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pública Argentina 阿根廷共和国 |
|||||
|
|||||
国家格言:在联合与开放之中 | |||||
国歌:Canción Patriótica Nacional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首都 | 布宜诺斯艾利斯 | ||||
最大城市 | 布宜诺斯艾利斯 | ||||
面积
|
|||||
地理最高点 | 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zh-tw:公尺;zh-cn:米 | ||||
海岸线 | 4,989zh-tw:公里;zh-cn:千米 | ||||
时区 | UTC -3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西班牙语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總統制 | ||||
国家领导人 | |||||
主要节日 | 1816年7月9日(独立日)(自西班牙独立)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阿根廷比索(ARS) | ||||
GDP | 1,815.49億美元(2005年估計) PPP-5,337.22億美元(2005年估計) |
||||
人均GDP | 4,799美元(2005年估計) PPP-15,000美元(2005年估計) |
||||
HDI | 0.863(高,2006年) | ||||
中央银行 | 阿根廷中央銀行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ARG | ||||
国际域名缩写 | .ar | ||||
国际电话区号 | 54 | ||||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是位于南美洲的国家。
目录 |
[编辑] 历史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开始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1853年制定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19世纪中叶,欧洲大批移民抵阿。英国势力开始在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动乱迭起。1989年5月,阿提前举行大选,同年7月8日,阿方辛提前交权,梅内姆就任总统。在1995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梅内姆蝉联总统。1999年10月24日,反对党联盟总统候选人、激进党主席德拉鲁阿当选阿第47任总统。
德拉魯雅在繼承連續四年的經濟衰退,在2001年12月阿根廷金融風暴過後,終於在布宜諾市中心的民間暴動下,搭乘直昇機逃離玫瑰宮,德拉魯雅政府倒台。 依據憲法,由布爾達擔任臨時總統,後者也不願意捲入當時混亂的政局,便辭去臨時總統職位,在這段期間裡,阿根廷連續換了五任臨時總統,到最後由布宜諾省政權杜瓦德接任總統職位,杜瓦德在任期間,宣佈阿根廷披索貶值。 杜瓦德之後,由基斯奈爾險勝當選總統,然目前基斯奈爾民意支持度居高不下,並且正在積極鞏固政權,日前有意干預司法體制,激起國內司法業界人士強烈抵抗。
[编辑] 地理
阿根廷境內有西半球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Cerro Aconcagua, 6960 米
[编辑] 政治
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国统一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阿根廷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内阁是政府执行机构。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国会分参、众两院,拥有联邦立法权。宪法要求在全国和省级上行政、立法、司法部门权力分离。
总统和副总统每4年直接选举产生。两人都不得连任两届。允许至少间隔一个任期后竞选第三个或更多的任期。总统任命内阁部长,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有权在“紧急和必要”的情况下通过总统令颁布法律并否决事项。
阿根廷议会,由72个议席的参议院(Senate /Senado)和257个议席的众议院(Chamber of Deputies /Cámara de Diputados)组成。从2001年开始,参议员直接选举,包括联邦首都在内的每个省份有3个参议员。参议员任期6年。每2年三分之一的参议员通过部分多数制改选。众议员每4年通过比例代表制直接选出。投票者每2年选出一半的众议员。
[编辑] 行政区划
阿根廷共有23个省和一个自治市(标*):
1 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首都) * (Buenos Aires , Ciudad Autónoma de Buenos Aires (autonomous city))
2 布宜诺斯艾利斯省 (Buenos Aires (province))
3 卡塔马卡省 (Catamarca)
4 查科省 (Chaco)
5 丘布特省 (Chubut)
6 科尔多瓦省 (Córdoba)
7 科连特斯省 (Corrientes)
8 恩特雷里奥斯省 (Entre Rios)
9 福爾摩沙省 (Formosa)
10 胡胡伊省 (Jujuy)
11 拉潘帕省 (La Pampa)
12 拉里奥哈省 (La Rioja)
13 门多萨省 (Mendoza)
14 米西奥斯内斯省 (Misiones)
15 内乌肯省 (Neuquén)
16 里奥内格罗省 (Río Negro)
17 萨尔塔省 (Salta)
18 圣胡安省 (San Juan)
19 圣路易斯省 (San Luis)
20 圣克鲁斯省 (Santa Cruz)
21 圣菲省 (Santa Fe)
22 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 (Santiago del Estero)
23 火地岛省 (Tierra del Fuego, Antártida e Islas del Atlántico Sur)
24 图库曼省 (Tucumán)
[编辑] 經濟
阿根廷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度受教育的人口,出口導向的農業部門,多樣的工業基礎。這個國家在歷史上有一個相對其它拉丁美洲國家龐大的中產階級,但這些人群在一系列的經濟危機後減少。今天,這些人群仍然富有,他們與數百萬生活在貧困中或瀕臨貧困的人群形成強烈的對比。
70年代晚期,國家所累積的債務和每一次的通貨膨脹使國內民不聊生。在1991年,阿根廷政府將披索兌換成美金,並且限制其幣值的成長。接著政府著手於貿易自由化、制度鬆綁化、資產私有化。如此抑制住通貨膨脹的情況,並且使得GDP成長。但國外市場經濟上的打擊使得此一套系統的成果並不顯著,造成此制度在短時間內的崩解,從1995年到2001年。
