝突,引英ˋ法介入,是為克里米亞戰爭。
- 1854年:日本與美國簽訂神奈川條約,開下田與箱館為通商口岸,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
- 1856年:簽訂巴黎和約,克里米亞戰爭結束。
- 1858年:英ˋ法各自以亞羅號事件ˋ廣西神父被殺為由,發動英法聯軍侵略中國。印度士兵叛變被英國鎮壓,莫臥兒帝國亡。英國東印度公司被撤銷。
- 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
- 1860年:9月,中國與英ˋ法簽訂北京條約。俄羅斯亦趁機與清廷簽訂北京條約,中國割烏蘇里江以東之地。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美國南方各奴隸州相繼脫離聯邦,另組美利堅邦聯,即聯盟州。11月,加里波底將取得的兩西西里王國贈與薩丁尼亞王國。
- 1861年:3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宣佈解放農奴。4月,南北戰爭爆發。12月,英國ˋ法國和西班牙,聯合入侵墨西哥。
- 1862年:俾斯麥任普魯士王國首相。
- 1863年:1月,美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奴宣言。
- 1864年:紅十字會成立。第一條日內瓦公約簽定。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
- 1865年:5月,南北戰爭結束,合眾國重歸統一。
- 1866年:普奧戰爭,普勝,奧地利被剝奪德意志地區的領導權。薩奧戰爭。
- 1867年:日本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交給明治天皇,史稱大政奉還,幕府時代結束。成立加拿大自治領,為英國自治領之始。美國自俄羅斯以720萬美元購置阿拉斯加。12月,奧地利和匈牙利協議組成雙元帝國,即為奧匈帝國。馬克斯發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次英國議會改革,放寬選舉人財產現制,有投票權者從100萬增為200萬人。
- 1868年:明治天皇開始明治維新。
- 1869年:日本實施版籍奉還和廢藩置縣政策,以建立中央集權。蘇伊士運河開航。
- 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9月,法皇拿破崙三世於色當被俘。法國內部爆發革命,推翻第二帝國。義大利趁法國戰爭之際入軍羅馬,並遷都於此。教皇被迫屈居於梵蒂岡,義大利統一。
- 1871年:法國成立第三共和。普法戰爭結束,法國割讓洛林及阿爾薩斯兩省。北德意志邦聯各邦與南德意志合併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終告統一。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於凡爾賽宮的鏡聽加冕,改稱德意志皇帝。
- 1872年:日本修築第一條鐵路。
- 1873年:西班牙第一共和建立。
- 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
- 1877年:英國奉維多利亞女王為印度女皇,實仍派總督治理。5月,羅馬尼亞獨立。
- 1878年:柏林會議召開,以重新協調巴爾幹半島的秩序。
- 1881年:德國ˋ奧匈帝國ˋ俄國結為同盟,是為三帝同盟。
- 1884年-1885年:柏林西非會議召開,歐洲列強各自劃分在非洲的勢力範圍。第三次英國議會改革,除貧窮者外,皆獲選舉權。
- 1884年-1885年:中法戰爭,法國取得越南為殖民地。
- 1886年:可口可樂發明。
- 1889年:光緒皇帝開始親政。2月,日本憲法生效。艾菲爾鐵塔落成。
- 1890年:德皇威廉三世免俾斯麥的首相職。
- 1894年:中日因朝鮮的東學黨問題爆發甲午戰爭。
-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諾貝爾獎
-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於希臘雅典舉行。法國併吞馬達加斯加。
- 1897年:德國佔領膠州灣。
- 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的殖民地而發動美西戰爭,美國取得了西班牙的古巴ˋ波多黎各ˋ菲律賓ˋ關島等地。居禮夫婦發現釙和鐳。
- 1899年:美國發表對華門戶開放政策通牒。
- 1900年:佛洛依德出版夢的解析。6月,慈禧太后向各國宣戰,引發八國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