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號交響曲 (馬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勒D大調第一號交响曲,是马勒的第一首交响曲作品,总演奏时间在55分钟左右。该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
目录 |
[编辑] 配器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是為100左右件樂器的大型管弦樂團創作的。
- 其它:
- 1个豎琴
[编辑] 作品结构
该作品分为四个乐章
- Langsam, Schleppend(缓慢拖延地)D大调
- Kräftig bewegt(稳定前进地)(Ländler舞曲)
- Feierlich und gemessen(庄严准确地)这是一首葬礼进行曲。其旋律基于民歌“两只老虎”(杰克叔叔)。
- Stürmisch bewegt(暴风雨般冲动地)
该作品最初有五个乐章,包括当前通行版本第一和第二乐章之间称为Blumine的一个乐章。该乐章是马勒为Josepn Scheffel的1884年话剧《Sackingen的号手》(Der Trompeter von Säckingen)所作的配乐。马勒似乎是后来才将Blumine这个乐章加入作品中的,而他又在1894年魏玛的演出中舍弃了这个乐章。自此Blumine乐章一直失传,直到1966年Donald Mitchell发现了它。1967年,英国指挥家Benjamin Britten首次在发掘后演出了这个乐章。时至今日,马勒第一交响曲的演出基本从不带有Blumine乐章,但是这个乐章有时候也被单独演奏。1970年Eugene Ormandy指挥费城交响乐团首次录制了带有Blumine版本的马勒第一交响曲。该录音已经绝版很多年,不过最近RCA又开始重新发行。
五乐章的最初版本被作曲家本人视为一首大型交响诗。他曾经写过一段描述该作品的文章。在1893年汉堡首演和1894年魏玛首演中,马勒给该交响曲加以标题“巨人”。该标题出自Jean Paul的一部小说,尽管马勒说明了该交响曲和那部小说没有关系。“巨人”(或“泰坦”(Titan))这个标题今天仍然经常使用。但是严格地说,这个标题只适用于最初的两个版本,而不适用于今日流行的四乐章版本。
该交响曲中出现了马勒的连作歌曲《流浪者之歌》(1883-1885)中的一些主题(<清晨當我穿過草原>片段旋律)。另外有证据表明,马勒还在该作品中使用了他在其流产的歌剧《巫师》(Rübezahl)中的一些旋律。
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从第三小节开始由低音提琴演奏一段民歌主题“两只老虎”(杰克叔叔)的变体。这种使用低音提琴的手法在交响作品中比较罕见。马勒将这个民歌旋律从大调改为小调,因而使其具有葬礼进行曲的特性。不过这种改调性的手法并不是马勒首创的。在第四樂章內,部分又重複的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的片段。
[编辑] 首演
- 奧地利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