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zh-tw:克莉絲汀·阿奎萊拉;zh-hk: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 ||
---|---|---|
![]() 克莉絲汀在都柏林的天生歌姬巡迴演出獻唱'Understand'(2006)
|
||
背景資料 | ||
本名
|
克莉絲汀·瑪莉亞·阿奎萊拉 | |
別稱
|
Xtina (Stripped, 2002) Baby Jane (Back to Basics, 2006) |
|
出生
|
1980年12月18日(26歲) | |
來自
|
史泰登島 紐約州 美國 |
|
流行音樂 爵士樂 R&B 拉丁樂 Hip Hop |
||
職業
|
歌手、作曲人、錄音製作人 | |
活躍年份
|
1998–現在 | |
唱片公司
|
RCA Records | |
網站
|
ChristinaAguilera.com |
zh-cn: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zh-tw:克莉絲汀·阿奎萊拉;zh-hk:克莉絲汀·阿奎萊拉(Christina Maria Aguilera;1980年12月18日—),美國流行歌手及作詞人。克莉絲汀在主唱迪士尼卡通電影花木蘭的主題曲《Reflection》後和唱片公司RCA Records簽約,憑藉首張同名專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1999年)走紅,專輯內四首大熱的歌曲包括《瓶中精靈》〈Genie in a Bottle〉,使克莉絲汀在2000年嬴得了格美林獎的最佳新晉歌手。及後的拉丁專輯《拉丁情懷》為她帶來了一座最佳流行樂專輯的拉丁格林美獎,聖誕節專輯《My Kind of Christmas》在當年聖誕節時期銷情亦理想。2001年,克莉絲汀和瑞奇·馬汀合作,參與他的專輯《Sound Loaded》和電影《紅磨坊》的原聲帶,憑《Lady Marmalade》一曲使她在2002年再次嬴得一項格美林獎。
克莉絲汀在推出第二張錄音室專輯《裸》(2002年)時形象來了個大改變,歌曲有Hip-Hop元素混合的《Dirrty》和使克莉絲汀嬴得2004年格林美獎最佳女歌手的《Beautiful》。克莉絲汀這張唱片有驚人銷量,但也因克莉絲汀越來越性感的形象而失去了一些以往的歌迷,並引發爭論。在2004年和2005年克莉絲汀為歌手的歌曲參與製作。2005年她與唱片公司經紀人喬丹·布拉特曼〈Jordan Bratman〉結婚。[1]克莉絲汀第三張音室專輯《天生歌姬》(Back to Basics;2006年),首支單曲《Ain't No Other Man》集合了靈魂樂、爵士樂和藍調的音樂元素。甫推出即有良好的銷量,外間也有正面的批評。'Ain't No Other Man'令她再次嬴得一項格林美獎的最佳女歌手。
目录 |
[编辑] 個人生平
[编辑] 家庭背景及早年生平
克莉絲汀出生於紐約的史泰登島。但是她最初卻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韋克斯福德郡長大的。在世界各地(美國德克薩斯州、日本等)居住過後,參加了一個名為 North Allegheny School District 的團隊。克莉絲汀的父親弗斯脫·瓦格納·賽維爾·阿奎萊拉(Fausto Wagner Xavier Aguilera)是一名美國軍人,出生于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19歲移居史泰登島。母親沙莉·洛林·菲德勒(Shelly Loraine Fidler),是來自匹茲堡的西班牙語教師和小提琴演奏家,克莉絲汀的母親有四國血統;克莉絲汀的外祖父有德國血統,而外祖母則是愛爾蘭、英國和荷蘭混血血統。[2]
克莉絲汀的父母相識於弗斯脫在斯蒂芬維爾、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的恩斯特·哈蒙空軍基地服役期間。他們結婚時,母親20歲而父親已經接近32歲。阿奎萊拉在6、7歲前與父母住在一起,而後父母離婚,母親將她和妹妹麗素(Rachel)帶到了匹茲堡的外祖母家。據克莉絲汀和她母親稱,她的父親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也有生理和心理虐待的行為。這些在克莉絲汀的歌曲如:《裸》的'I'm OK'和《天生歌姬》的'Oh Mother'反映出來。[3]離婚後,沙莉與一個名為占·科恩(Jim Kearns)的軍醫結婚,更名為沙莉·科恩(Shelly Kearns)。[4]
