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纳德·戴维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方哲学 20世纪哲学 |
|
---|---|
姓名: | 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 |
出生: | 1917年3月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 ) |
去世: | 2003年8月30日(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 |
學派/流派: | 分析哲学 |
主要領域: | 语言哲学,行为哲学,心智哲学,认识论,事件 |
著名思想: | 原始解释,异常的一元论,三角测量隐喻,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作为原因的理由,作为翻译的理解 |
受影響於: | 奎因,塔斯基,拉姆塞,维特根斯坦,达米特,康德,斯宾诺莎 |
施影響於: | 罗蒂,布兰顿,麦克道威尔,埃文斯,莱泼,克尔克·路德维希 |
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 (1917年3月6日 – 2003年8月30日)20世纪后半页美国最为著名和活跃哲学家之一。
目录 |
[编辑] 生平
[编辑] 工作
戴维森可谓大器晚成,他最为称道的工作起始于1963年。
[编辑] 原始解释
[编辑] 成真条件意义理论
[编辑] 著作
- 《论行动与事件》(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第二版,牛津,2001
- 《对真理和解释的探讨》,(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第二版,牛津,2001
- 《主观、主观间、客观》,(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牛津,2001
- 《关于合理性的一些问题》,(Problems of Rationality),牛津,2004
- 《真理、语言、历史》,(Truth, Language, and History: Philosophical Essays),牛津,2005
- Semantics of Natural Languages, 2nd ed. Springer. 1973.
- Decision-Making: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co-authored with Suppes, Patrick. Chicago. 1977.
- Plato's ‘Philebus’. New York. 1990.
- Truth and Predication. Harvard. 2005.
[编辑] 参考
[编辑] 外部链接
- Davidson,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条目
- Davidson,因特网哲学百科全书条目
- 意义、诠释与心灵——戴维森的哲学思想,方万全
- 蒯因及戴维森,陈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