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效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一效應是香港的一種政治現象,指選民在選舉中傾向支持泛民主派的候選人,令他能順利當選,藉此發洩對保皇黨事事支持政府,和對香港特區政府施政時問題多多的不滿。他們希望選出來的泛民主派議員,能改變當前的種種問題。這個現象源自2003年7月1日,超過五十萬人遊行反對基本法23條的立法工作。
[编辑] 背景
2002年9月24日,香港政府頒佈了《實施基本法第23條諮詢文件》,除了把現時法律已經銜蓋但過時的法例進行修訂外,還就原來《香港法例》中沒有的分裂國家行為與顛覆國家罪提案作出諮詢。議案由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負責推銷。
在整個立法過程中,保皇黨議員認為立法工作越快越好,可有利香港長遠繁榮穩定。但泛民主派的議員認為,立法會影響香港的言論自由,因為法律的條文並不清晰,在執法時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當時葉劉淑儀根據當時的諮詢文件,宣稱「多數人是支持立法」。但後來有大學研究員重新審閱整份諮詢文件時,卻得出多數人是反對立法的,和葉劉淑儀的宣稱不符。但葉劉淑儀指諮詢文件的任務已完結,對民意的爭拗並沒有意思,並拒絕泛民主派的建議,對議案進行修政,堅持如期在2003年7月9日把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而後來,市民認為堅持如期審議是漠視民意,無視社會對23條的訴求,和葉劉淑儀多番令人震驚的說話,令普遍市民大失所望。同一時間,SARS在2003年的春天襲港,令299人死亡,政府被指反應緩慢;和經濟長期一蹶不振,政府政策未能振興經濟,種種原因令市民對政府十分失望。再加上在個別傳媒和團體連續多日不斷呼籲民眾上街,於是在2003年7月1日,超過五十萬人上街遊行,反對基本法23條的立法工作,和不滿特區政府施政時問題多多,這場遊行普遍稱為七一大遊行。其後,在田北俊辭任行政會議成員後,政府因不能獲得足夠票數支持,宣佈撤回草案。
七一大遊行後,保皇黨議員還不斷宣稱市民是「被誤導上街」,並指責民主派議員煽動市民上街,和政府事事作對。
不過,這種想法顯然並未獲得普遍市民認同。在遊行人士中,除了反對廿三條立法外,當中更有不少遊行人士把矛頭指向保皇黨的立法會議員,指他們「出賣港人」。當中,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在七一遊行當日,在天后站接受無線電視訪問時,指市民是被誤導上街,結果獲得數以百計正前往遊行的市民,報以陣陣噓聲。直到政府撤回草案後,保皇黨的形象已經變得十分低落。於是,很多保皇黨的議員,在隨後的選舉中,紛紛落敗。
[编辑] 效果
七一效應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民建聯派出二百零六人參加區選,只有六十二人當選,當選率僅三成,比上屆區選少二十一席,當中不少是連任失敗。相反,民主派在四百個民選議席中,共派出二百二十六人參選,成功取得三成七即約一百五十一席,民主黨派出一百二十人參選,九十五人當選,當選率為七成九。在不少的選區,民主派的年輕候選人,擊敗了角逐連任的保皇黨候選人。結果,時任民建聯主席的曾鈺成辭職,由馬力接任。而保皇勢力也出現了大規模變動,防止七一效應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展現。
不過,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七一效應始終還是發揮了相當作用。民主派在今次選舉議席增長至二十五席,而民建聯與自由黨等保皇派的議員,降至只有二十九席。由於未過半數,餘下的議員成為了關鍵的少數,這一個派別稱為「早餐派」。後來,董建華只有委任了早餐派成員陳智思進入行政會議,結果早餐派現在也成了保皇派。
七一效應除了在選舉結果顯現,社會也出現明顯變化。不少民間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而市民也漸漸多關心政治新聞。
直至2005年,董建華辭職,曾蔭權接任其餘下任期。後來曾蔭權採取較董建華高明的政治公關技巧,而絕大多數傳媒在2003年後漸漸開始進行自我審查下,七一效應的作用漸漸消失。再者,經濟復甦,令市民不再對特區政府如先前般不滿。隨後的七一大遊行中,參與的人數遠遠比2003年的少。