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 | |
---|---|
以鯊魚牙塗裝在機首的飛虎隊P-40,是二次大戰各空軍中最易辨認的戰鬥機之一。 |
|
成立於 | 1941年12月20日-1942年7月14日 |
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 |
效忠 | 志願工作者 |
部門 | 空軍 |
種類 | 隊列 (軍事學) |
規模 | 3個中隊; 大概90架戰機 |
綽號 | 飛虎隊 |
指揮官 | |
著名 指揮官 |
陳納德 |
飛虎隊的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在中國、緬甸對抗日本。
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主要由美國退休飛行教官陳納德所創立。陳納德於1937年到中國,獲委任為顧問,協助發展中國空軍及訓練飛行員。1940年,蘇聯與日本關係出現緩和,原本在中國作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撤走。陳納德受蔣介石所托,成立以美國飛行員組成之美國志願航空隊。陳納德到美國宣傳中國之抗戰,並且取得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在1940年底至1941年透過租借法案為中國購入一百架P-40 戰鬥機,又獲批准讓美國退役及備役軍人到中國作戰。陳納德在美國招募約一百名飛行員,當中40名來自陸軍航空隊、60名來自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多數為後備役軍官;另外亦招募了約200名地勤人員。飛行員名義上為「中國中央飛機製造廠」僱員,飛行員月薪600美元,小隊長月薪650美元,中隊長月薪700美元。另外擊落每架日機有500美元獎金。原來計劃的志願航空隊分三個大隊,包括兩個戰鬥機大隊及一個轟炸機大隊;但至偷襲珍珠港時只成立了一個戰鬥機大隊。
1941年秋夏之間,志願航空隊的飛行員開始抵達緬甸編訓。陳納德被飛行員稱為「老頭子」,飛行員則學習以柯蒂斯-莱特公司P-40與日機作戰的技巧,包括以團隊作戰攻擊日機。
志願航空隊面對的問題並不少。部份招募的飛行員作戰經驗不多,亦有人借故離隊。由於運輸困難,各設備及戰機很遲才到達前線。志願航空隊最多時只有約62架戰機及飛行員處於作戰狀態。在陳納德的指揮下,將能力較低的飛行員轉至文職,並使其中一至兩個中隊在備戰狀態。但志願航空隊的士氣亦一直甚高。
志願航空隊的Hawk-81A2(P-40戰鬥機外銷型)機首上畫上了鯊魚的牙齒,但当地居民没有见过鲨鱼,因此误认为是老虎,所以被稱為「飛虎隊」。部份的戰機更有飛虎標誌的塗裝。飛虎隊分為三個中隊:第一中隊稱為「阿當與夏娃」(Adam & Eves);第二中隊稱為「熊貓」(Panda Bears);第三中隊稱為「地獄天使」(Hell's Angel)。1941年12月美國正式參戰時,飛虎隊有82名飛行員及79架飛機,但並非全部在作戰狀態。當中一、二兩個中隊駐紮在雲南昆明,第三中隊在緬甸仰光附近。
飛虎隊首次作戰是在1941年12月20日。日本的10架轟炸機由越南起飛進襲昆明,被飛虎隊擊落9架。第三中隊則在日本對英美宣戰後,保衛緬甸仰光,在12月23日至25日的日本轟炸中,聲稱擊落約九十架轟炸機。之後至1942年3月,各中隊輪流駐守仰光,直至仰光陷落後撤回中國。志願航空隊在改編前的官方戰積為擊毀敵機297架。但據戰後的數據,真實數字可能約為115架左右,當中包括在地面擊毀的敵機。飛虎隊的損失為21名飛行員戰死、被俘及失蹤。
在美國參戰後,陳納德獲恢復美國陸軍現役上校,之後升為准將及中將,指揮第十四航空軍。1942年7月14日,志願援華航空隊由美國第十四航空軍之下的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取代。但原來的志願空軍中只有五名飛行員接受任命轉往新的單位,多數人轉為擔任運輸機師,或加入軍隊到其他地方作戰。原來的志願空軍解散後,第二十三戰鬥機大隊沿用「飛虎隊」的名稱。
1992年,美國政府宣佈承認於志願航空隊服務等同於在美軍服役,飛虎隊的老兵亦可得到退役軍人待遇,並獲頒發獎章。
