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e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ANet 為台灣學術網路的英文縮寫,全名為 Taiwan Academic Network。成立於1990年7月,初期連接台灣部份的學術單位與研究機構,為全台灣第一個網際網路系統,初期骨幹頻寬為 9.6kbps。1991年12月以 64Kbps 數據專線,連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vNCnet,成為台灣的第一條跨國電路。1994年年初,以T1連接架設中的 Hinet,成為台灣第一條 peering,台灣的網際網路正式進入跨網時代。同年6月以 10Mbps 的乙太網路連接SEEDNet,台灣開始了多網系統的網網相連。截至 2005年底,連美國頻寬為 STM16 (2488.32Mbps),連台灣其它網路總頻寬達 76361.66Mbps。
目录 |
[编辑] 架構
[编辑] 全國架構圖
[编辑] 區域網路中心
TANet 在全國各區域選出一個院校單位,成立區域網路中心,協助該區域內相關學校及學術研究單位共享網際網路資源。
- 台北區域網路中心:
- 桃園區域網路中心: 中央大學電算中心
- 竹苗區域網路中心:
- 台中區域網路中心: 中興大學電算中心
- 雲嘉區域網路中心: 中正大學電算中心
- 台南區域網路中心: 成功大學電算中心
- 高屏區域網路中心: 中山大學電算中心
- 花蓮區域網路中心:
- 台東區域網路中心: 台東大學電算中心
[编辑] IP範圍
IP 的分配依 APNIC 與 TWNIC 的規範。TANet 多數 IP 開頭為 140.92 、140.109至 140.138,尚有 192.83 、 192.192 與 163.13 至 163.28,其中163.28保留作為TANet及區網Proxy專用網段。網域名多以 edu.tw 結束,部份單位有獨立網域名。
[编辑] 網域命名規則
- 大專以上院校,以三個英文字母以上簡稱縮寫,冠 edu.tw 。如 ntu.edu.tw 為國立台灣大學的網域名。
- 高中職若有英文名稱則沿用。
如高雄中學為 KSHS 網域名為 kshs.kh.edu.tw; 實驗中學為NEHS 網域名為nehs.hc.edu.tw。 否則依下述規則
-
- 高級中學: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sh.縣市domain.edu.tw
- 完全中學 (分國中部、高中部的學校):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hs.縣市domain.edu.tw
- 職業學校: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vs.縣市domain.edu.tw
- 若高工高商家商商工的縮寫名稱過長,依狀況決定。
- 女子高中依下面二種方式:
-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gsh.縣市domain.edu.tw
-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gs.縣市domain.edu.tw
- 國民中學: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jh.縣市domain.edu.tw
- 國民小學依下面二種方式:
-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ps.縣市domain.edu.tw
-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es.縣市domain.edu.tw
- 國中小: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jps.縣市domain.edu.tw
- 幼稚園: 校名縮寫英文字母+kg.縣市domain.edu.tw
[编辑]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
自1995年起 TANet 每年定期台灣網際網路舉辦研討會,由各台灣各研究單位、大專院校等輪流舉辦。
- 1995年 國立中央大學: http://140.111.1.22/tanet/tanet95/tanet95.html
- 1996年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http://www.nchc.org.tw/ACT/tnet/
- 1997年 國立台灣大學: http://ws4.cc.ntu.edu.tw/TANET97
- 1998年 國立東華大學: http://tanet98.ndhu.edu.tw/TANET98/HOMEPAGE/index.html
- 1999年 國立中山大學: 邁向網路新世紀
- 2000年 國立成功大學: 飛躍千禧-迎接寬頻網路
- 2001年 國立中正大學: 繼續專業教育
- 2002年 國立清華大學: 新世代寬頻網路、全方位資訊服務
- 2003年 國立政治大學: 打造優質網路環境,迎向數位匯流時代
- 2004年 國立台東大學: E化台灣,數位學習無遠弗界
- 2005年 國立中興大學: 無線行動,無限學習— M化台灣
- 2006年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數位學習, 創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