2002年阿根廷不能償還它的債務,GDP下滑,失業率超過18%。比索貶值75%,
情況在2005年好轉,但仍有大量的失業人口乞求食物或錢,特別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郊。他們其中一些人無家可歸,至少有一個小型非營利人道主義組織在每個星期的大多數日子裡分發免費食物給他們。
[编辑] 人口
人口总数:39,537,943 (截至2005年6月) 年龄结构:0-14岁: 25.6% (男 5,170,721/女 4,938,171)
-
- 15-64岁: 63.9% (男 12,626,711/女 12,627,026)
- 65岁及以上: 10.6% (男 1,712,117/女 2,463,197) (截至2005)
中间年龄: 全部: 29.42 years
-
- 男: 28.52岁
- 女: 30.4岁
人口增长率: 0.98% 出生率:每1000人中16.9人出生 死亡率:每1000人中7.56人死亡 净移民率:每1000人中0.4个移民 性别比例:出生时: 1.05 男/女
-
- 15岁以下: 1.05 男/女
- 15-64岁: 1 男/女
- 65岁及以上: 0.7 男/女
- 全部人口: 0.97 男/女
婴儿死亡率:全部 每1000名新生儿中:15.18死亡
-
- 男:每1000名新生儿中17.07死亡
- 女:每1000名新生儿中13.19死亡
平均寿命:全部人口: 75.91岁
-
- 男: 72.17岁
- 女: 79.85岁
总生育率:每名妇女2.19个孩子 种族:白人(绝大部分西班牙裔和意大利裔) 97%,混血儿(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混血),美洲印第安人,其他非白人族群3%
宗教:名义上的罗马天主教徒92%(少于20%活跃), 新教徒2%, 犹太教徒2%, 其他4%
语言:西班牙语(官方语言),英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
英語
[编辑] 文化
日期 | 中文名 | 当地名 | 备注 |
---|---|---|---|
翻譯中...
日期 | 名稱 | 備註 |
---|---|---|
1月1日 | Año nuevo 元旦 | |
3月14日 | Viernes Santo | Conmemoración cristiana. |
3月24日 | Día Nacional de la Memoria por la Verdad y la Justicia | Recordatorio del golpe de Estado que instauró el autoproclamado Proceso de Reorganización Nacional (1976年). |
4月2日 | 紀念福克蘭群島(戰敗日) - Día del Veterano de Guerra y de los Caídos en la Guerra de las Malvinas | Aniversario del inicio de la Guerra de las Malvinas (1982年). |
5月1日 | 國際勞工節 / 勞工節 - Día del Trabajador | Recordatorio de la masacre de Chicago (EE.UU.) |
5月25日 | Revolución de Mayo | Conmemoración del Primer Gobierno Patrio (1810年) |
6月20日 | 國旗節 - Día de la Bandera | Aniversario del fallecimiento del General Manuel Belgrano (1820年). |
7月9日 | 獨立日,國慶 - Día de la Independencia | Aniversario de la Declaración de Independencia por el Congreso de Tucumán (1816年) |
8月17日 | José de San Martín 將軍(國父)逝世紀念日 - Muerte del general José de San Martín | Aniversario de la muerte del general San Martín (1850年) |
10月12日 | 種族節 - Día de la Raza | Aniversario del Descubrimiento de América (1492年). |
12月8日 | Inmaculada Concepción de María | Festividad católica. |
12月25日 | 聖誕節 - Navidad | Festividad cristiana. |
* Si el día cae en martes o miércoles, el feriado se traslada al lunes anterior. Si cae en jueves o viernes, al lunes siguiente. El traslado del feriado del 2 de abril no se aplica en la Provincia de Tierra del Fuego. ** El feriado se cumple el tercer lunes del mes. |
日期 | 名稱 | 備註 |
---|---|---|
10 de enero* | Fiesta del Sacrificio | |
31 de enero* | Año nuevo islámico | |
13 de abril | Jueves Santo | festividad cristiana. |
21 de junio *** | Año nuevo | Año nuevo para las culturas indígenas*** |
23 y 24 de septiembre ** | Rosh Hashaná | Año nuevo judío |
2 de octubre ** | Yom Kippur | Gran día del perdón. |
23 de octubre* | Culminación del ayuno de Ramadán. | |
* Sólo para habitantes que profesen la religión islámica (fechas aproximadas). ** Sólo para habitantes que profesen la religión judía *** Sólo para aquellos pertenecientes a diversas comunidades indígenas |
[编辑] 其它主题
[编辑] 外部链接
- (西班牙文)阿根廷政府網站
- (中文)WWW.XZQH (行政區划)阿根廷网页
- (中文)阿根廷地图
- (英文)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阿根廷
美洲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亞洲 | 南极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