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個人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為香港經濟系列之一 |
|
歷史 - 政治 - 教育 香港主題首頁 |
港澳個人遊計劃,又稱港澳自由行,一般簡稱自由行,是一個容許中國大陸居民以個人旅遊的方式前往香港和澳門兩地旅遊的計劃。一般情況下,只要在計劃範圍內的城市,便可經簡單的簽証手續前往港澳地區,期間最多可逗留一星期。其中,十‧一黄金周、五‧一黄金周和春節黄金周三個中國大陸主要長假期更是港澳個人遊的出入境高峰期。港澳兩地均須採取特別措施以疏導大量出入境旅客。
目录 |
[编辑] 起因
從政治層面上,部份香港傳媒認為港澳個人遊和CEPA均是北京政府為減低2003年7月1日的七一遊行後市民因經濟低迷而對香港政府特別是當時特首董建華的施政失誤產生怨氣的舒緩措施,希望藉經濟力量一方面幫助香港,一方面挽回政府的「民心」。此外,2003年的沙士事件嚴重打擊香港零售業和香港旅遊業,港澳個人遊帶來的大量遊客被相信有助大力刺激消費。
[编辑] 經過與發展
2003年7月28日,第一期港澳個人遊對廣東省4個指定城市的居民率先開始實施。而直至1年後的2004年7月,經過另外5次的開放,開放城市總數已達到三十二個,措施所包括的總人口數約為1.5億,據香港入境處統計,累計達二百六十萬人次,是同期中國大陸出境旅遊人數的4份之1。而當中開通範圍逐漸擴大至北京、上海兩直轄市以及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及廣東全省,總共為香港帶來約158億港元的經濟收入。2005年11月,自由行計劃擴展至成都、濟南、瀋陽以及大連4個西部和北部中心城市,使實施個人遊計劃的內地城市增至三十八個,可自由訪港的中國內地居民增至約2億人。2006年4月20日,自由行計劃落實由5月起申延至6個內地省會城市:江西南昌市、湖南長沙、廣西南寧、海南海口、貴州貴陽和雲南[[昆明。2007年1月1日擴展至河北石家莊、河南鄭州、吉林長春、安徽合肥及湖北武漢。五城逾三千萬人,人均收入約1萬。總城市數目將增加至四十九個。比较富庶的大城市好象只剩下黑龙江的哈尔滨、山东的青岛和烟台、江苏的扬州还没有开放,不知道是否会开放。
[编辑] 影響
大批中國大陸遊客到來香港及澳門,他們一些生活習慣和當地社會習慣的差異帶來獨特的文化衝擊,他們一般被認為缺乏公德心,例如在大街小巷蹲下來、不排隊、在非吸煙地區吸煙、亂丟垃圾、隨處吐痰和在交通工具內高聲談笑和在公共場所高聲講手提電話。更有少數不法之徒藉自由行/個人遊之名來香港犯案,例如綁劫行山人士、打劫通宵小巴、當扒手、當娼妓、騙手提電話、假扮乞丐行乞、假扮僧侶化緣等[來源請求]。
不過,亦有部份較富裕的遊客帶備大量現金到香港購物成為一時哄動[來源請求]。據香港政府透露,2005年個人遊為香港帶來達一百九十億港元收益。由于要开放的城市好像已经到极限,似乎不能期望在经济上再有大惊喜。
另外,很多內地孕婦藉自由行/個人遊之名來香港產子但又拖欠住院費,為香港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有關內地孕婦藉自由行/個人遊之名來香港產子問題,請參閱居港權問題中的標題「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
[编辑] 推行時間表
- 2003年7月28日:東莞、佛山、中山、江門
- 2003年8月20日:廣州、深圳、珠海、惠州
- 2003年9月1日:上海、北京
- 2004年1月1日:汕頭、潮州、梅州、肇慶、清遠、雲浮
- 2004年5月1日:汕尾、茂名、湛江、陽江、韶關、揭陽、河源 (至此全廣東省開通)
- 2004年7月1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寧波、台州、福州(限市區)、廈門、泉州
- 2005年3月1日:天津、重慶(限15個區縣)
- 2005年11月1日:成都、濟南、大連、瀋陽
- 2006年5月1日:南昌、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
- 2007年1月1日:石家莊、鄭州、長春、合肥、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