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级铁甲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定遠级铁甲舰是中國清朝委托德国伏爾鏗造船廠(Stettiner Vulcan AG)制造的7000吨级的鐵甲艦。定遠级铁甲舰有兩艘,分別為定遠及鎮遠,二艦於1885年開始服役,成为清北洋水師的主力戰艦,而定遠則同時為艦隊旗艦。排水量7,000噸的定遠與姊妹船鎮遠是中國海軍歷史上唯有的兩艘铁甲舰,裝甲厚12至14吋,主要武裝為四門12吋口徑的主炮。
定遠、鎮遠二艦不但是北洋艦隊的主力,服役時更是當時遠東最大型的軍艦。二艦為甲午戰爭初期的黃海海戰內日軍海軍集中打擊的對象,二艦中彈極多,但因其鐵甲堅固而只受一般破損,俱未失去戰鬥力。後來北洋水師退入威海衞以自保,定遠被突入港內的日軍魚雷艇擊中,被迫擱淺。最後被陸上由日軍佔領的炮台擊中後自沉。而鎮遠則因觸礁受損,最後投降編入日本海軍。
目录 |
[编辑] 建造經過
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陸台灣企圖將之佔據,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之驅逐。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於是決定每年撥出四百萬兩作為經費,加快建設海軍。大清海軍分為三洋,當中北洋艦隊由北洋大臣李鴻章主持,負責守衛京師,故此獲得優先集全力建造。北洋海軍最先向英國阿姆斯特朗阿姆斯壯(Armstrong)購艦,1879年起先後購入六艘排水量400噸、配有一門11吋口徑主炮的炮艦,即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及鎮邊。這些炮艦為木船外包鋼殼,稱之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禦但不具遠洋作戰能力。之後李鴻章再向英國購入排水量為1,350噸,10吋口徑主炮2門的巡洋艦兩艘,即為超勇及揚威,兩艦於1881年年中完工並於年底駛回中國服役。
在超勇及揚威在建造的同時,李鴻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購買兩艘鐵甲艦。同年中,派徐建寅、李鳳苞到英國及德國,考察海軍以及購艦。徐、李在德國參觀伏爾鏗(Vulcan)造船廠及其製造的薩克森級(Sachsen class)鐵甲艦,與及克虜伯公司(Krupp)及其火炮。在英國,二人則參觀阿姆斯特朗及其最新之“英弗来息白”(Inflexible)鐵甲艦。最後決定由位於德國斯德丁(Stettin,即现在波兰的什切青)的伏爾鏗建造兩艘集薩克森級及英弗来息白之長處的鐵甲艦,吨位、尺寸与萨克森级接近,艦上採用克虜伯火炮。鐵甲艦的設計及技術均為當時最先進的。定遠級的裝甲佈置類似英弗来息白、薩克森級类似的設計,厚達12英吋的裝甲成堡式,集中在船身中部,保護機械、主炮及彈藥庫,而非分散在水線之上。炮塔样式借鉴了薩克森級的露炮台样式,用装甲围成炮台,炮台不动而火炮转动,上部增加了炮罩,减轻了旋转机构的负担。炮台的布局借鉴了英弗来息白的两舷对角线的設計。司令塔位于两座炮台的相接部,其上方是飞桥,是露天指挥台。其噸位亦是遠東第一,號稱“遠東第一艦”。1881年1月8日第一艘铁甲舰正式簽署合約,1881年5月23日又定造了第二艘铁甲舰,每艦造價為620萬馬克。清政府吸收之前經驗,派劉步蟾、魏瀚等熟識海軍者到德國船廠監工。兩艘戰艦由李鴻章親自名為“定遠”、“鎮遠”。同年12月22日,“定遠”號下水,次年鎮遠下水。定远与镇远先后在1883年5月和1884年3月完工。定遠及镇遠本應在1884年完工交貨。但1883年年底中法戰爭爆發,德國作為中立國,據國際慣例暫停交貨。1885年中法簽訂和約,德國方才於7月履約付貨。定遠及鎮遠由德國水兵駕駛,懸掛德國商船旗,經蘇伊士運河、星加坡、香港,於10月抵達天津大沽。10月29日,定遠升起龍旗,正式成為大清海軍艦隻、北洋艦隊旗艦。
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及鎮邊與定遠、鎮遠的最大特色,亦即它們的相似處,在於它們皆可雙向航行。也就是說,船隻並不需要掉頭即可退後(功能與溯溪而上的船隻不需掉頭即可返航,有異曲同工之妙)。
[编辑] 服役紀錄
定遠、鎮遠在北洋艦隊成軍後曾作為旗艦出訪鄰國。1886年7月,定遠及鎮遠等六艦出訪朝鲜元山。8月,先後到訪俄國海參崴,日本東京及長崎。定遠及鎮遠兩艘當時遠東最大及最先進的戰艦到日本,一度引起日本朝野的震撼,日本为对付中国的这两艘铁甲舰,发行海军公债制定了海军扩张计划。据说東鄉平八郎於北洋舰队第二次访问日本上定遠號參觀後,發現清兵竟然在主炮上晾褲(此说用以证明北洋舰队混乱,其实在进港军舰上晾晒衣物在各国(包括日本)海军中并不鲜见,而且可信度令人生疑,定远主炮距离甲板有数米之高晾晒衣物实难以想象),故此斷定中國海軍雖有巨艦亦不足為懼(其實還有一面更「誇張」的東鄉並未知悉,在1888年北洋海軍建成第一次「大操」時,在主帥台上觀禮的,除李鴻章與恭親王外,坐在正中間的竟是太監李蓮英!堂堂新式水師,竟由一上無鬍鬚、下無生殖器的男人「監軍」,這也就是「炮上曬褲」變得不足為奇的原因)。13及15日,大清海軍放假上岸水兵因购物和嫖妓等事與日本人發生衝突,多名水兵及日人死傷。史称长崎事件。这一事件後來通过外交途径得到了解決。