克莉絲汀在14歲時灌錄了首支歌曲All I Wanna Do,和日本歌手Keizo Nakanishi二重唱的歌曲,很快便引起了轟動。[5]
克莉絲汀的外祖母是第一個發現她聲樂天賦的人。克莉絲汀在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就想成為歌手。阿奎萊拉從小在街區派對和技能比賽上表演,這為她贏得了機會。很快,媒體注意到她,稱她為「擁有成熟嗓音的小女孩」。[6]
通過 VH1 電視臺的節目Driven,她最終被廣泛熟知。當參賽者知道他們的對手將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時,很多人立刻棄權,提醒留下的人說:「這無疑是羊入虎口」。她的同齡人很快對她產生了嫉妒,經常抱以奚落和嘲笑。一次在體育課上,甚至想要襲擊克莉絲汀。諸如刺破家車輪胎等破壞事件不斷在她周圍發生,最終按照克莉絲汀的意思,舉家遷居。並發誓在下一次巨大的機會出現之前,隱藏實力。[7]
1990年3月15日,阿奎萊拉出現在《Star Search》,演唱了艾拉·菲茨傑拉德的歌曲《A Sunday Kind of Love》,但是沒有取得勝利。在《Star Search》失敗後不久,她回到家,又和蘭利·理查(Larry Richert)一起出現在了匹茲堡電視臺的早安節目裏,再次演唱同一首歌後,又演唱了瑪麗亞·凱莉的第一支單曲《Vision of Love》。受到了廣泛關注和讚揚,特別是瑪麗亞·凱莉標誌性的哨音。人們說這個10歲的小女孩的哨子「聽起來像20歲」。
在匹茲堡度過童年後,克莉絲汀在匹茲堡的籃球、足球、橄欖球比賽之前演唱美國國歌《星條旗》。她進入娛樂圈的重要一步則是1993年加入迪士尼頻道的綜藝節目《米奇俱樂部》。同期加入的還有布蘭妮·斯皮爾斯、賈斯汀、JC·查澤斯、羅納·賓尼特(後來成為了En Vogue的成員)、里安·高斯林和凱利·拉塞爾。根據當時的紀錄片《Driven》,克莉絲汀在米奇俱樂部的同伴都稱她為「歌后」,以演唱惠特尼·休斯頓的《I Have Nothing》尤為著名。[7]還有報導稱阿奎萊拉常因賈斯汀和布蘭妮爭吵。阿奎萊拉回應說二人都對此報導嗤之以鼻,證明報導真實性有待考察。1994年俱樂部解散後,阿奎萊拉開始錄製樣本唱片,希望得到唱片公司的注意。
1997年,她代表美國參與《Golden Stag Festival》,演唱了兩首歌曲包括《Sheryl Crow》和《Diana Ross》的歌曲[8]。
[编辑] 1998-2001:流行音樂始動
克莉絲汀在1998年在浴室用舊式錄音機錄製惠特妮·休斯頓的歌曲《Run to You》時,唱出了高音"E"音階("E音"比高音"C"要高)。之後她被挑選主唱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1998年)的主題曲《Reflection》。《Reflection》是在日本錄製的。錄製這首歌曲使克莉絲汀在同一周內得到了RCA Records的唱片合約。[9]《Reflection》停留了在成人單曲榜的頭二十名,而且在1998年被提名為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
- "Genie in a Bottle" (1999)(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克莉絲汀的第一首大熱歌曲,在全球各地得到#1
- "I Turn to You" (2000)(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專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的第三支單曲
- "Come on Over Baby (All I Want is You)" (2000)(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專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的最後一張專輯
- 播放時出現問題?參見媒體幫助。
克莉絲汀的首張同名專輯《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在1999年8月24日於美國推出。甫推出即登上告示牌200大和加拿大專輯排行榜的榜首,在美國有八百萬的銷量,全球有超過一千四百萬的銷量。
