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缅甸语 ဗမာစာ bama sa, mran-ma câ |
||
---|---|---|
通行区: | 缅甸、泰国、孟加拉、马来西亚、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 老挝、新加坡 | |
总使用人数: | 第一语言: 3.2 千万 第二语言: 1 千万 |
|
排名: | 29 | |
语系: | 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缅彝语支 缅甸语 |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 缅甸 | |
管理机构: | 缅甸语委员会 | |
语言代码 | ||
ISO 639-1: | my | |
ISO 639-2: | bur (B) | mya (T) |
ISO 639-3: | mya | |
注意:本頁包含 Unicode 的 國際音標 |
缅甸语(缅甸文转写:mran-ma câ,仰光话:mjãma53sa11)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甸语是缅甸联邦的官方语言。在缅甸有大约2500万的使用者。在孟加拉、马来西亚、泰国、美国也有少量分布。
缅甸语共有33个辅音,与元音拼合后,组成音节。缅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高平、高降、低平和短促调。缅语以仰光音为标准音。
缅甸文属于婆罗米系的文字,其书写特征是呈圆形。字符的構成是以輔音字母與元音拼合後形成音節符號。
目录 |
[编辑] 古缅甸语和仰光话之间的历史演变
缅甸文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古缅甸语,因此可以用缅甸文的罗马转写来推测古缅甸文的发音,从此也可以看出其与仰光话之间的巨大的区别。
[编辑] 声调
古缅甸语有三个声调,但其在12世纪的确切音值不清楚,仰光话的发音是:
- 第一声:高降调53(在开音节中,用短元音符号表示,在闭音节中,在基本辅音之下加一个点)
- 第二声:低平调11(在开音节中,用长元音符号表示,在闭音节中,没有特殊的符号)
- 第三声:高平调55(在音节后加双点符号:)
缅甸文 | 缅甸文转写 | 调类 | 仰光(国际音标) | 翻译 |
ခ | kha | 1 | kha53 | 尊崇 |
ခၝ | khâ | 2 | kha11 | 鹧鸪 |
ခၝး | khâ: | 3 | kha55 | 腰、苦 |
ခပ္ | khap | 塞音韵尾 | khaʔ44 | 舀 |
[编辑] 辅音
双唇音 | 齿音 | 齿龈音 | 舌面音 和软颚音 |
硬颚音和 唇化舌根音 |
喉音 | 无发音部位 | |
---|---|---|---|---|---|---|---|
塞音和塞擦音 | pʰ p b | tʰ t d | tʃʰ tʃ dʒ | kʰ k g | ʔ | ||
鼻音 | m̥ m | n̥ n | ɲ̥ ɲ | ŋ̊ ŋ | N (鼻化元音) | ||
擦音 | θ (ð) | sʰ s z | ʃ | h | |||
半元音 | (r) | j | (ʍ) w | ||||
边音 |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