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性別: | 男 |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籍貫: | 江蘇省鹽城市 |
出生: | 1952年8月22日 台灣台北市 |
學歷 | |
|
|
經歷 | |
|
郝龍斌(1952年8月22日—)生於台灣台北,籍貫江蘇鹽城,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郝柏村之子,臺灣著名的政治人物,在2006年12月9日的台北市長選舉中擊敗謝長廷及宋楚瑜,成為台北市長。
目录 |
[编辑] 經歷
- 1970年畢業於台北市立成功高中。
- 1975年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學士。
- 1984年获得美國麻州州立大學食品科技博士学位。曾任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立法委員、新黨全委會召集人。
- 2001年3月7日任環保署長。
- 任內處理過希臘籍貨輪阿瑪斯號貨輪油污事件、嘉義縣大林鄉焚化爐事件、推動限用塑膠袋政策。
- 2003年辭環保署長,由張祖恩接任。
- 2004年4月15日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秘書長。2006年1月辭職。
- 2006年1月宣佈加入中國國民黨,參選臺北市長。在國民黨內部民調遠勝其他台北市長候選人。
- 2006年5月通過中國國民黨台北市長黨內初選,以總分(黨員投票_30%+民調_70%)59比40擊敗對手丁守中,確定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2006年底臺北市長選舉。
- 2006年12月9日以692,085票[1]當選台北市市長
- 2006年12月25日宣誓就職。
[编辑] 環保署長任內
民國九十年(2001年)三月他接任環保署長,曾當面要求陳水扁答應他四個條件,其中之一為「核四續建已成定局,除非立法院通過法律允許回溯公投,否則他反對核四公投,包括諮詢性公投。」
[编辑] 宣布請辭
[编辑] 背景
北宜高原先規畫設坪林交流道,1994年因環保團體力爭取消,交通部修改計畫,改為坪林行控中心專用聯絡道,不對台北縣坪林居民及遊客開放。
隨著北宜高工程進度,台北縣坪林鄉民數度要求開放聯絡道為一般交流道以引進遊客,環保署曾兩度召開環評會,均認為不適宜開放。
由於2004年總統大選日期逼近,民進黨政府希望更進一步爭取民意,但受制於國會在野黨佔多數,故推出無法源(行政指令)的咨詢性公投。而台北縣坪林鄉民於2003年9月13日辦了公投,九成居民贊成坪林改為一般交流道,郝龍斌當時即表示,不開放坪林交流道是環評會專家的決議,目的是為保護大台北四百萬人水源。公投或可代表地方民意,民意也不應凌駕專業。
郝龍斌反對的原因,是由於坪林交流道位於翡翠水庫水源水質保護區內,交流道如開放,伴隨遊客而來汙染將衝擊大台北地區四百萬人的飲用水安全。
[编辑] 發酵經過
兩天後,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指該項公投並無法律約束力,只能算是「民意的呈現」。他並說:「不是每一個北宜高經過的鄉鎮,都可以公投決定要不要設交流道;」北宜高是國家建設,坪林鄉公所就此公投雖不違法,卻已超出自治事項。
當時任台北縣長的蘇貞昌說,交流道已經建好,不為地方民眾方便著想說不過去,他支持坪林的決定。
九月十七日,行政院院會上,郝龍斌、台北市長馬英九、政務委員許志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高雄市長謝長廷、政務委員葉俊榮等就此議題激辯。其中,馬英九引用台商的談話「台灣有如大陸搞文革的感覺」遭綠營閣員群起圍剿。
郝龍斌在行政院院會上分別說了以下兩段說話:
“ | 針對坪林公投我們舉行了記者會,最主要是因為我們認為環保問題是個專業問題,環評審查是個非常專業的審查,所以在記者會中我特別強調民意不能凌駕專業,公投也不能推翻環評。事實上坪林交流道已經二次被環評委員會駁回,這次之所以舉行諮詢性公投,最主要是因為坪林的鄉民希望以諮詢性公投的結果,讓環保署的環評委員有壓力,同時讓輿論認為這樣的結果能影響環評的結論,尤其是在最近,交通部準備第三度提出差異分析的報告,這樣的諮詢性公投不容諱言是對環保署的環評委員產生非常大的壓力,更嚴重的是,這樣的諮詢性公投,我擔心會造成骨牌效應,讓一般眾誤以為民意的壓力能改變環保署的決策,事實上我們有很多已經通過環評審查的案件,例如像是一般民眾不希望的環保設施,或者是環評否決但民眾希望的經濟開發案,都會成為下一個諮詢性公投的目標。這就是我在記者會中,當大家問起時,我說假如當這樣的結果將來成立起來的話,這未來將是台灣環境的災難。這也是為什麼環保署必需在第一時間站在第一線上立刻清楚的表達一個清楚的立場,這就是我強調的「民意不能淩駕專業,公投也不能推翻環評」,因為環保署是環評的執法單位。 | ” |