她的單曲《瓶中精靈》('Genie in a Bottle')、《少女情懷》(What a Girl Wants)和《來到我身邊》('Come on Over Baby (All I Want Is You)')於1999年至2000年間在告示牌100大單曲得到榜首位置,'I Turn to You'亦登到#3。克莉絲汀在2000年度格林美頒獎禮嬴取了最佳新晉歌手,她亦因為《瓶中精靈》而被提名最佳流行樂女歌手。克莉絲汀在宣傳專輯期間想顯示她聲音的變化幅度和音域,於是她在電視前表演清唱,只以鋼琴作伴奏。[7]她在年終除夕在MTV的《2 Large New Year's Special》演出,她是MTV台在千禧年的第一位出場藝人。
2000年稍後,克莉絲汀強調她有的拉丁血統,承著拉丁流行音樂的趨勢,克莉絲汀也在2000年9月12日推出了首張西班牙語專輯《拉丁情懷》。這張專輯包括了一些處女碟的英文歌的西班牙語版本曲目,同時亦有新西班牙語歌曲。這張專輯亦登上了告示牌200大#27以及登上拉丁專輯榜#1,使克莉絲汀在2001年在拉丁格林美獎嬴得最佳流行專輯女歌手。這張專輯在全球售出了二百一十萬張,在美國被證明有金唱片銷量(五十萬)以及在RIAA的 Los Premios de Oro y Platino program下證明有3白金唱片(六十萬張拉丁專輯)[8]。專輯其中一支單曲《Falsas esperanzas》在阿根廷登上了頭四十名。克莉絲汀亦在2000年10月24日推出了一張聖誕節專輯《My Kind of Christmas》。立即登上了告示牌200大的#28,全球更售出了一百三十萬張,在美國被證明了有白金唱片銷量(一百萬)。[9]後來瑞奇·馬汀亦邀請克莉絲汀在他的專輯《Sound Loaded》的一首歌曲《Nobody Wants to Be Lonely》中合唱。瑞奇·馬汀這張專輯在2001年推出,他們合唱的歌曲是專輯內第二支的單曲,同時在英國和德國流行榜有前五位的成績,美國亦有頭二十位,在加拿大、瑞士和澳洲得得到頭四十位。
2001年,克莉絲汀、Lil' Kim、Mýa和粉紅佳人被挑選一同錄製電影《紅磨坊》的一支原聲帶—Patti LaBelle在1975年推出的單曲《Lady Marmalade》。《Lady Marmalade》一推出即大熱,在美國Hot100連續五星期得到第一位而且在十一個國家得到了第一,使四人在格美林獎頒獎禮得到了最佳流行樂合唱歌曲。
這年市面的唱片店上出現了一首單曲叫《Just Be Free》,這是克莉絲汀大約在十五歲時錄製的其中一首樣本唱片。當RCA Records發現了這張單曲,他們呼籲樂迷不要購買。德國當局亦全面回收了所有的單曲[10]多月過後,Warlock Records準備好發行Just Be Free,專輯收錄了克莉絲汀過去的樣本唱片。克莉絲汀對Warlock提出違反合約和不公平爭執的訴訟,這張專輯的製作人被禁止發行這專輯。[11]反而,兩夥人決定了一同發行這張專輯。克莉絲汀提供了她的名義、樣貌和相片賠償敗訴。訴訟中有很多細節被視機密了。當這張專輯在2001年8月推出之時,封面相是克莉絲汀在15歲時的照片。[12]
- "Lady Marmalade" (2001)(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情陷紅磨坊的一首原聲帶
- 播放時出現問題?參見媒體幫助。
雖然克莉絲汀的首張專輯十分之暢銷,可是她本人很不滿自己的音樂路線和形像受到唱片公司的控制。同時,克莉絲汀被標上為Bubblegum pop歌手,因為音樂類型趨向年青偶像型。然而她公開宣佈她已計劃下一張專輯會更有深度、更耐聽和更有詞意。[13]史提芬·寇仕(Steve Kurtz)是影響歌手的創造性的方向,是她克莉絲汀經理人,他給予過多的日程安排表問題是導致克莉絲汀尋找終止他們的管理合約法律手段的一部分。
2000年10月,克莉絲汀向史提芬·寇仕提出違反誠信責任的訴訟,包括了不正當,過度和不適當的影響她的私人活動,並且欺騙。根據法律文件,史提芬·寇仕沒有保護她的權利和利益。反而, 他採取了是為他自己的興趣的行動,在她的費用。訴訟出現當克莉絲汀 發現史提芬·寇仕比他被定量了,和支付其它經理協助他使用了更多她的分紅收入。她並且訴請加利福尼亞勞方委員會使合約無效。在終止的史提芬·寇仕的合約以後,Irving Azoff成了她的新經理人。[14]磐經理人公司上的轉變標示克莉絲汀有新的路線出現,並且標示了她在將來會做甚麼音樂。
史提芬·寇仕在同月稍後為違反合約,聲稱歌手違犯了她起訴無效的同樣協議。在訴訟,他包括其他人和克莉絲汀親近的人,斷言他們的意向破壞他的與克莉絲汀的企業關係。他並且挑了Irving Azoff是違反史提芬·寇仕的合同。[15]
[编辑] 2002-2003:裸