目录 |
[编辑] 名称来历
最初,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队员中有人提出,在飞机头部画上鲨鱼头,用以吓唬日本人。1941年12月,航空队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战取得胜利。由于中国内地居民从未见过鲨鱼,于是误将这些飞机称作“飞老虎”。第二天昆明出版的一家报纸上便使用“飞老虎”一词来形容志愿队的飞机。航空队里的中国翻译见到后,将其翻译为“Flying Tiger”这个名字告诉给陈纳德,队员们也觉得很好,于是将航空队命名为“飞虎队”。后来,中国代表团向好莱坞的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艺术家们请求设计一个队标,华特·迪士尼亲自动手,根据“Flying Tigers”一名设计出“一只张着翅膀的老虎跃起扑向目标,老虎的尾巴高高竖起,与身体共同构成了象征胜利的V形”的图案。不过到后来,上面就渐渐不画鲨鱼头了。
[编辑] 歷史與傳說
由於飛虎隊於1941年12月20日的空戰中創下了自從零式戰鬥機進入中國戰場以來的首次空戰勝利,隨後在緬甸戰場上盟軍失利時又算是一支創下較多擊落日機戰果並且體面徹出緬甸的盟國空軍單位,因而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受到美國與中國的大力宣傳,表示一共有299架至1000多架數量不等的日本飛機在與AVG交手時遭到擊落或在地面上被擊毀,不過根據當時日本陸軍航空隊在緬甸戰場上的怖屬以及日方的戰損資料來觀察,飛虎隊所取得的戰果不會超過115架以及400多名日本陸航的空勤人員。
此外,許多人至今還是認為當年在中國與緬甸上空與志願隊作戰的為海軍的三菱零式艦上戰鬥機,不過事實上那大多是志願隊飛行員將與零戰外型極為相似的陸軍中島一式陸上攻擊機誤認為零式機的原故,事實上日本海軍航空隊於1941年8月到12月之間便開始陸續將零戰撤出亞洲大陸戰場以支援太平洋戰場,僅管日後零戰確實有於1943年返回中國戰場,駐防於廣東,上海以及海南島等沿海基地,然而飛虎隊卻早已在零戰回到中國之前面臨了解散的命運。
此外,所謂的飛虎隊一般而言所指的就是美籍志願大隊,這個名稱狹義上並不包含之前的第14國際志願大隊以及之後的駐華空軍特遣隊或14航空隊,與後來同樣獲得飛虎隊徽稱呼的中華民國空軍第5大隊也沒有直接的關聯,然而如今許多兩岸的新聞媒體乃至大部分的民眾依然一律以飛虎隊稱呼所有抗戰期間駐華的美軍作戰單位,甚至連非陳納德所指揮,轟炸過東京後降落於中國浙江的杜立德機組人員以及裝備B-29超級空中堡壘駐防於成都的第20轟炸機指揮部都以飛虎隊稱呼,確實是中國民眾對於歷史的無知所造成。
爲了爭取飛虎隊的名稱,以志願隊老兵組成的飛虎協會還有第14航空隊老兵組成的14航空隊協會甚至在法庭上有過爭辯,最後的結果是導致兩個協會從此各辦各的紀念年會(雖然部分先參與志願隊,後參與14航空隊的飛虎協會老兵仍會參加14航空隊的紀念活動),形同分裂;此外,台灣方面的空軍人士也經常將401聯隊的前身5大隊視為飛虎隊,儘管第5大隊曾經被編入中美空軍混合團由陳納德指揮參與對日作戰,然而事實上5大隊是於1943年編入中美空軍混合團的,當時志願隊早已解散兩年,因而與飛虎隊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由於中國人習慣將所有美軍駐華單位稱為飛虎隊,而5大隊的美籍老兵對此也並不採取直接否定的態度,因而每當台灣方面派人參加5大隊年會時,就習慣將5大隊稱為飛虎隊了。
由於飛虎隊曾經協助中華民國空軍抗戰,陳納德又於抗戰勝利之後繼續協助國民政府組織民航空運隊抵制共產黨,後來又是台灣在美國的有力支持者,因而長期以來是台灣與美國維繫邦交的一段歷史象徵,而在中國大陸則因為陳納德的反共態度而對飛虎隊採取全盤否定的地步,這一切直到1990年代之後起了微妙的變化,那就是台灣逐漸走向本土化之後,為了否定與中國之間的聯繫,逐漸的淡化抗日戰爭的歷史,民進黨籍的台北市長陳水扁甚至將陳列於台北新公園的陳納德雕像移出,造成飛虎協會的老兵們極大的不滿,因而紛紛開始與過去勢不兩立的中共接觸,從而導致現在飛虎協會的成員選擇前往大陸參加相關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