“ | 我還是想就環保問題表達環保署立場,諮詢性公投或公投立法,衝擊最大、讓政府最難處理的部分還是在環保署,幾乎我們所有的業務執掌都是「鄰避性」的,民眾在經濟上想開發的,但環保署對民眾對對不起,因為影響環境,所以你不能開發,甚至要建焚化掩埋場,這些是鄰避設施,我們要建,民眾也反對,諮詢性公投或公投立法如果不加一些限制條款,對環保署來講是很難處理的,我們當然支持公投法,也清楚知道公投法的位階高於環保署所執掌的環評法,如果公投法在立法時不對環境開發或環境設施來加一些限制條款的話,事實上完成立法後,環保署大部分過去的政策都會被推翻,另外談到諮詢性公投,環保署是不贊成的,假如用一個行政命令來作諮詢性公投,這個位階是低於環評法的,那我們環評將來的環評結論,諮詢性公投的結果低於我們的位階,我們沒有辦法執行。
所以我們希望盡快的完成公投立法,而且其中有環境開發或環境設施來加一些限制條款。另外,我們不支持諮詢性公投。 |
” |
由於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引用談話,使以後半個月政壇就公投的爭論愈來愈激烈。而行政院長游錫堃,在九月二十三日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說為落實直接民主,不論立法時程是否來得及,明年(2004)總統大選時或大選前,行政院都將舉辦台灣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公民投票。
而游錫堃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核四公投一定辦,如果立法院通過公投法,就按公投法辦;如果未通過立法,就按行政院訂定的要點辦,這叫做「行政公投」,也是諮詢性公投。主張環保議題也可以納入。
環保署長郝龍斌亦於同日召開臨時記者會,提出建議公投法草案增列限制性條款的說帖,建請行政院在公投法草案中增列限制性條款,凡是已做成環評結論的案子,就不得付諸公投;此一提案也暗喻,環保署將不支持已在民國80年審查通過的核四案付諸公投。很明顯,到了九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長與環保署長兩人在公投議題上的主張背道而馳。
[编辑] 宣布辭職的導火線
十月一日,行政院召開院會,會上討論內政部所提撤回「創制複決法」草案,並支持民進黨團「公民投票法」草案一案,在討論此案時,郝龍斌主動要求發言,希望公投範圍能排除已完成環評做出結論的開發案。「未來立法過程,公投範圍應排除已完成環評的開發案」。
郝的發言,引起負責公投事務的政務委員許志雄強烈反應「單純以專業為理由排斥公投,幾乎等於全盤否定公投的價值和存在的可能,再講嚴重一點的話,這是違反民主的精神或潮流,難以令人接受」。
行政院長游錫堃裁示時表示,郝龍斌的意見已經清楚表達,但他在「創制複決法」草案提出的當時沒有提出意見,現在再提意見,並不適當,他希望首長們尊重院會的共同意見,各部會也應遵守院會的決定事項。游錫堃說,民主政治是「自作自受」而非「自作他受」,如果有環境影響評估,可以供民眾參考,並由承受後果者做決定。他強調,「民意固然不應凌駕專業,專業也不能凌駕民主,精英政治如果過度狹隘發展,等於是不信任人民有能力進行判斷。」游揆還舉兒子娶媳婦為例指出,兒子娶太太,做家長的可以提供意見,但是應以各種分析供兒子參考,但不能替他決定應娶誰。
由於游錫堃的「專業也不能凌駕民主」談話,故郝龍斌在下午宣布請辭。他是為了堅守的原則不能被接受而辭。游錫堃於十月二日晚上登門拜託郝龍斌表示慰留,但他辭意未變。而游錫堃在辭呈上批了「慰留」,並以最速件退回。
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表示,游揆希望郝龍斌能再思考幾天,並將辭呈退回環保署,「強力慰留中」。 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說,郝龍斌做得非常好,是非常好的政務官,不論是做事態度、表述看法及執行力都非常優秀,郝與行政院間的差距,可以立法的方式尋找折衷點。 立法院長王金平說:「既然理念不合,各奔前程也算圓滿結局」
十月三日,郝龍斌仍堅決求去,行政院為免郝請辭事件繼續發酵,波及政務及民眾觀感,游揆批定「勉予同意」。由副署長張祖恩代理署長職務,後來真除。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外部連結
前任: 林俊義 |
環保署長 2001年—2003年 |
繼任: 張祖恩 |
前任: 馬英九 |
台北市長 2006年12月25日— |
現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