2002年10月29日,她正式發行了第二張英語專輯是'《裸》。首周銷量達到三十三萬張,而且在告示牌200大榜行排登上#2。《裸》中過半數的歌曲都是克莉絲汀共同編寫,而且音樂受到不同的題材和音樂形象影響,包括了節奏藍調、福音音樂、靈魂樂、民謠、流行音樂、流行搖滾、hip hop和爵士樂。在這張專輯中,克莉絲蒂娜將她富有穿透力的嗓音發揮到了極致。同時伴隨著這張專輯的發行,她也一改往日有如鄰家女孩般的清純形象,而是以自己性感的一面示人。她為Maxim、滾石雜誌[16]、CosmoGirl!等雜誌拍攝了很多照片,其中有很多是半裸或者全裸的。但是她否認這是出於宣傳的需要。她認為比起過去那種世人眼中她清純的模樣,現在她這種性感的形象比1999年那清純的形象更符合她的性格。克莉絲汀自稱為"Xtina",說明這是「自己黑暗的一面的反映」。她曾經對一家德國的報紙Netzeitung說:「我喜歡做愛,這非常刺激......我喜歡實驗各種不同的方式,並且也盡可能地去嘗試。隱瞞自己的個性是錯誤的。我現在更加性感也更加粗暴,但是這很有意思。」
- "Dirty" (2002)(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克莉絲汀的專輯《裸》的第一單曲'下流'
- "Beautiful" (2002)(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專輯《裸》中最成功的一首單曲,在英國流行榜登上第一,在美國登上第二
- "Fighter" (2003)(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專輯《裸》的第三首單曲
- 播放時出現問題?參見媒體幫助。
開頭這粗野的的形象在美國為克莉絲汀帶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在裸中一首單曲《下流》的音樂錄影帶發行了之後。音樂錄影帶裡出現了很多具有性特徵的畫面。而克莉絲汀在其中的裝扮也十分性感和具有煽動性。在其中的一段畫面中,她只穿了一件很小的胸衣和短褲。正如她所講的那樣:「我喜歡我自己的路,這是我釋放自己性感的方式。」 有關'Dirrty'錄影帶的另外一條新聞是該錄影帶在泰國被禁止播出。這是因為在錄影帶中出現的一張海報上的文字在泰文當中具有污辱性的意思,但是專輯的製作人表示對此並不知情。由於被認為對泰國人民進行了攻擊,克莉絲蒂娜因此被禁止進入泰國。
一些流行音樂明星,比如夏奇拉,潔西嘉·辛普森和凱利·奧斯本對這支錄影帶進行了強烈的批評,但是克莉絲汀在回應時指出:「也許我是在裏面露出屁股的那個女孩,但是如果你仔細看清楚的話就會明白,我是整個音樂的主角。我不是那種說唱錄影帶裏面可有可無的瘸腿小雞。整個錄影帶以我為主,其他的一切都只起一個輔助作用。就像它所反映出來的的那樣,這是我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標準。」
當《下流》的音樂錄影帶在MTV成了一首大熱歌曲,但是在美國流行榜的成績則令人失望。然而,這首歌曲在全球各地也十分受歡迎,在好幾個地區得到第一位。專輯亦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流行榜躍上了頭五位。而第二支單曲《Beautiful》成為了電台熱門歌曲,克莉絲汀憑著此曲在第28屆格林美獎音樂頒獎禮奪得了最佳流行女歌手獎。而過後的三支單曲:《Fighter》(NBA2003年季後賽的宣傳曲目)、《Can't Hold Us Down》featuring Lil' Kim和《The Voice Within》在往後的兩年相繼推出,而且大受歡迎,使得這張專輯在往後兩年佛留在流行榜上。裸停留在美國和英國專輯流行榜直到2004年,且在美國被認可為四白金唱片,以告示牌的年終專輯排行榜得到第十位結束漫長的唱片長期戰。《美國偶像》第一季冠軍凱莉·克萊森的第二支單曲《Miss Independent》是由克莉絲汀在寫作《裸》的歌曲期間寫的。[10]《裸》最終全球售出了一千萬張,在克莉絲汀在全球紅起時,也標誌了克莉絲汀在美國流失了大量的支持者層。
2003年6月,克莉絲汀參與了賈斯汀的專輯《Justified》在美國的巡迴演唱,在美國這部分的巡迴演唱稱為《Justified & Stripped 巡迴演唱會》。8月份演出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的木板路大堂的燈架突然倒塌,導致演唱會主辦單位必須要重新整修舞台設備。所有接下來的演唱會行程因而全部順延,演唱會行程因而被廷遲了一星期,有部份演唱會被迫取消了。在2003年所餘下的四份一時間,克莉絲汀離開了賈斯汀,繼續進行國際巡迴演唱會,以及把巡迴演唱的名稱更改為《Stripped》。她亦把頭髮染了做黑色。那是該年其中一場最賺錢的演唱會,幾乎場場爆滿。被滾石雜誌讀者評為年度最佳演唱會。[17]

