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姐弟恋是指按一对情侣或夫妻双方的年龄大小比较而界定的爱情,一般指女方比男方大一年以上,但又不超過十五年的。
目录 |
[编辑] 传统
大部份情侶和夫妻,不是男大女小就是和男的同龄。女大男小的机率較小,世俗对于女大男小的愛情还是存有偏见。但有人仍抱宽容和祝福态度,如一俗语云: “女小五,人楚楚; 女小四,好脾气; 女小三,男当官; 女小二,生宝儿; 女小一,住京师; 若同岁,常富贵。 女大一,抱金鸡, 女大二,金满罐, 女大三,抱金砖, 女大四,福寿至, 女大五,赛老母, 女大六,乐不够; 女大七,笑嘻嘻; 女大八,准发家; 女大九,样样有; 女大十,样样值。”
就都是一些吉祥说话。不过女大五,赛老母,就已經反映出歧視。基于优生优育的考虑和家族、舆论的压力,在中国,男大女小这样的模式仍是主导,对于女大男小的模式,尤其大于十年以上的,则少之又少。
[编辑] 面临的压力
[编辑] 男性方面
一般女大三年以上,男方都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才有可能与她步入婚姻的礼堂,而这种压力与女大的年龄成正比,愈大,压力也愈大,以至无穷,不管来自世俗的眼光,还是他本人的认知,都有可能成为阻力。
[编辑] 女性方面
一些姊弟戀的女性承受男方家人的壓力,例如要她們盡早生孩子,以免成為高齡產婦,又或者是男方家人不接受比自己兒子大的女性作媳婦,在婚前婚後都對她處處刁難。
[编辑] 成因
- 有些女性因为工作、学习或其他原因错过了择偶黄金季节,而轉為选择比她年龄小的男性为對象。
- 現時不少女性經濟獨立,已經不需要靠婚姻保障生存,選擇戀愛對象的自由度亦提高,不一定要找年紀比較大的男性供養和照顧自己。
- 社會開放,越來越多女性接受與年紀比自己小的男性相戀,部份甚至願意於婚後供養丈夫,讓丈夫當家庭主夫料理家務,過「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
- 相差十年以上的姐弟恋,女方通常在外表或心境上較實際年齡年輕,吸引年輕男性追求。
- 个人追求个人情感的精致,追求个人生活的自在感受,而不在乎世俗的看法。
- 香港註冊臨床心理學家羅志華認為,姊弟戀可能與「父親缺乏失調症」(Absent Father Syndrome)有關,父親經常不在家,在這種環境成長的男孩會較為女性化,喜歡依賴別人;女孩會較愛照顧人、做決定及負責任。
[编辑] 以姐弟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
- 《战争风云》和姐妹篇《战争与回忆》:娜塔丽-杰斯特罗和拜伦-亨利
- 《悠长假期》:叶山南和濑名秀俊
- 《永不瞑目》:欧庆春和肖童
- 《大漢天子》:平陽公主和衛青
- 《大汉天子Ⅱ》:秋蝉和霍去病
- 《神雕侠侣》:小龙女和杨过
- 《鹿鼎記》:蘇荃、方怡、阿珂、建寧公主和韋小寶
- 《女人唔易做》:高志玲和齊寬
- 《妙手仁心II》:萬安生和向眾仁
- 《妙手仁心III》:萬安生和向眾仁
- 《我叫金三順》:金三順和玄真賢
[编辑] 參見
《狐狸 你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