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Пётр I Вели́кий,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和娜塔莉·基里尔洛夫娜·纳雷什金娜之子,为俄罗斯帝国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罗斯皇帝(1721年—1725年)。
彼得一世的异母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死后,与伊凡五世一同即位。不久发生近卫军暴动,舅舅纳雷什金当着他的面被暴动士兵杀死,异母姐姐索非亚掌握实权,1689年之后母亲纳塔莉摄政。1694年母亲死后亲政。
为吸取西欧文化,从1697年起彼得大帝历访英国、荷兰、德国各地,1698年夏天回国。严厉处罚了幼年时参加近卫军叛乱的人。外交方面,为获得出海口而与瑞典、土耳其交战。为取得战争胜利,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在财政和行政改革中一面立足于农奴制,一面尽量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刷新文化。1708年实施地方机构改革,在全国各地设省。1711年设立元老院,改革货币制度。建设新的都城圣彼得堡并于1712年迁都至此。1718年设立参议会。1721年废黜大牧首,代之以宗教事务管理局。经过彼得一世改革,到1721年与瑞典和谈时,俄罗斯已经成为面貌一新的欧洲强国。
前妻柳多西亚·卢普金娜,生有一子(阿列克谢),续妻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生有9个子女,除安娜(嫁给德国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的卡尔,彼得三世的母亲)和伊丽莎白两人之外均未活到成年。
前任: 异母兄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 |
沙皇,后改称皇帝 | 继任: 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 |
[编辑] 其他
- 彼得大帝喜歡親率部隊作戰,第一場戰役獲勝時,他曾親率部隊接受凱旋,像個士官長。
- 彼得大帝也有不為人知的殘暴一面,喜歡看死囚處決。他原本很期待自己的大兒子繼承王位,跟他一樣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君主,但他的兒子卻只想當個平凡人,後在奧國留學時,想要逃離俄國勢力,被抓回,身邊的人都處死,最後兒子也被處死,監斬人正是彼得大帝自己。
- 為拓展海權,迎戰強敵瑞典,親自監工設計今天的聖彼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