巡迴演唱成功後,另一場美國的巡迴演唱定了在2004年頭開始,而且有新的主題和有歌手Chingy任開場嘉賓。但這場巡迴演唱計劃廢棄了,因為克莉絲汀的聲帶在演唱會開始前受到損害。一份英國小報The Sun報導指巡迴演唱取消是因為銷情不濟。克莉絲汀否認這篇報導。[18]在2003年8月的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克莉絲汀和麥當娜有一段合作的演出,克莉絲汀和麥當娜在那一段演出期間接吻。這件小插曲就是發生在麥當娜開幕演出,獻唱《Like a Virgin》和《Hollywood》期間發生,同場表演還有流行巨星布蘭妮·斯皮爾斯。[17]
在2003年8月,由於克莉絲汀對和她同階段的其他青春歌手進行的批評,挑起了一場論戰。她在接受一本名為Blender的雜誌採訪時說:「看看其他的人比如布蘭妮和碧昂絲,她們總是不顧一切地裝出一副清純小女孩的樣子。但是她們在雜誌上的照片卻是如此的性感。既然這樣又何必在接受採訪時候裝得像個處女呢?」在談到她的競爭對手布蘭妮的時候,克莉絲汀說:「她們這些人根本不是什麼藝術家,她們只是一些表演者;虛假並且膚淺。我隨時準備親吻布蘭妮,但是她不會這樣做……她看起來和人間隔很遠,甚至在排練的時候也是這樣。每次我想和她談談的時候她都自始自終像是很害羞一樣。我很想幫她,因為我覺得她現在需要一個人來幫助她,引導她。」
[编辑] 2004-2005:《裸》過後的活動及改變
2004年1月號的Zoo雜誌(一本英國男性小報式雜誌)一段文章報導克莉絲汀可能是雙性戀的。那段文章引用了克莉絲汀訪談的一句說話:「我發現我對看女人比看男人時更有感覺。對不起,我喜歡試驗我的性向,如果是女孩的話,那就是這樣。」那篇文章同時報導了克莉絲汀很享受性濫交:「我試過性濫交,我喜歡性濫交。但不代表我是個能隨便與人上床的女人[19]。她亦暗示她喜歡藉著自慰來舒緩現場表演前的緊張。
克莉絲汀對自己的前一張專輯進行了批評,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她說:「我只是按照當時我的經理和製作公司的授意去做一切事情。現在我討厭那個時候……」
克莉絲汀在遲點兒轉了個更成熟的形象;這個舉動比以往稱讚多批評少,一篇文章更大字標題寫「由粗野變為經典」。[20]她最終亦把頭髮染至櫻桃金色且為Mercedes-Benz廣告錄製了一首歌《哈囉》,成為了Mercedes-Benz的代言。不久後,她染金和剪短了頭髮,而且配合一身瑪麗蓮·夢露的打扮;很多她的支持者都相信她是其中一個帶回1920年代至1940年代好萊塢華麗風潮(還有狄塔·范·泰絲、關·史蒂芬妮等)的擁護者。
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前夕,克莉絲汀出現在告示牌廣告「只有你自己才能使自己沉默」的線上投票廣告Declare Yourself。在廣告中克莉絲汀的嘴巴被縫閉了,以象徵不投票的影響。她出現在奧普拉·溫芙瑞脫口秀中去探討投票的重要性。
2004年夏天克莉絲汀推出了兩支單曲。首先一首重新製作自Rose Royce的的士高歌曲《Car Wash》;該歌曲是蜜西·艾莉特為卡通電影《沙膽大話王》合唱的主題曲。第二首同時合唱歌,這次是為Nelly同時推出的二張專輯《Sweat》的其中一張的歌曲《Tilt Ya Head Back》。兩支單曲在美國的商業上都失敗了,但是在全球各地商業上也比美國的好。克莉絲汀一直延期推出的首張巡迴演唱DVD《Stripped Live in the UK》終於在2004年11月面世。在12月底她亦正式推出了自己的香水Xpose,只在部份歐洲國家有售。
克莉絲汀為爵士樂歌手Herbie Hancock專輯Possibilities的歌曲《A Song for You》合唱,專輯在2005年8月發行。此曲使克莉絲汀和Herbie Hancock獲得格美林獎最佳流行合唱歌曲的提名。克莉絲汀回到她出身的米奇老鼠俱樂部,她為迪士尼樂園開幕五十週年紀念且獻唱《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克莉絲汀也和Andrea Bocelli在他在2006年上旬發行的專輯《Amore》的歌曲《Somos Novios》裡合唱。克莉絲汀亦在南非約翰尼斯堡的慈善演唱會'Unite of the Stars'裡獻唱;同時有多位巨星如Diana Ross。她在11月亦為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在可口可樂運動場演出。
[编辑] 2006-現在:天生歌姬
2006年3月,克莉絲汀與歐洲電話網絡公司Orange簽約,她要為Orange宣傳以及代言歐洲新推出的Sony EricssonWalkman電話。她在5月與黎巴嫩歌手Elissa和韓國流行歌手Rain為百事可樂拍攝廣告。這廣告在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期間播出。

