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文學 |
散文 - 韻文 |
詩 - 詞 - 曲 - 歌詞 |
小說 - 戲劇 - 傳記 |
兒童文學 - 文學流派 |
西方文學理論 - 文學史 |
地域文學 |
古希腊文学 - 古罗马文学 |
愛爾蘭文學 - 非洲文學 |
美國文學 - 英國文學 |
義大利文學 - 希臘文學 |
西班牙文學 - 印度文學 |
中國文學 - 臺灣文學 |
香港文學 - 韓國文學 |
德國文學 - 伊朗文学 |
日本文學 - 法國文學 |
巴西文學 - 俄国文学 |
作家 |
小說家 - 隨筆家 |
劇作家 - 評論家 |
詩人 - 詞人 |
作曲家 - 填詞人 |
散文家 - 網路作家 |
分類 |
文學 - 各國文學 |
文學類型 - 文學體裁 |
作家 - 登場角色 |
文学流派 |
小說,一般視為與英文的 Fiction 與 Novel 相通,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而對話是不是具有鮮明的個性,每個人物說的話是不是有獨特的語言風格,是衡量小說水準的一個重要標準。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的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小说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
目录 |
[编辑] 歷史
在19世紀以前,東西方的小說可以說是獨立發展的。
[编辑] 東方
[编辑] 中國
在春秋戰國時代,小說一詞本指街頭巷尾的民間雜談,並無現在小說的意義,然而在當時,如《燕丹子》等文,已可視為現代意義的小說了。
又《莊子》嘗云:「飾小說以干縣令。」這裡的「小說」指的是一些無關大道的言辭。
到了魏晉南北朝,中國開始出現筆記小說,志人類者如劉義慶主編之《世說新語》、志怪類者如干宝《搜神記》等,其書內容已具小說之雛形。
在隋唐兩代,中國開始出現一類叫「傳奇」的文體,傳奇多用文言寫成,而其內容,已與現代意義之小說相符合。
宋代有《太平廣記》一書,收錄大量小說文獻;而宋代流行說書,其說書人所做的話本,內容多以口語白話文寫作,以便講解,而這些說書人的話本的故事內容很多被後世章回小說的作者拿來做參考。
中國白話小說之代表為章回小說,在元代開始有具體的形式,到了明清成為小說主流,元代者有《水滸傳》,明代者有吴承恩《西遊記》、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罗贯中《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比較特殊,其內容文體為文言文章回小說)等,清代者前期有曹雪芹《紅樓夢》、吳敬梓《儒林外史》等,晚期由於清朝受到列強入侵、以及內部腐敗等因素,小說逐漸出現諷刺時政的內容,而此類小說被稱為「譴責小說」,如李伯元《官場現形記》、曾樸《孽海花》、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刘鹗《老殘遊記》等書,皆為滿清晚期之諷刺小說之代表,以上四書,合稱「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雖然明清小說文體以章回小說為主,明清時代依舊有非章回小說的小說作品出現,如明代之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等白話短篇小說集;又清代蒲松齡所著之《聊齋誌異》以文言寫成,內容體制近似於唐代傳奇。
民國以後,東西小說創作逐漸合流,魯迅《狂人日记》為中國近代第一部白話小說,而時至今日,中國小說創作仍不輟。
[编辑] 日本
[编辑] 西方
在17世紀之前的歐洲,「小說(novel)」這個字的意思其實是指小故事和長篇的散文之間的一種短故事的文學形式(相當於現代所謂的短篇小說)。例如,塞万提斯的《模範小說集》(novela ejemplares)是短篇的故事集,不拘泥於當時的散文形式,而創造出一種「新的故事敘述」了。
在另一方面,塞万提斯所寫的《堂吉訶德》(Don Quijote 1505-1515年)表現出作者的世界觀,同時也呈現人物們的成長和糾葛、心理的變化,和近代的作品一樣,其主要著眼點在於'個體'。因此他被稱為「近代小說之祖」。因為同樣的理由,笛福和他所創作出的《魯濱遜流浪記》(Robinson Crusoe 1719年)也被普遍認為是「近代小說之祖」。
近代小說的起源,是18世紀在法蘭西所流行的書信體小說(以信的形式或互通書信的形式創作的文學)。近代小說的發展,一般認為和18世紀以後的英國、法蘭西等地中產階級的勃興息息相關。這些識字率比較高而且比較富裕的人們成為其主要的讀者群,也就是說,近代小說是因應其獨特的需要而發展的。
[编辑] 分類
小說的體系異常龐大,以不同方式分類都可以分出不同而且眾多的類別。
[编辑] 按篇幅分類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鐘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
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樑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平均篇幅在萬言左右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
平均字數三至四萬字的小說,一般認為是較容易成功的小說。因為對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改成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字數在六萬字以上會被劃歸長篇小說。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複雜關係,則必須使用這麼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鬆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裡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複矛盾或缺漏。
[编辑] 按题材分類
[编辑] 按载体分類
[编辑] 按写作手法分类
- 第一人稱小說
- 第二人稱小說
- 第三人称小说
- 书信体小说
- 日记体小说
- 意识流小说
[编辑] 按流派分類
[编辑] 按年代分類
[编辑] 古代小说
[编辑] 现代小说
[编辑] 小說寫作
要寫好小說,需要持續的練習,並要有大量且多樣的閱讀和筆記。
[编辑] 小說的要素
- 主題(theme)
- 角色(character)
- 情節(plot)
- 衝突(conflict)
- 對話(dialogue)
- 觀點(point of view)
- 場景(scene)
- 設定(setting)
- 架構(structure)
[编辑] 参考文献
-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楊昌年教授《現代小說》,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