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特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凱特(瑞典語、芬蘭語:Märket;又名馬凱特島或馬凱特礁)是一個位於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之間,被瑞典和芬蘭奥兰自治省分治的小石礁。自1809年俄羅斯和瑞典簽訂《弗里德里克斯哈姆條約》(Treaty of Fredrikshamn)後,該島一直為瑞芬兩國所分治,期間芬蘭曾為俄國屬大公國。一般估算,該島的面積只有3萬平方米(3公頃),因此有部分觀點認為,馬凱特島是世界上最小的被兩國分治的海島。[1]
在馬凱特島上有一座屬於芬蘭的無名燈塔,建於1885年。但立塔之時卻無該島的地圖,落成後才發現燈塔建在了瑞典一側。直到1985年,瑞芬兩國才達成協議,把原來直線通過該島的邊界,改成如右方地圖所示的那樣,「之」字型的通過該島,這個無名燈塔才正式立於芬蘭領土上[2]。而這段邊界劃分的如此奇怪,是由於兩國邊界在島上的兩個離岸點變動不得,否則會觸動兩國海上邊界的改變和捕魚權紛爭,另一方面,為公平起見,兩國需要交換相同面積的土地,因此無名燈塔和島上其餘的芬蘭領土只有一條狹窄的走廊相連。值得一提的是,該燈塔也是芬蘭領土的最西一點之所在。
島上的無名燈塔,由於年代久遠,一直需要維修保養。在芬蘭便有一個組織,長期致力於為該燈塔的維修保養作籌款。1976年,燈塔的設施被改裝成可無人自動運作,因此燈塔附近的建築現已被丟空荒廢。
在全世界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之間,馬凱特島更多的被稱為馬凱特礁(Märket Reef)。而來自當地的無線電台廣播,恐怕是他們最想聽到的,因為平均一年只會有一到兩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远征队,在天氣許可的情況時上島设台供全世界的愛好者呼叫。每次遠征隊都要處理上萬通來自世界各地的呼叫。而在他們眼中,馬凱特礁的芬蘭部分是一個「國家」,島上的臨時無線電台具有獨自的「國家呼號」OJ0MA和 「國家特別呼叫前綴」OJ0。但該島的瑞典部分卻無這個地位。值得一提的是,馬凱特島最美的俯瞰照,會在無線電愛好者的通訊確認卡(QSL Card)中找到。[3]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 芬蘭土地測繪署所繪的馬凱特島地圖
- 瑞典燈塔協會關於馬凱特島上燈塔的網頁
- 一篇就瑞典芬蘭兩國共同堪界工程的報導,摘自《赫爾辛基時報·國際版》,有一小段關於馬凱特島問題的介紹,並附有一幅小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