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与海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京派与海派代表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两个地方文化。其对中国近代的文化与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与领头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中国的文化。
目录 |
[编辑] 风格的形成
“海派”一词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认为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因从正统文化来看,上海的繁华只是离经叛道,左宗棠便称“海上”为“江浙无赖文人之末路”。海上画派之名因此得来。其名声最卓著者为“四任”,以善花鸟、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预。此外还有赵之谦、吴昌硕、虚谷等知名画家。随后又有海派京剧的崛起。海上文坛的兴起又将海派文化推上新高峰。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6年的十五年中,中国新创文学期刊达57种;其中29种以小说命名,上海独占其中22种。而当时的北京一家小说杂志都没有。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在全中国兴起,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和上海均有很大的发展,其早期骨干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虽在北大成军,但其文化能量莫不起源于上海。京沪两地在新文化运动的头十年大致平分秋色。1920年代初的北京,除了文研会,以北大教授为核心形成另外两个著名文学社团。1924年11月创刊的《语丝》,以鲁迅为主将,集合了周作人、顾颉刚、钱玄同、刘半农等。另一派是以英美派为代表的胡适集团。由徐志摩、蒋延黻、梁实秋等创办的《现代评论》以自由主义为标榜。林语堂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参加《现代评论》,而加入了《语丝》。后来《现代评论》的骨干又组织了新月派。1926年张作霖入京,实行文化高压,大学教授纷纷南下,北京文化界陷入凋零,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的大本营。随后伴随着“左联”以及“孤岛文学”的兴起,上海文学界出现了持续繁荣。
1933年,由沈从文挑起的文坛京海之争从一开始就未纠缠于名词定义,而深入到两地文化生态。作为古代中国统治中心,北京的文化却并不十分发达,主要的代表是元曲及红楼梦。1920年代后,老舍承传发扬了传统京味小说,其主要特点包含乡土味、传统味、市井味。
1920年代语丝社分化后留京的主要作家包括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新月社主要成员为沈从文、梁实秋等;清华北大的后起之秀如朱光潜、何其芳、萧乾等。这三类人成为了京派文学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