克莉絲汀在2006年5月為GQ雜誌裸身拍攝瑪麗蓮·夢露式的照片,她亦在訪問表示對同公司的歌手瑪麗亞·凱莉失望:「她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酷。事情是有一次我們去派對,我想她是喝醉酒了,她對我說了貶義的的說話。」瑪麗亞·凱莉其後回應:「真想不到她這次會用我的名字自製新聞來宣傳自己。」[21]之後克莉絲汀發正式聲明:「我之前的說的話的目的不是想令瑪麗亞不快或是重提舊事,我本人十分尊重她的。」 [22][23]
- "Ain't No Other Man" (2006)(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克莉絲汀第三張專輯天生歌姬的首支單曲
- "Hurt" (2006)(檔案資訊)在瀏覽器中播放 (Beta測試版)
- 克莉絲汀專輯天生歌姬的第二支單曲
- 播放時出現問題?參見媒體幫助。
克莉絲汀的第一張英文專輯《天生歌姬》在2006年8月15日推出,在十三個國家得到#1。第一支單曲《Ain't No Other Man》很成功,在美國流行榜有#6的位置,英國則有前三的位置。且在滾石雜誌2006年最佳歌曲得到#18。克莉絲汀描述這張雙CD:「返回二、三十年代風潮、和四十年代的爵士樂、藍調和舒服的靈魂樂,但和現代交合。」[24]唱片製作人包括:DJ Premier、Kwamé、Linda Perry和Mark Ronson。專輯其中一首歌曲F.U.S.S.是用來反應克莉絲汀對上一張專輯《裸》的製作人Scott Storch的仇恨。克莉絲汀自己有參與唱片的製作。甫推出即在美國[25]和英國登上第一。'Hurt'是《天生歌姬》的第二支單曲,在世界排名升上#4,且在告示牌排行榜得到#19[26]。
在宣傳專輯的另一方面,克莉絲汀和P. Diddy合唱了一曲《Tell Me》,收錄了在Diddy專輯《Press Play》中。這首單曲於2006年秋天推出。
2006年9月份克莉絲汀宣佈舉行《天生歌姬巡迴演唱》在歐洲演唱18天。定了由11月17日到12月17日。[27]這樣使她之前決定舉行的Jazz Tour被迫取消了。她之後宣佈會在北美舉行演唱會共41天,第一站於2007年2月20日在休士頓開場。尾站是5月5日在佛羅里達州的演出。[28]但她本人堅持說Jazz Tour會延期舉辦。歷時四個月的天生歌姬巡迴演唱在全球售出三百萬張門票。而天生歌姬的第三支單曲是《Candyman》,這是一首40年代/50年代的流行歌曲。而音樂錄影帶在2007年1月25日已經拍攝好,定了在2007年2月推出。而單曲CD亦在2007年2月/3月上旬會推出。克莉絲汀亦被在全球富婆榜點名得到第19位。克莉絲汀亦在2月尾的CSI犯罪現場: 紐約會有客串性的演出。
克莉絲汀憑《Ain't No Other Man》在2007年年度的格林美獎頒獎禮第二度嬴得最佳流行女歌手。
[编辑] 個人關係
2000年間,克莉絲汀被傳和MTV的VJCarson Daly約會,雖雙方都否定了。這段關係更成了阿姆的歌曲The Real Slim Shady的題材。歌曲中阿姆暗示克莉絲汀和Carson Daly以及Limp Bizkit的主音Fred Durst有性關係。克莉絲汀回應這是"嘔心"和"不實"。據報導克莉絲汀和阿姆雙方在三年後的MTV音樂錄影帶大獎的後台和好了。[29]
她和布魯克林區出生的舞蹈員Jorge Santos約會了兩年,他們在2001年9月分手。
2002年尾,克莉絲汀開始和唱片公司經紀人喬丹·布拉特曼開始約會。他們在2005年2月宣佈訂婚[30],兩人於2005年11月19日在納帕縣結婚[31]。兩人在愛爾蘭的都柏林慶祝結婚一周年紀念。[32]
[编辑] 慈善工作
[编辑] 音域
MTV的特別節目All Eyes on Christina中John Norri說克莉絲汀有「高八度音的音域」。克莉絲汀掌握唱出口哨聲音調的能力。娛樂周刊的一篇評論指她裸的其中一首歌曲'Soar' 播放至3分20秒時「有狗哨子的高音調」。
[编辑] 廣告及贊助商
- Sears (2000年)
- Levis (2000年)
- Fetish Make-up/Perfume by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2000年)
- 可口可樂 (2001年)
- 摩托羅拉電話 (2002年)
- NBA Love It Live (2003年)
- Versace (2003年)
- Skechers (2003年)
- Skechers (2004年)
- MAC Viva Glam Lipstick (2004年)
- Virgin Mobile Phones (2004年)
- Mercedes Benz A-Class (2004年)
- Xpose Perfume by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2004年)
