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青年黨為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
中國青年黨的前身為少年中國學會,中國青年黨於於1923年12月2日於法國巴黎成立,參與者為留法的留學生如曾琦、李璜,左舜生、陳啟天等人,中國青年黨之自我定位為一「革命政黨」,以「國家主義之精神、全民革命的方式外抗強權,力爭中華民國之獨立與自由,內除國賊,建設全民福利的國家」為宗旨。
中國青年黨以國家主義為中心,並且反對共產主義,本身本來是一個秘密組織,組黨前後,即與共產黨展開武力對抗。青年黨直到1929年才公開活動,並且後來以抗日為名與中國國民黨開始合作,1937年中國青年黨並參與重慶國民政府的國民參政會並取得合法地位,並且與中國民主社會黨參與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工作。195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为非法组织。
1949年後中國青年黨遷台,並且重新於台灣建立黨組織;同時於台灣發展組織,包括蘇洪月嬌、李萬居與郭雨新等黨外人士都曾以青年黨身份參與並且當選。1949年雖然青年黨遷往台灣,黨主席曾琦及其後的代主席李璜皆未至台灣,導致黨內長期分裂。直到1968年左舜生來臺,推動黨的團結,並促請李璜回國,才於次年完成黨的形式團結。青年黨與民社黨由於參與制憲,成為黨禁之下台灣合法的兩個在野黨。1980年代由黨籍增額立委謝學賢領導的青年委員會,在李璜支持下,試圖進行黨的改造,遭到內部其他團體的杯葛,黨禁開放後,更組成青年中國黨。
中國青年黨自我定位為「永遠的在野黨」,但是在遷台之後一方面由於過度依附於中國國民黨,導致失去在野黨機能,曾經被黃信介指為「花瓶政黨」;另一方面由於持續內鬨,導致在黨禁解除之後,陳翰珍等人相繼出走自行組黨,中國青年黨於是成為小黨,喪失政治版圖。中國青年黨自從解嚴之後雖然歷次選舉都有推薦候選人,但是都無人當選。由於國會全面改選後,青年黨失去國會席次,在臺灣政治舞臺上的意義大為降低。
目前中國青年黨黨主席為簡吉元。
|
|
---|---|
泛藍聯盟 | 中國國民黨 - 親民黨 - 新黨 |
泛綠聯盟 | 民主進步黨 - 台灣團結聯盟 - 建國黨 |
其他 | 無黨團結聯盟 - 台灣綠黨 - 台灣勞動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