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玉源太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兒玉 源太郎 |
假名 | 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 |
羅馬字 | Kodama Gentarō |
兒玉源太郎(兒玉 源太郎,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1852年3月16日—1906年7月23日),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此時期奠定台灣的近代化,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于明治36年兒玉(别号第三孔明)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長,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收封伯爵。
[编辑] 擔任台灣總督期間
1898年 乃木希典卸任,由兒玉源太郎接任台灣總督。他帶來一位得力助手後藤新平。 1898年3月2日 後藤新平就任台灣總督府民政局長,之後此職改稱民政長官。 1899年6月 兒玉源太郎提出「有關台灣統治的既往及將來」備忘錄,揭露經營台灣對岸的廈門港之動機,提出在廈門設置台灣銀行支店(分行)的想法,以此為日本南進的策略鋪路。
前任: 乃木希典 |
台灣總督兼台灣守備隊司令官(即台灣軍司令官) 1898年—1906年 |
繼任: 佐久間左馬太 |
前任: 桂太郎 |
陸軍大臣 1900年—1902年 |
繼任: 寺內正毅 |
[编辑] 相關項目
台灣總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