- Verizon V-Cast (2005年)
- ALDO 裝飾品 (2005年)
- Pepsi (2006年)
- Sony Ericsson & Orange Walkman (2006年)
- LG Chocolate(2006年)
- Shure Wireless Microphones (2006年)
- LR Health & Beauty Parfum (2006年)
- Procter & Gamble Prestige Products (2007年)
- 可口可樂 f. Michael Alexander (2007年6月)
[编辑] 演唱會及巡迴演出
[编辑] 美國/全球演唱會
- 2000年:Sears & Levis 美國巡迴演唱會
- 2001年:拉丁美巡迴演唱會
- 2003年:Justified and Stripped 北美巡迴演唱會
- 2003年:裸全球巡迴演唱會
- 2006-2007年:天生歌姬全球巡迴演唱會
[编辑] 唱片
[编辑] 專輯
封面 | 資料 |
---|---|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 |
![]() |
《裸》(Stripped) |
![]() |
《天生歌姬》(Back to Basics) |
[编辑] 其他專輯
[编辑] 單曲
專輯 | 單曲 | 榜單排名[39] | |||||||||||
---|---|---|---|---|---|---|---|---|---|---|---|---|---|
U.S. | UK | CAN | AUS | GER | AUT | SWI | IRE | NZ | WW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 | "Genie In A Bottle" | 1 | 1 | 1 | 2 | 2 | 25 | 7 | 2 | 2 | 1 | ||
"What A Girl Wants" | 1 | 3 | 14 | 10 | 18 | 22 | 17 | 7 | 1 | 1 | |||
"I Turn To You" | 3 | 19 | 10 | 40 | 65 | 30 | 30 | 10 | 11 | 6 | |||
"Come On Over Baby (All I Want Is You)" | 1 | 5 | 14 | 9 | 23 | 35 | 21 | 9 | 2 | 4 | |||
裸 | "Dirrty" (featuring Redman) | 48 | 1 | 5 | 4 | 4 | 5 | 3 | 1 | 20 | 5 | ||
"Beautiful" | 2 | 1 | 1 | 1 | 4 | 5 | 7 | 1 | 1 | 1 | |||
"Fighter" | 20 | 3 | 3 | 5 | 13 | 12 | 11 | 4 | 14 | 3 | |||
"Can't Hold Us Down" (featuring Lil' Kim) | 12 | 6 | 20 | 5 | 9 | 13 | 11 | 5 | 2 | 3 | |||
"The Voice Within" | 33 | 9 | 10 | 7 | 13 | 7 | 3 | 4 | 16 | 7 | |||
天生歌姬 | "Ain't No Other Man" | 6 | 2 | 3 | 6 | 5 | 7 | 5 | 3 | 5 | 2 | ||
"Hurt" | 19 | 11 | 6 | 9 | 2 | 2 | 1 | 6 | — | 4 | |||
"Candyman" | 90 | TBA | TBA | TBA | TBA | TBA | TBA | TBA | TBA | TBA |
[编辑] 演出
- 1999年:飛越比佛利 —自己
- 1999年:精靈的願望成真了 —自己; 自傳式影帶 — #1 美國 — 白金唱片認證
- 2000年:周末狂熱 - 歌手嘉賓
- 2000年:My Reflection — ABC發行; #1 美國 — 金唱片認證
- 2003年:周末狂熱 - 歌手嘉賓
- 2004年:裸英國現場演唱會 — 完全收錄裸英國倫敦巡迴演唱片段 (sans "Make Over") , #3 美國 — 白金唱片認證
- 2004年:周末狂熱— 主持
- 2004年:沙膽大話王— Jellyfish
- 2006年:周末狂熱 - 歌手嘉賓
- 2007年:CSI犯罪現場: 紐約 - 待定[40]
[编辑] 獎項
[编辑] 相關內容
[编辑] 參考資料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下嫁喬丹·布拉特曼". MTV.com. 2005年11月25日. 2006年6月11日重新發貼.