[编辑] 甲午戰爭
1894年,定遠號作為北洋艦隊旗艦,帶領十多艘戰艦參加9月17日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上的遭遇決戰。當日下午12時50分,由定遠先向日艦開炮。定遠的管帶(艦長)為劉步蟾,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亦在艦上。不幸地,在戰事開始時定遠的一次主炮齐发中,其艦橋突然斷裂(真正原因眾說不一,可能是設計的問題,有指是日久失修,亦有指可能其實是定遠中彈),丁汝昌身負重傷,旗艦亦不能掛旗指揮各艦。而鎮遠的管帶(艦長)為林泰曾。戰事一直由中午持續至下午5時,期間定遠、鎮遠一直堅持作戰,是戰鬥的主力;曾以主炮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一說為定遠所擊中),引发其堆积的彈藥发生大爆炸,起火退出戰鬥。定遠中彈多達159發,艦上17人死38人受傷,前甲板更曾發生大火。鎮遠中彈更多達220發,艦上13人死28人受傷。但二艦因其裝甲堅厚,並無致命損傷,一路亦未失作戰能力。不過由於定遠及鎮遠二艦火炮射速太低(原本用作更換速射炮的經費受到皇室皇帝大婚、皇太后寿辰修建颐和园的影响而被搁置),彈藥亦不足;在下午戰事完結時,鎮遠主炮炮彈只餘25發,副炮更全部打完,在戰事中未有發揮更大的威力。而黃海戰役亦以北洋水師損失五艘戰艦、日方五舰受傷而結束。
黃海戰役後,北洋艦隊退入威海衞不再輕出。11月14日,鎮遠在進入海港時艦底觸礁,以木料作緊急修護。由於清軍的船塢所在的旅順已被日軍佔領,無法修復出海再戰,北洋艦隊實力大減。管帶林泰曾在觸礁後次日引咎自盡,鎮遠由原幫帶楊用霖接任。
1895年2月4日,日軍魚雷艇偷襲威海衞,以魚雷擊中定遠左舷。清軍將定遠移至淺灘擱淺,當作炮台使用。2月9日,陸上之日軍佔領威海衞附近的清軍炮台,以岸炮擊傷定遠。10日,管帶劉步蟾下令炸毀定遠號以免資敵。定遠號沉沒後劉步蟾亦自殺。鎮遠與北洋艦隊其他殘餘艦隻投降。
[编辑] 後續
定遠的部份殘骸後來由日本於1896年打撈。其舵輪後來被一名居住日本長崎的英國人作為咖啡桌,至今仍在日本。 2005年,中國製造了定遠艦的一比一複製品,停放在威海作為博物馆展品的一部份。
甲午戰爭後,日本接收鎮遠為戰利品,于1895年2月17日在威海卫被日本海军接收。西京丸号特设巡洋舰将其拖至旅顺维修,恢复自航能力后,于7月4日离开旅顺,前往日本。此后鎮遠作为在日本艦隊內服役,仍名為鎮遠,级别列为“第一种军舰”。1898年改列為二等戰列艦。
1904年2月6日日俄战争爆发后,镇远随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舰队参加朝鲜海峡警备作战和旅顺口封锁作战,并参加了黄海海战。改為一等海防艦,并参加日俄战争中的黃海海戰。1905年5月27日至5月28日参加对马海战。1911年4月1日退役,改作靶船。次年出售,作廢鐵拆解。出售所得费用被用来修建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大礼堂。部份零件如船錨、錨鏈、炮彈被搬至東京上野公園內展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國民政府要求日本政府歸還原屬鎮遠的遺物。1947年5月18日從日本運抵中國上海,現時於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內展出。
[编辑] 性能數據
-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7144噸,滿載排水量:7335噸
- 尺寸(長/寬/吃水):298.5呎/64呎/19.6呎(94.5米/18米/6米)
- 動力:8個鍋爐,兩台三氣缸往復式蒸汽機(定遠:6,200匹馬力;鎮遠:7,200匹馬力)。雙螺旋槳推進。最大載煤量1000噸,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
- 航速:定遠:14.5節;鎮遠:15.4節。
- 武備:4門305毫米(12英寸)/25倍口径主炮,分於兩座水壓動力露炮台內;2門150毫米(5.9英寸)/35倍口径副炮,首尾各一门;8門37毫米口径轉管式機炮;2门57毫米口径速射炮,2门47毫米口径速射炮,三支14英寸口径魚雷發射管;另搭載三艘魚雷艇。
- 裝甲:主炮露炮台:14吋;舷側:上装甲14英寸,下装甲12英寸;司令塔:8英寸;甲板:英寸。裝甲總重1461噸。
- 艦員:329-363人
[编辑] 外部連結
|
|||
北洋大臣:李鴻章;提督:丁汝昌;總教習:琅威理、漢納根 | |||
鐵甲艦 定远级铁甲舰: 定遠 (管帶:劉步蟾)、鎮遠 (管帶:林泰曾) |
巡洋艦 致遠級巡洋艦:致遠 (管帶:鄧世昌)、靖遠 (管帶:葉祖珪) 經遠級巡洋艦:經遠 (管帶:林永昇)、來遠 (管帶:邱寶仁) 超勇級巡洋艦:超勇 (管帶:黃建勛)、揚威 (管帶:林履中) 沒有同級艦:濟遠 (管帶:方伯謙)、平遠 (管帶:李和) |
戰役 豐島海戰、黃海海戰 |
其他相關 船政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