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鐸(1614年—1649年),滿族人,愛新覺羅氏,努爾哈赤第十五子,生母為清太祖太妃阿巴亥,與阿濟格、多爾袞為同母兄弟。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為和碩額真,十三歲時,封貝勒,統正白旗,參與禮部和兵部政事。狂放不羈,風流好色,崇德三年(1638年)因軍前私自攜帶妓女,降為多羅貝勒。
崇德六年(1641年),參與松錦大戰,獲大捷,生俘洪承疇,晋多罗郡王。清世祖順治元年(1644年)隨清軍入山海关,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順軍,入北京,晋亲王。十月下河南、入陝西,順治二年一月攻入潼關、西安;二月攻南明,錢謙益出降;四月陷揚州,殺史可法,五月入南京,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六月佔浙江,後班師回京,加封和硕德豫亲王。順治三年(1646年),以扬威大将军征讨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一生戰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順治六年三月染天花疾亡,享年僅三十六歲。
[编辑] 年表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二十四日出生。
天命十一年(1626年) 努尔哈赤去世,大妃乌喇那拉氏被逼殉葬。
天聰二年(1628年)從兄皇太極(為當時之後金汗)征察哈爾蒙古多羅等部,因功賜號額爾克楚虎爾。
天聰三年(1629年)從兄皇太極攻明,進入長城,逼臨北京。
天聪五年(1631年)参加围困明军的大凌河城战役。在小凌河遭遇战中,失足坠马,几乎命喪锦州城外。
天聪六年(1632年)随大军远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
天聰九年(1635年)滿州兵圍大凌河,首次為帥。
崇德元年(1636年)封和碩豫親王,從兄皇太極攻朝鮮,於南漢山大敗朝鮮援軍。
崇德三年(1638年)因軍前私自攜帶妓女,降為多羅貝勒。
崇德六年(1641年)松錦大戰之中,先數次率兵築城,圍困錦州,最後決戰中,又率伏兵截殺明松山潰軍,繼與肅親王豪格等圍困松山,俘薊遼總督洪承畴,封為多羅豫郡王。
順治元年(1644年)從攝政王多爾袞入山海關,大敗李自成的大順軍,佔領北京,進封為親王。旋授定國大將軍,並率孔有德、耿仲明等滿漢軍兩萬餘人,由河南入陜西追擊大順軍。
順治二年(1645年)克潼關,佔西安,接著又奉命南下,破揚州,殺史可法,然而,卻屠城十日,史稱「揚州十日」。續渡長江,佔領南京,遣軍生擒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繼之,派兵平定江浙,最後,因功加封和碩德豫親王。
順治三年(1646年)命為揚威大將軍,率師征討叛逃的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
順治四年(1647年)進封輔政叔德豫親王,成為清廷實際上的第二號人物。
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染天花病卒。
順治九年(1652年)三月因多爾袞案,降為多羅郡王。
康熙十年 (1671年) 追谥豫郡王为“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复多铎亲王及封号,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