- ↑ http://e.sinchew-i.com/content.phtml?sec=29&artid=200610070000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回想像受暴力對待的過去", Dotmusic/Yahoo! News (2000年6月20日)
- ↑ Helligar, Jeremy; Majewski, Lori. "克莉絲汀的世界", Us Weekly, (2003年2月3日)
- ↑ "Christina Aguilera Biography". allmusic.com 2007年1月17日重貼
- ↑ Dominguez, Pier (2002). Christina Aguilera: A Star is Made: 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Amber Books. ISBN 0-9702224-5-9.
- ^ 7.0 7.1 7.2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出現在VH1節目Driven之節目簡介
- ↑ [1]
- ↑ Smith, Andy "One talented teen", Providence Journal (1998年8月15日)
- ↑ 克莉絲汀官方網站對"Just Be Free"單曲有關聲明 (轉自Internet Archive)
- ↑ Reid, Shaheem "克莉絲汀控告停止發行早年歌曲". MTV News (2001年5月21日)
- ↑ McGrath, Stephanie "Disputed Aguilera album to be released", Toronto Sun (2001年7月3日)
- ↑ Strauss, Neil "The Hit Girl", 滾石 (2001年7月6日)
- ↑ Zahlaway, Jon: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控告前經理人", liveDaily, (2000年10月17日)
- ↑ Zahlaway, Jon: "克莉絲汀提出訴訟", liveDaily, (2000年11月2日)
- ↑ 滾石雜誌 [2].
- ^ 17.0 17.1 Duerden, Nick: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Dirrty", Blender Magazine, (December 2003)
- ↑ Richard Johnson with Paula Froelich and Chris Wilson "Tongues Wag Over Aguilera", 紐約郵報 (2004年5月2日)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我喜歡試驗我的性向", Gay.com UK, (2004年1月22日)
- ↑ Millea, Holly "克莉絲汀想要的", ELLE雜誌, (2004年7月)
- ↑ The Post Chronical "克莉絲汀對瑪麗亞·凱莉:「她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酷。」 2006年5月18日
- ↑ [3]
- ↑ Lehner, Maria; '[4]' 人物雜誌, (2006年5月16日)
- ↑ Moss, Corey; Cornell, Jeff "Christina Makes Her Comeback Twice As Nice By Expanding Basics Into Double LP" MTVZ News, (2006年6月6日)
- ↑ "克莉絲汀得到第一位". Retrieved 2006年8月23日
- ↑ Christina Aguilera: Artist Singles Chart History - Billboard magazine - 於2006-10-20zh-tw:造;zh-cn:采訪。
- ↑ "克莉絲汀宣佈在歐洲開演唱會" Retrieved 2006年9月11日
- ↑ [5]
- ↑ [6]
- ↑ 歌手克莉絲汀·阿奎萊拉結婚", BBC News, (2005年2月13日)
-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和喬丹·布拉特曼結婚資料
- ↑ [http://www.londonnet.co.uk/entertainment/2006/Nov/4000_20061116.php
- ^ 33.0 33.1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Search) - RIAA.com - 於2006-09-22zh-tw:造;zh-cn:采訪。
- ^ 34.0 34.1 34.2 34.3 Christina Aguilera by the numbers - App.com - 於2006-09-22zh-tw:造;zh-cn:采訪。
- ↑ Stripped for all the world to hear - SMH.com.au - 於2003-09-01zh-tw:造;zh-cn:采訪。
- ↑
- ↑ http://ukmix.org/forums/viewtopic.php?t=42623&start=0
- ↑ 'Back to Basics' worldwide sales. MediaTraffic.de+ 7,5% which mediatraffic doesn't cover. Retrieved on 2006-09-21
- ↑ [7]
- ↑ "克莉絲汀出現在CSI犯罪現場: 紐約". Yahoo! News UK & Ireland 2006年11月15日. 2007年1月17日重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