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檳榔 | ||||||||||||||||
---|---|---|---|---|---|---|---|---|---|---|---|---|---|---|---|---|
檳榔樹 |
||||||||||||||||
分类 | ||||||||||||||||
|
||||||||||||||||
学名 | ||||||||||||||||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L. |
檳榔(Areca catechu),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廿公尺。“槟榔”一词源于印尼语“pinang”。槟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热带地区、東非及大洋洲。
檳榔樹高約12-15公尺,無分支,莖直徑約45公分,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晒乾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檳榔中主要的生物鹼為檳榔鹼。
檳榔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禦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除了入藥外,亞洲有许多地区,例如:台灣、湖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均有嚼食檳榔的風俗。
[编辑] 台湾槟榔
台灣地區嚼檳榔的風氣非常盛,保守估計台灣「紅唇族」(嗜嚼檳榔的人)每年花錢買「台灣zh:口香糖; zh-cn:口香糖; zh-tw:口香糖; zh-hk:香口膠」(檳榔)的錢,超過仟億台幣,是非常龐大的收益。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資料,種植檳榔的農戶,高達七萬戶。瘋狂種植檳榔的結果,對台灣的山坡地水土保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檳榔加入的紅灰等成份被認為是導致口腔癌及食道癌等疾病的主因。充斥台灣大街小巷的檳榔攤因競爭激烈,最後衍生出「檳榔西施」文化。
[编辑] 湖南槟榔
湖南人嚼干壳槟榔,消费群体基本为男性。湖南槟榔最早始于湘潭,有俗谚“湘潭人是个宝,口里含根草”。由于湖南本地不产槟榔果,大量槟榔均从热带地区海南岛、泰国和台湾输入,再在本地加工。即食型槟榔分为干壳和加工之后两类,以后者为主。干壳槟榔即不做其他加工直接咀嚼食用,加工后干壳槟榔程序,其制作大体有二道主要程序即浸泡、外壳上糖(焦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